-
公开(公告)号:CN10542888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510986535.5
申请日:2015-12-26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分连接器及其绝缘体,该差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及设于连接器壳体内的圆柱状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的前端为插接端,所述绝缘体的前端上下间隔设有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上侧和/或下侧设有在左右方向成排设置的片式差分接触件。片式差分接触件相比于圆柱型接触件减小了占用空间,这种片式差分接触件成排设置也提高了有限空间内所能布置的差分对的数量,增加了传输信号的数量,提高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85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33735.9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2 , H01R12/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装置的底座或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接器壳体及高速连接组件。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对现有的连接器壳体进行改进,将用于与子板板体连接的安装面设置的高于主壳体的底侧面,这样能够在主壳体通过安装面装于板体上时,使得主壳体的底部沉于板体上开设的避让空间内,利用了板体的厚度空间,这样能够整体上降低连接器在安装于板体上后整个连接组件在垂直于板体的方向上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3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24268.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微重力环境的电磁吸附对接结构及其应用,该对接结构包括衔铁部件和电磁部件,衔铁部件包括第一环状磁路和对称分布在该第一环状磁路前端的两个导向铁芯,导向铁芯包括和电磁导杆;电磁部件包括第二环状磁路和对称分布在该第二环状磁路前端的两个极性相反的电磁线圈,且每个电磁线圈内还固定一个导向铁芯,该导向铁芯内具有导销孔,且该导向铁芯前端伸出电磁线圈并在前端面上形成用于引导电磁导杆进入导销孔内的导向槽。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尺寸体积小;通过控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即可调节吸附距离,控制对接力;电磁力直接作用于衔铁,方向性好;配合引导结构,降低了对接部件的复杂度,适合微重力环境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2900.9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591 , H01R13/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差分连接器组件的传输结构,包括:第一信号引线模块;第二信号引线模块;第一绝缘固定模块,部分包裹第一信号引线模块;第二绝缘固定模块,部分包裹第二信号引线模块;第一保持框架,具有第一配合内侧和第一配合外侧,第一配合内侧具有容纳第一信号引线模块的第一配合槽;第二保持框架,具有第二配合内侧和第二配合外侧,第二配合内侧具有容纳第二信号引线模块的第二配合槽;第一屏蔽模块,设置于第一配合外侧;第二屏蔽模块,设置于第二配合外侧;第一信号引线模块与第二信号引线模块成对布置,并形成一个差分传输路径。本发明设计的传输结构具有尺寸小型化、差分信号传输质量稳定、组装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87518.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24 , H01R13/631 , H01R13/62 , H01R12/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及高速线缆连接器组件,高速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器和PCB板,线缆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模块,设有两个以上,端子模块沿前后方向插装于壳体内,每个端子模块包括绝缘底座以及若干个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在绝缘底座中的屏蔽线缆组件,每个屏蔽线缆组件的前端具有向前伸出于壳体的触头端,多个端子模块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布置在壳体内;PCB板通过螺钉与线缆连接器固定连接,以使触头端与PCB板稳定弹性接触导通。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触头端采用LGA弹片式结构实现与PCB板的弹性接触导通,连接形式简便且连接状态更佳稳定,利于高速信号的稳定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7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66984.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29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带锁紧结构及使用该拉带锁紧结构的高速连接器组件,拉带锁紧结构设于插头上,拉带锁紧结构包括:弹片,对称设置在插头的插头壳体两侧,弹片沿上下方向延伸,弹片的下端为活动端,弹片上设有锁孔,锁孔用于供插座壳体上设置的卡点落入,卡点与锁孔在头座分离方向上钩挂配合,实现头座锁紧;拉带,一端与对应的弹片连接,另一端经过插头壳体上表面开设的相应通孔穿出,以使拉带的另一端具有位于插头壳体上方的解锁施力端;解锁时,向上拉动拉带,拉带拉动对应的弹片并使弹片朝插头壳体的内侧方向变形,使卡点同时退出对应的锁孔。本发明采用拉带驱动弹片实现头座解锁,降低了锁紧结构占用连接器空间,并能实现狭小空间内解锁。
-
公开(公告)号:CN1142566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456974.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9 , H01R24/00
Abstract: 一种高速极细同轴线连接器弹性钩锁紧结构,包括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所在的连接器壳体两端转动连接有弹性锁紧钩,弹性锁紧钩包括两端折弯部分、连接折弯部分的横杆,在向母端连接器上插装公端连接器时,弹性锁紧钩避开公端连接器的插装区域;连接器壳体两端设置锁紧凸起I,公端连接器上设置锁紧凸起II,公端连接器插装到位后,锁紧凸起I、锁紧凸起II在横杆的延伸方向上对齐匹配,弹性锁紧钩转动过程中,横杆经过锁紧凸起I、锁紧凸起II。在连接器壳体上转动设置弹性锁紧钩,作为锁紧装置,方便安装,在公端连接器插装在母端连接器上后,只需转动弹性锁紧钩,就可以在狭小空间内实现连接器的锁紧。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93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26685.5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连接器传输模块及其高速连接器,其中,高速连接器传输模块包括:传输模块前部,用于与另一连接器接触,实现两个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传输模块后部;以及用于实现两者间信号连接的传输模块中间部;传输模块前部可拆卸的设置在传输模块中间部的前端,且传输模块前部与传输模块中间部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多个接触点。本发明将传输模块前部可拆卸的设置在传输模块中间部的前端,且传输模块前部与传输模块中间部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多个接触点,并通过调整对设置在传输模块前部上的接触点的分布,可实现不同传输模块前部的替换以及对连接器对插方向的调整,从而可降低模具成本,减小前期投入,实现产品模块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163213.4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14 , H01R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组件及具有该接触件组件的接触单元、连接器,接触件组件包括绝缘体和固定在绝缘体内的接触件,所述绝缘体上设有用于与相邻的适配绝缘体可拆连接以实现二者之间相对定位的连接结构,将各个接触件组件通过绝缘体上的可拆连接结构形成为一个装配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各个接触件组件的相对位置的相对固定,而且能够保证接触件组件的整体装配强度,保证接触件的可靠性,同时,这种接触件组件不需要额外的定位结构来定位各个接触件的位置,使得连接器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1455437.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581 , H01R13/648 , H01R13/6461 , H01R12/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屏蔽片。连接器的壳体内并排设置有多个信号接触部件,每两个信号接触部件之间夹装有覆盖信号接触部件的两个信号接触件的接地屏蔽片,接地屏蔽片包括主片体以及垂直于主片体而沿信号接触部件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延伸片,所述延伸片处于主片体的靠近引脚的一侧,信号接触部件上设有供延伸片穿过的避让槽,所述延伸片的悬伸端具有与相邻的接地屏蔽片电性接触的接触部位。本发明的连接器通过在接地屏蔽片的延伸片的悬伸端设置接触部位,能够实现相邻两个接地屏蔽片之间的电性导通,这样整个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片在差分对的靠近引脚的一侧位置进行了屏蔽,提高了防串扰的效果,提高了连接器的传输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