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8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035287.2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湖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IPC: F17D5/02 , F17D5/00 , F16L55/26 , F16L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网巡检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巡检设备,方法包括:接收巡检指令,所述巡检指令至少包括目标检测点和所述目标检测点的目标位置;根据所述巡检设备的当前位姿和所述目标位置,在巡检地图中确定所述巡检设备的巡检路径;根据所述巡检路径,控制所述巡检设备到达所述目标检测点;对所述目标检测点在所述管网中对应的管道进行管道故障检测,以实现管道巡检。
-
公开(公告)号:CN117974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45662.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6T3/4038 , G06T5/10 ,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索道表面图像拼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图像处理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拼接的多张索道表面图像;分别对每张索道表面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每张索道表面图像的低频信息;提取低频信息的特征点,得到低频信息中的关键点坐标和关键点描述子;根据低频信息中的关键点坐标及关键点描述子,对两张索道表面图像进行特征匹配,确定两张索道表面图像的匹配对;根据两张索道表面图像的匹配对,对两张索道表面图像进行视角变换;采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对视角变换后的两张索道表面图像进行图像融合,以得到索道完整表面图像。本发明可在减少噪声影响的同时提高图像匹配的准确性,快速准确拼接索道表面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445192.6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F17D5/06 , G06V10/8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热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供热管道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无人机采集供热管道的红外图像;采用供热管道识别模型对红外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红外图像中供热管道区域;供热管道识别模型是根据训练集对改进的R3Det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改进的R3Det网络中特征金字塔网络的输入层中卷积操作采用可变卷积操作,改进的R3Det网络中ReLU激活函数替换为H‑Swish激活函数,改进的R3Det网络中的候选锚框是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所述训练集中标注框进行聚类确定的;基于红外图像中供热管道区域,采用自适应阈值算法确定供热管道区域中泄漏点位置。本发明提高了泄漏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40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910653566.7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轮滑移量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梯曳引系统、图像采集装置、无线传输装置和监控中心;电梯曳引系统,包括:曳引轮、曳引轮电机、带有刻度标记的钢丝绳和控制柜;曳引轮电机与曳引轮电连接;钢丝绳放置于曳引轮的绳槽内,钢丝绳和曳引轮的绳槽吻合;控制柜与曳引轮电机电连接,控制柜用于读取曳引轮电机的转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曳引轮上方,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钢丝绳的刻度标记图像;无线传输装置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和控制柜连接,无线传输装置用于将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刻度标记图像和曳引轮电机的转数无线传输至监控中心。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电梯维保人员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危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027380.9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湖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8/22 , B66B5/0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感知数据和梯度提升树模型的电梯维保评价方法,包括:电梯维保企业数据记录库,用于链接物联网数据库、官方、第三方相关数据库,保存电梯维保企业各项参数的历史数据,并实时更新记录其最新的各项指标参数;专家评级结果记录数据库,用于记录历年电梯维保企业各项参数下,业内知名专家的评级情况,为特征数据处理模块提供一定的评价参考;特征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结果评估模块,用于对最后得到的结果进行显示,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评估,以雷达图的形式显示出对应电梯维保企业的不足之处,并输出相应的评级报告,从而促进电梯维保企业的维保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3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35287.2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湖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IPC: F17D5/02 , F17D5/00 , F16L55/26 , F16L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网巡检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巡检设备,方法包括:接收巡检指令,所述巡检指令至少包括目标检测点和所述目标检测点的目标位置;根据所述巡检设备的当前位姿和所述目标位置,在巡检地图中确定所述巡检设备的巡检路径;根据所述巡检路径,控制所述巡检设备到达所述目标检测点;对所述目标检测点在所述管网中对应的管道进行管道故障检测,以实现管道巡检。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07129.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7/00 , G06V10/76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垫片表面接触应力分布均匀性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垫片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对应力云图转换的矩形图像进行灰度化及灰度降级;根据得到的灰度图像,利用灰度共生矩阵算法得到每个图像区域对应的灰度共生矩阵组;依次对每个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特征值逆差矩和角二阶矩;根据所有特征值确定代表每个图像区域的特征值,作为随机森林模型的输入;根据应力云图,利用接触应力采样得到接触应力沿圆周方向、径向标准差,作为随机森林模型的输入;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输入的应力云图进行图像分类,输出垫片表面接触应力分布均匀性。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定量确定垫片表面的接触应力整体分布均匀性,从而准确地描述垫片表面的接触应力整体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1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48953.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湖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维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和风险顺序数的电梯按需维保方法及系统,通过需要维保的电梯的功能确定功能的潜在失效模式;基于功能的潜在失效模式和需要维保的电梯的动态数据,确定需要维保的电梯安全风险严重度分值、安全风险发生度分值以及安全风险难检度分值;通过安全风险严重度分值、安全风险发生度分值以及安全风险难检度分值确定电梯风险优先数;当电梯风险优先数大于所述电梯风险优先数的阈值时,采取维保措施;否则,不采取维保措施。本发明可以避免因为维护周期过长或过短,造成电梯的欠维护或过维护,并且利用了电梯自带的动态监控数据,实现了电梯的按需维护,降低了电梯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28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43776.0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辐射源的垫片加热试验台,涉及垫片加热技术领域,包括控制部和加热部;加热部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一个加热压盘、多个第一远红外辐射电热管以及多个滑动支架;多个第一远红外辐射电热管按照阵列形式排列在加热压盘的内部;多个滑动支架均匀的布置在加热压盘的顶部边缘位置且向外延伸,且每个滑动支架的延伸部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加热压盘顶部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用于放置垫片的凸台;在工作状态下,垫片分别与两个加热模块的凸台接触;控制部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垫片温度值以及设定阈值,调节第一远红外辐射电热管的工作功率,达到使垫片均匀受热、加热装置能耗减少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07094.9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电子铭牌的承压设备监管系统,利用RFID读写器将设备的信息写入电子铭牌中,利用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试验过程中的参数传入计算机,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设备运行是否符合标准,保存并显示结果。利用巡检小车,对承压设备周边环境以及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环境安全性的同时防止操作人员造假、怠工等,巡检小车所产生的监控录像也实时传输到计算机,判定有无异常行为并显示。承压设备信息通过RFID读写器实时传输到电子铭牌内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铭牌采用塑封RFID天线的形式,达到一体化效果,比组装形式的电子铭牌更方便,且电子标签不易损坏,不存在易脱落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