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圆齿轮的变速传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737461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18557.7

    申请日:2010-0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圆齿轮的变速传动机构,设有:分别固装在呈设定夹角的主动轴与被动轴上的、所有轮齿的模数相同的一个主动轮和多个从动轮,以及位于各相邻从动轮之间的非圆节曲线上的过渡轮齿和变速轮齿;其中,非圆节曲线上的过渡轮齿和变速轮齿用于完成主动轮在相邻两级从动轮之间的换挡,即在保持主动轮转速不变的前提下,再给该主动轮施加轴向进给运动,就能使主动轮顺序地沿着各级从动轮之间的非圆节曲线上的过渡轮齿、变速轮齿和过渡轮齿的啮合,完成换挡变速,不再需要通过停转和离合的过程。该装置摒弃离合器,利用非圆节曲线上的非圆齿轮来实现两轴之间变速传动,具有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传动精确、可靠、平稳,易于动平衡的特点。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装备意图解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169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495243.3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装备意图解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中将意图分为主动意图(如用户指令信息)和被动意图(如指令约束条件),该被动意图主要反映用户属性和装备属性;对主动意图中的意图关键词进行提取后,筛选出被动意图中与所述意图关键词相关度较高的指令限定词,将意图关键词与筛选出的指令限定词进行整合处理,形成交互数据。将该交互数据输入映射数据库中,输出与该交互数据对应的映射参数和行动数据,最后对所述装备发出精准的调控指令。即本发明根据意图的异同性,对意图进行精细的分类,分类后的意图之间的解析过程互相融合、约束,进而提高意图解析的精准度,以更好的应用于装备维护领域。

    一种移动边缘云中可验证的加密数据双边访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86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88023.5

    申请日:2022-07-25

    Inventor: 黄勤龙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边缘云中可验证的加密数据双边访问控制方法,属于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首先,搭建包括可信授权机构、云服务器、边缘节点、数据所有者和移动用户的通信场景;可信授权机构输出配套的加密密钥给数据所有者和解密密钥给移动用户;数据所有者为每个明文定义发送方策略并加密,输入认证密钥ask创建密文集合的索引;移动用户端输入解密密钥和自定义的接收方策略输出匹配密钥和恢复密钥,边缘节点输入匹配密钥和密文集合,对满足接收策略的密文执行匹配,输出匹配结果和相应的证明给移动用户。移动用户输入恢复密钥,输出明文集合或者本发明利用边缘节点实现密文匹配和密文转换,大大降低了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的计算开销。

    一种自动网络配线装置和配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8865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459007.0

    申请日:2012-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网络配线装置,包括:壳体、线缆、底板、出线柱、插拔机构、驱动部件、线缆插头、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预跳线信息和所述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启动所述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插口两侧的插拔机构移动,使线缆从初始位置出发,根据定位传感器,精确到达需要跳线目标位置的插口处。具体地,插拔机构夹紧并拔出预跳线的线缆插头,离开起始位置,根据跳线规则依次绕线,向目标位置移动,到达目标位置之后,将线缆插入目标位置的插口处,完成配线。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网络配线装置,结构紧凑,尺寸简单,安装容易,易于维修,启动较快,完成时间较快,零件少,与现存的同类产品相比,成本较低,控制原理简单。

    协作多点场景下信道探测导频的发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1921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63112.0

    申请日:2010-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作多点场景下信道探测导频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在时域上协调信道探测导频的调度;若时域协调不成功,则在频域上协调信道探测导频的调度;若频域协调不成功,则在码域上协调信道探测导频的调度;最终根据协调结果配置协作多点用户设备的信道探测导频的相关参数并发送。本发明的方法可在主小区和协作小区之间依次从时域、频域以及码域来协调调度信道探测导频,以减小干扰,提高协作多点用户设备的信道探测导频的信道探测性能。

    一种云环境下基于可净化属性加密的数据流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71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77395.8

    申请日:2022-07-25

    Inventor: 黄勤龙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基于可净化属性加密的数据流通控制方法,属于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首先,搭建包括可信授权机构、发送方、净化器、云服务器和接收方的数据流通控制平台;可信授权机构向发送方生成加密密钥,向接收方生成配套的解密密钥;然后,发送方对每个待发送的数据先使用随机的消息密钥来处理,然后使用加密密钥封装成加密密文发送给净化器;净化器使用随机的消息密钥对密文进行净化后,上传至云服务器发送给任何接收方;接收方根据访问控制策略P获得相应的解密密钥,当密文中的属性集合满足其访问控制策略,则恢复出明文。本发明能同时实现数据的读和写控制,有效抵抗KP‑ABE方案中恶意发送者泄露消息密钥导致的攻击。

    一种基于矩形孔晶格常数渐变的空气模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腔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7003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1165544.9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矩形孔晶格常数渐变的空气模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腔传感器。本发明在一维纳米束硅波导上,首次通过引入从腔中心到两侧晶格常数逐渐减小的矩形孔,形成空气模光子晶体纳米束腔,使得光场主要局域在低折射率区域,从而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时间和强度,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品质因子。当两侧空气孔数分别为8个时,其品质因子高达1.27×105,模式体积低至0.018(λ/n)3,灵敏度为252nm/RIU,结构尺寸仅为8μm×0.7μm(长×宽)。本发明相较于介质模纳米束腔,灵敏度大幅提高,适用于气体传感;相较与其他类型的空气模光子晶体纳米束腔(纳米束宽度渐变,孔大小渐变),在不牺牲品质因子的情况下,其结构长度可减小一半,有利于器件的微型化和片上集成。

    一种自动网络配线装置和配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8865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59007.0

    申请日:2012-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网络配线装置,包括:壳体、线缆、底板、出线柱、插拔机构、驱动部件、线缆插头、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预跳线信息和所述传感器发送的信息启动所述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插口两侧的插拔机构移动,使线缆从初始位置出发,根据定位传感器,精确到达需要跳线目标位置的插口处。具体地,插拔机构夹紧并拔出预跳线的线缆插头,离开起始位置,根据跳线规则依次绕线,向目标位置移动,到达目标位置之后,将线缆插入目标位置的插口处,完成配线。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网络配线装置,结构紧凑,尺寸简单,安装容易,易于维修,启动较快,完成时间较快,零件少,与现存的同类产品相比,成本较低,控制原理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