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0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502287.2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品质轴承钢加压钙处理的夹杂物控制方法。该方法为在加压条件下向钢液中加入含钙包芯线,细化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洁净钢生产方法,通过加压熔炼设备按照钢种预定目标成分冶炼,严格控制钙铝比例,氧、硫含量,将夹杂调控为CaS‑CaO‑(MgO)类型。本发明提出的钢液加压钙处理方法,能够保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稳定控制为细小弥散的CaS‑CaO‑(MgO),打破了传统钢液钙处理夹杂物控制目标区域为钙铝酸盐的局限,有效克服了钙加入钢液过程的含量不稳定问题。同时,细小的CaS‑CaO‑(MgO)夹杂物不易变形,利于性能提升,将成为生产高品质各向等性钢材的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366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33230.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F16C3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升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该保持架包括位于外侧的开放式半保持架外环及位于内侧的开放式半保持架内环对应连接而成的保持架体,开放式半保持架外环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外环过梁,相邻外环过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形成一端开口的结构,开放式半保持架内环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内环过梁,相邻内环过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形成一端开口的结构,由外环过梁、内环过梁一一对应连接所形成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兜孔,兜孔用于放置滚动体。该保持架的外环过梁及内环过梁均为轴向非对称结构,整体呈叶片状。该保持架结构可调控轴承腔内温度场及气流场,进而影响散热,实现轴承运行时低温升、低噪音、低能耗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3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71465.7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1/28 , G01N1/32 , G01N3/42 , G01N23/20008 , G01N23/207 , G01N23/2202 , G01N23/2206 , G01N23/223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零部件表层样品制备及表征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球或环形金属零部件表层样品制备及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截取球或环形金属零部件两端面平行的样品;对样品端平面A进行机械磨光、电化学方式抛光或腐蚀;在样品的抛光平面A上,垂直于边缘线L,选取更大的表征区域或更多的表征点,并确定表征区域中心或表征点距离边缘线L的距离为x;利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微区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维氏硬度计等在所选定的表征区域中心或表征点处进行成分、显微组织或力学性能表征;将x换算成表征区域中心或表征点距离零部件表面的距离h,从而获得距离零部件表面h处的成分、显微组织或力学性能特征,广泛应用于球或环形等金属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60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09348.6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IPC: C21D8/00 , C21D1/28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08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40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1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消除大型低合金钢锻件中黑斑组织的方法,适应于解决大型低合金钢锻件经调质热处理后因最终显微组织中含有黑斑组织引起的冲击韧性偏低或严重波动问题。该方法过程如下:(1)钢锭或坯料在1150~1250℃进行高温扩散后进行多道次锻造;(2)锻造完成后,进行单道次或多道次正火;(3)调质热处理时,以升温速率不高于50℃/h加热至保温平台区均温或震荡,台阶温度控制在650~700℃范围内,快速升温至Ac3+60~100℃进行完全奥氏体化,入循环水中进行快速淬火,在640~720℃进行高温回火。本发明工艺可很大程度上消除黑斑组织对大型低合金钢锻件心部低温冲韧性的不利影响,进而大幅提高大型低合金钢锻件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79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674128.9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物理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旋转离心提取溶液中微小粒子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控电柜、伺服电机电动推杆、支撑平台、表面皿、电磁铁、机械手臂、移液管、储液缸、密封罩、超声波发生器、水平指示器等。控制元件和电路封装在控电柜内,控电柜与控制面板和机械部分相连。通过控制面板的程序设置,来调节机械部分的运动模式和运动参数,承装有目标溶液的表面皿固定在支撑平台上,由伺服电机电动推杆的动作来实现表面皿内部溶液的目标运动模式。本发明将数字控制系统、机械动作装置结合到一起,并集成溶液的自动加入与移取系统、电磁铁自动吸附装置,极大地简化实验过程的操作难度,并有效避免实验过程的操作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01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591913.3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热合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产品容器用奥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的成分(质量分数)是,C:0.02~0.1%;Cr:23~26%;Ni:18~22%;Si: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01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591913.3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热合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产品容器用奥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的成分(质量分数)是,C:0.02~0.1%;Cr:23~26%;Ni:18~22%;Si:
-
公开(公告)号:CN107858590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0975697.8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常州林洪特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0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24 , C21D9/28 , C21D1/26 , C21D1/28 , C21D1/18 , C21D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成分设计与热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42CrMo4风力发电机主轴控制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42CrMo4风力发电机主轴的化学成分范围如下:C:0.39~0.42%;Si:0.20~0.30%;Mn:0.70~0.80%;Cr:1.10~1.20%;Mo:0.25~0.30%;Cu:≤0.10%;Al:≤0.05%;P:≤0.012%;S:≤0.008%,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微合金添加、钢水纯净化处理以及锻造、热处理组织控制,最终使制造的42CrMo4风机主轴获得良好的强韧匹配度,皮下185mm处性能达到:屈服强度(Re)≥525MPa,抗拉强度(Rm)≥680MPa,伸长率(A)≥16%,‑30℃冲击功(AKv)≥27J。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21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413236.3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态金属高温腐蚀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动态金属腐蚀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有气路与密封系统、温控与反应器系统和升降与旋转系统,气路与密封系统主要包括真空泵、电阻式真空计、混气装置、气体流量控制器;温控与反应器系统主要包括加热元件、测温元件、人工智能温控仪、耐热钢实验腔、实验腔上封盖、玻璃内衬;升降与旋转系统主要包括步进电机、升降滑台、滚珠螺杆、限位器、旋转杆、试样架。该装置通过金属与高温橡胶圈挤压密封方式,实现试验环境气氛可控,通过智能控温实现试验温度精确可控,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搅拌杆旋转的方式实现试样和腐蚀介质(液态金属)的相对运动,在简单的设备组成条件下实现高温动态腐蚀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2943209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465947.0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热合金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与Pb和Pb-Bi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耐辐射新型马氏体耐热钢。钢的成分(重量百分比)是,C:0.05-0.2%;Cr:9.0-12.0%;Si:1.0-3.0%;Mn:0.3-3.0%;W:1.0-3.0%;V:0.1-0.4%;Ta:0.03-0.3%;N:0.03-0.15%;Al≤0.05%;Ti≤0.05%;Fe:余量。本发明增加Si的含量的同时用N替代一部分的C元素,减少Cr23C6的析出保证基体中Cr含量,从而使材料在高温Pb和Pb-Bi中服役时表面形成富Si致密氧化膜,保护结构免受铅腐蚀;通过用W、Mn、Ta替代活化元素Mo、Ni、Nb,保证低活化性,提高耐辐照能力;通过C+N含量与V+Ta含量的合理配比控制析出相的类型和形貌,以保证服役过程中的高温性能;从而获得在强辐射条件下服役的耐高温抗铅腐蚀并且耐辐照的新型马氏体耐热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