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3091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23225.X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大功率LED灯相变热控装置及其封装方法,该热控装置包括用于与LED封装件相连的热沉空腔、相变点低于LED封装件正常工作温度的相变材料、壳体密封底板、用于增加石蜡内部导热能力的金属导热波纹肋条以及密封组件。该发明利用相变材料熔化时吸热,相变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性进行被动冷却,同时,热沉空腔内部设计有和空腔一体的金属导热波纹肋条。本发明可有效改善星载大功率LED组件的热控效果,显著减少传统星载热控装置的质量和体积,并具有良好密封效果,有效地降低LED芯片结点温度,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2271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46512.7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光电成像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滤光片切换装置可靠性、稳定性较低,易发生切换卡滞以及不能检测滤光片切换正确性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可靠性滤光片切换系统及方法。其中,本发明提供的高可靠性滤光片切换系统,包括矩形基板、滤光片切换组件、靶面成像板、驱动组件和控制电路板;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驱动齿轮,矩形基板上部开设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下方设第一直线轨道,下部设第二直线轨道;滤光片切换组件包括滤光片保持架;滤光片保持架顶部设驱动齿条,中部设滤光片安装孔,滤光片保持架上部和下部分别设与第一直线轨道和第二直线轨道适配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矩形基板安装侧面的相对两侧边缘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块。
-
公开(公告)号:CN11799463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07791.3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6V10/82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V10/10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空间航天器域自适应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由于空间航天器所处的太空环境复杂,存在极端强弱光照、遮挡以及图像尺度差异大等因素,导致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计算量大、实时性差、设计的特征适用性较为单一等问题,难以实际应用到空间航天器检测任务中,以及目前域自适应目标检测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两级检测器Faster R‑CNN进行的,而对检测精度与速度都较好的YOLOv5在域自适应方面的研究较少的不足之处。该高精度空间航天器域自适应检测方法从数据集和网络结构两方面对航天器目标检测网络进行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4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911032904.1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波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为了解决中波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在温度高时影响成像质量,现有被动热控装置又不适用于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的技术问题,提供可实现被动温控的中波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壳体套设于中波红外光学镜头之外,壳体的前端通过窗座密封安装有红外光学窗口,后端与中波红外探测器外表面之间密封连接,在红外光学窗口、中波红外光学镜头、中波红外探测器和壳体之间形成密封腔体;第一垫块安装于L型支座和中波红外探测器的制冷机之间;第二垫块安装于底座和L型支座之间;热管一端穿插于第一垫块内,另一端穿插于第二垫块内。装配方法是为了满足上述装置密封性,以及系统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321740.4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集群弹性分散的空间目标位姿测量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空间目标位姿信息获取方法存在的目标大、造价高、感知视点及范围有限且对大型目标测量耗时长、任务响应速度慢、易受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包括:通过微纳卫星的编队,获得多个视角的目标图像;提取多个视角的目标图像中稳定的特征点,进行高精度立体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立体匹配深度图,再根据视差原理重构特征点位置信息;通过三个特征点构建的空间目标坐标系Ow‑XwYwZw和追踪航天器坐标系Oc‑XcYcZc计算姿态变换矩阵,进而获得姿态角;本发明提供的空间目标位姿测量方法具有容错率及鲁棒性高、响应速度快、观测效能高、观测范围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63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0229184.4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目标定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摄像机标定过程计算量大、加工成本大、实时性差、不适合空间复杂环境下应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正交角点生成与双目视觉系统左右相机拍摄图像逐像素对应的密集标记点数据,获取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然后,构建合适的BP神经网络,利用训练集对所构建的BP神经网络进行重复训练学习,利用测试集对训练学习结果进行误差测试直至收敛。最后,基于上述BP神经网络的训练结果拟合双目视觉测量计算模型,进而可通过空间双目视觉系统左右相机拍摄的目标点图像二维像素坐标直接得到空间目标点的三维世界坐标,从而能准确地对空间特征目标点进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587597.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CN)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激光接收装置,为解决现有卡式光学系统装调工艺复杂,以及不具备重复拆装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全铝主次镜激光接收装置及其装调方法,主镜开设有第一通孔,主镜前端面为反射面。主镜后端设置至少三个延伸至主镜外部的第一安装部,主镜通过第一安装部安装于主镜筒后端内部,第一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消应力槽。次镜开设有第二通孔,次镜前端沿周向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延伸至次镜外部的第二安装部,次镜通过第二安装部与次镜座相连,次镜座安装于主镜筒前端内部,第二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二消应力槽。主镜筒、基板、次镜座、主镜和次镜均采用铝合金材质。采用二次精车削的机械定位加工方式,保证了各光学元件的光轴偏心度和倾斜度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8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69538.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觉与激光融合的空间目标位姿测量系统在轨标定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基于棋盘格等特殊标定物的标定方法存在的标定物针对具体使用场景设定通用性较差,或者现有基于普通场景下的标定方法存在的计算量大、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视觉与激光融合的空间目标位姿测量系统在轨标定方法,首先建立视觉传感器与激光测距仪的联合标定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迭代初值的计算和迭代算法的简化两方面对传统的正交迭代算法进行改进,以求解和优化激光坐标系和视觉坐标系之间位姿转换关系,其仅仅利用空间非合作目标一部分作为激光投射目标,即可实现对视觉传感器与激光测距仪联合位姿测量系统的在轨高精度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910185920.8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响应的双视场切换机构,以解决现有切换机构不能满足快速切换以及弹载恶劣力学环境的需求。该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磁铁、基座和摆动轴;旋转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支座设置在基座上,其输出轴与摆动轴固定连接,摆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变倍镜组;限位组件包括磁力锁紧单元和机械锁紧单元;磁力锁紧单元包括铁磁座和失电源型电磁铁,铁磁座设置在摆动轴上,失电源型电磁铁设置在电磁铁支座上,失电源型电磁铁与铁磁座配合实现摆动轴的锁定;机械锁紧单元包括弹簧柱塞和锥形球窝结构件,弹簧柱塞设置在摆动轴上;锥形球窝结构件和弹簧柱塞相配合,实现摆动轴的锁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3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21740.4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集群弹性分散的空间目标位姿测量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空间目标位姿信息获取方法存在的目标大、造价高、感知视点及范围有限且对大型目标测量耗时长、任务响应速度慢、易受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包括:通过微纳卫星的编队,获得多个视角的目标图像;提取多个视角的目标图像中稳定的特征点,进行高精度立体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立体匹配深度图,再根据视差原理重构特征点位置信息;通过三个特征点构建的空间目标坐标系Ow‑XwYwZw和追踪航天器坐标系Oc‑XcYcZc计算姿态变换矩阵,进而获得姿态角;本发明提供的空间目标位姿测量方法具有容错率及鲁棒性高、响应速度快、观测效能高、观测范围大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