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分离式细胞三维共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959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28245.2

    申请日:2012-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医学领域,是一种磁分离式细胞三维共培养方法。本发明将诱导细胞以及磁介质微粒共同包埋在海藻酸钠微胶囊中,该微胶囊再与包埋有干细胞的海藻酸钙微胶珠在同一体系中进行非接触式三维共培养,利用微胶囊内诱导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对干细胞的定向分化进行调控,在共培养结束后,采用磁场对微胶囊与微胶珠进行分离,并且利用柠檬酸钠溶液可溶解微胶珠,进一步收获纯净的分化细胞。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微胶囊和微胶珠可为细胞提供近似体内的三维生长环境,微胶囊膜可使诱导细胞分泌的诱导因子透过微胶囊作用于干细胞,并同时实现不同类型细胞的免疫隔离,磁介质微粒和磁分离装置则有利于诱导细胞和分化后细胞的分离和收获。

    一种人工肝用磁场流化床载微囊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6642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50093.4

    申请日:2012-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肝用磁场流化床载微囊反应器,包含装载有微囊化肝细胞的流化床反应器,微胶囊内包埋有磁介质微粒,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施加于微胶囊与流体曳力方向相反的磁场力,可以显著增加微胶囊的随流体带出的夹带速度,能够在较大流速范围内维持微胶囊在反应器内的悬浮状态,有效解决微胶囊-流化床反应器因为微胶囊比重小、体积小而易被流体带出、操作流速小、反应器设计体积大等问题;能在较高流速及高肝细胞密度条件下实现较好的物质混合与物质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肝的治疗作用。另外,通过调节外磁场大小,可以实现在不同流体粘度和密度条件下形成可控的稳定流化。

    一种基于载微胶囊往复式生物反应器的混合型人工肝

    公开(公告)号:CN10352078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34149.7

    申请日:2012-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 A61M1/16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两个循环通路的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包含装载有微囊化肝细胞的往复式生物反应器,血浆分离器,储血池,血液透析器,膜式氧合器。血液先后经血浆分离器、血液透析器,进入储血池,经由蠕动泵,进入生物反应器,有效地解决了人体对血液体外高流速循环的不耐受性与生物人工肝血浆高通过率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生物人工肝通路采用往复式流向变动,实现反冲及提高混合效果,能有效减少微胶囊在反应器一端筛网堆积造成的流动阻塞,降低反应器内压力以及减少持续施压造成的微胶囊破损,同时能在高流速及高肝细胞密度条件下实现较好的物质混合,肝衰竭血浆能与肝细胞充分接触,有效避免灌注死腔和无效灌注,较少剪切损伤,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肝的治疗作用。

    一种海藻酸钙胶珠分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2013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810013524.9

    申请日:2008-10-0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海藻酸钙胶珠分级的方法,将待分级的胶珠置于流化床内,胶珠作为固定相,氯化钙溶液作为流动相,氯化钙溶液通过蠕动泵从流化床的下部流体入口流入,经过流化床内部,最后从上部流体出口处流出,根据不同粒径的胶珠在流体中沉降速度的不同,通过改变上升流体的流速使胶珠得到分级;其按照粒径大小对海藻酸钙胶珠进行分级,所用设备简单,容易放大,能将平均粒径相差200微米的胶珠分离开来,分级范围在100-1000微米。

    一种白藜芦醇和生物类黄酮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51175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526782.4

    申请日:2010-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藜芦醇和生物类黄酮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按重量比计,其活性成份包括,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生物类黄酮固体分散体=1~10:1~10。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该组合物中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能够提高白藜芦醇的水溶性,同时通过生物类黄酮和白藜芦醇组合后对使白藜芦醇的葡糖醛酸化和磺酸化得代谢酶有抑制作用,抑制了白藜芦醇的代谢,提高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

    一种在壳聚糖羟基上光化学交联细胞粘附性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7450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810229121.8

    申请日:2008-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壳聚糖分子上基团选择性地接枝细胞粘附性肽,具体地说是利用双功能光敏交联剂sulfo-SANPAH,在壳聚糖羟基上修饰亲水性含细胞粘附因子RGD的多肽GRGDY,以增加材料的水溶性和靶向性,同时保留了氨基,并且避免了繁琐的氨基保护与脱保护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化学毒性。该方法采用紫外激活的光化学交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速的优点,且交联剂的特征基团利于判断接枝反应的进行。本发明合成的靶向粘附壳聚糖材料,适用于在生理条件下制备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DNA和小RNA(siRNA,microRNA,shRNA等)靶向释放系统、细胞粘附培养系统、移植用微囊化组织细胞和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

    一种以SSOS为壁材的微胶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406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10010873.X

    申请日:2009-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SSOS为壁材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其工艺上更为简单,包封效果也更为理想,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化的壁材,将芯材与SSOS的糊液进行搅拌乳化,然后加入凝聚剂和交联剂,使SSOS沉积并固化于芯材形成表面微胶囊,与传统的凝聚法相比,SSOS可自发地沉积在油水界面,且不需外加乳化剂,不但克服了传统的凝聚法容易发生壁材聚合物主体凝聚的缺点,得到更高的包封率,而且避免了乳化剂残留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