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38C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2111212.6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深反应离子(DRIE)形成的深沟侧面进行半导体杂质扩散来形成加速度敏感梁两个侧面上的压阻敏感电阻的加速度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属于硅微机械传感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为实现电阻间的电绝缘,还采用了在DRIE形成的绝缘深沟内进行绝缘薄膜填充的方法。这种制作方法可以实现硅片内方向挠曲的加速度敏感梁上最大应力的检测从而实现较高灵敏度。同时还克服了(1)采用硅片倾斜方向离子注入的繁琐和不适合批量制造;(2)为实施倾斜离子注入预留的过宽沟槽从而影响敏感梁接触过载保护性能二个缺点。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构思巧妙并适合批量生产各种量程的加速度传感器,同时可以应用到多种压阻惯性传感器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22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757111.X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度计灵敏度的测试装置,包括金属框架,该金属框架的顶端设有固定滑环,细线穿过所述固定滑环,且细线的一端通过一微环与一金属杆的顶端连接,所述金属杆的中部加工有一凹口,所述凹口上安装有待测加速度计和应变计,待测加速度计和应变计与放大器相连,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基于应变计和自由落杆冲击法,设备便于操作,使用方便,且速度可以较为准确得到,将显著提高加速度计灵敏度的测试精度;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冲击型加速度计灵敏度的测试装置的凹口加工于金属杆的中部而非两自由端处,因此更适合于平面粘贴型的加速度计的安装与测试,或扁平型加速度计的安装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22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57111.X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度计灵敏度的测试装置,包括金属框架,该金属框架的顶端设有固定滑环,细线穿过所述固定滑环,且细线的一端通过一微环与一金属杆的顶端连接,所述金属杆的中部加工有一凹口,所述凹口上安装有待测加速度计和应变计,待测加速度计和应变计与放大器相连,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基于应变计和自由落杆冲击法,设备便于操作,使用方便,且速度可以较为准确得到,将显著提高加速度计灵敏度的测试精度;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冲击型加速度计灵敏度的测试装置的凹口加工于金属杆的中部而非两自由端处,因此更适合于平面粘贴型的加速度计的安装与测试,或扁平型加速度计的安装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8427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096772.8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型加速度计灵敏度随温度变化的测试装置,包括温控箱、金属杆、气动系统、加速度计信号放大器、激光干涉测速装置、和用于数据采样及数据处理的计算机,金属杆由一支撑结构水平支撑并可轴向自由移动,其一端与气动系统相对中,另一端固定待测加速度计并置于温控箱内,所述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通过导线输入信号放大器;所述激光干涉测速装置发射激光到金属杆上并接受反射的激光,加速度计信号放大器和激光测速装置输出信号均通过数据导线分别与计算机相连接。通过绝对法得到待测加速度计灵敏度输出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本发明具有冲击加速度大、直接和较为准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80569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48950.8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横向干扰的三维集成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由三个相互独立的加速度传感单元集成为一体,三个方向的信号不会相互耦合干扰,每个方向的加速度信号都能准确地输出提取;Z轴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单元由相互平行设置的单端固支的固支板和位于固支板固支端的相互垂直的敏感电阻构成,有效地抑制了X轴、Y轴方向的加速度引起的横向干扰;并且通过对敏感结构的关键尺寸进行适当的设计修改,可以获得1万g~20万g的不同量程的具有抑制横向干扰的三维集成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三个方向的加速度传感单元在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在工艺上均为制作微机械加工的常规工艺,在工艺上能够相互兼容,易于集成,制作成本较低,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750519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0910200312.6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的横向响应波的跟踪识别方法和使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摩擦和碰撞等过程产生的电信号作为跟踪触发信号,同时利用声波在一定结构材料中传播时间是一固定常数进行时域上的尺度分析,可以对加速度传感器横向响应波信号进行跟踪和识别。本发明提供的自跟踪的方法无需外加触发装置或者传感器、应变计等,而只有一个加速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539588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910049634.5
申请日:2009-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阻加速度传感器的模态共振频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保持压阻加速度传感器原有全桥电路连接结构的基础上,利用金属碰撞冲击产生丰富的频谱作为激励源,通过适当的外接电路,采用半桥输出的形式,以获得加速度传感器模态的共振频率信息,利用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获得微结构的模态共振频率。加速度传感器模态的共振频率包括器件在敏感方向和非敏感方向的同一结构的不同共振频率。通过确定加速度传感器不同模态的一阶共振频率,还可以获取微结构加工制造的结构参数,验证结构尺寸设计的正确性,可用来分析器件工作状态。测试方法适合于具有全桥结构的高量程压阻、电容等类型的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376925A
公开(公告)日:2002-10-30
申请号:CN02111212.6
申请日:2002-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深反应离子(DRIE)形成的深沟侧面进行半导体杂质扩散来形成加速度敏感梁两个侧面上的压阻敏感电阻的加速度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属于硅微机械传感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为实现电阻间的电绝缘,还采用了在DRIE形成的绝缘深沟内进行绝缘薄膜填充的方法。这种制作方法可以实现硅片内方向挠曲的加速度敏感梁上最大应力的检测从而实现较高灵敏度。同时还克服了(1)采用硅片倾斜方向离子注入的繁琐和不适合批量制造;(2)为实施倾斜离子注入预留的过宽沟槽从而影响敏感梁接触过载保护性能二个缺点。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构思巧妙并适合批量生产各种量程的加速度传感器,同时可以应用到多种压阻惯性传感器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25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80967.X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胶粘性力学行为的温度特性测试装置,包括一金属杆,该金属杆由一支撑结构支撑并可轴向自由移动;该金属杆一端为冲击端,该冲击端与一冲击摆锤相对中;另一端则通过待测双面胶固定一目标加速度计并置于温控箱内;所述金属杆上还设有与目标加速度计间隔开的参考双面胶,并由该双面胶固定一参考加速度计;目标加速度计和参考加速度计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一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通过导线连接到一计算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新的测试方法。本发明具有使测试简捷和直观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0717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10723691.8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击加速度传感器交叉轴响应的空间分波测试方法,采用具有一定长径比金属杆,有利于实现扭转波和纵波的自动分离,从而使扭转波不对主波产生影响,排除了非本征的干扰因素,获得器件固有的交叉轴响应;根据纵波和扭转波具有不同的波速而将两种波在空间上分离开,给出扭转波、纵波和主波在空间上分离的时间判据,排除扭转波等对加速度传感器产生的非本征影响;在测试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机械滤波材料,如不同型号的双面胶,对产生的波起到滤波和整形的作用,有利于抑制高频波,消除干扰,有利于对扭转波的识别和分离,又可以获得加速度传感器不同频率下的交叉轴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