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505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0944515.7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化无极绳绞车运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驱动系统、控制装置、感知系统、通讯系统和执行元件;驱动系统用于带动运输车辆到达指定位置,控制装置用于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控制整个系统运转,感知系统用于对巷道环境和梭车行驶状态进行感知,通讯系统用于信息的发送与传输;通过加装感知系统可以对梭车位置、车速、道岔、障碍物、行人等进行感知,通讯系统把数据发送到上位机,通过上位机分析处理数据,控制机械手进行电控操作台的各种按键、旋钮、手柄操作。本发明提高了系统智能化水平,不再需要操作台司机、跟车工、把钩工等人员参与,可自主完成行车、停车、卸料等工作,提高了运行效率和运行的安全性,极大地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40110.7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16J1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剖分的轴径组合式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包括转轴、磁性液体密封组件、隔磁组件、端盖和壳体部件,其中轴向左极靴、轴向右极靴、导磁环等构成轴向密封;径向左极靴、径向右极靴等构成径向密封。本发明在轴向与径向同时布置剖分式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实现了便于安装、拆卸及维修;不仅能实现轴向大间隙密封,而且解决了由于离心力太大而导致密封装置失效的问题,提高了密封的耐压能力,防止磁性液体的泄露和外部粉尘的进入。
-
公开(公告)号:CN11464021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90850.4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磁性液体密封润滑阻尼的永磁半直驱电机,电机轴分别与液压泵转子和太阳轮连接,通电后定子磁场旋转带动转子运动,动力经连接在电机轴上的太阳轮传入行星齿轮传动总成,最终由输出轴输出动力;在储液壳体和减速端轴承座上设有注液口,可注入纳米磁性液体,在电机运行时纳米磁性液体对轴承、行星轮轴承、输出轴轴承及齿轮啮合传动进行润滑,液压泵总成使电机内的纳米磁性液体不断循环,对电机和齿轮组进行散热。右端的磁性液体密封组件对电机进行密封,而且由于纳米磁性液体填充了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使得电机运行时存在一定阻尼。本发明结构紧凑、润滑全面、密封可靠、散热及时,提高了永磁半直驱电机的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49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715365.2
申请日:2021-06-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C25/16 , E21C25/68 , E21C29/00 , E21C31/00 , E21C31/02 , E21F13/00 , E21F13/04 , F17D1/08 , F17D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炭流态化管道输送系统,包括流态化开采装备、罐笼、绞车房、天轮、地面煤浆储存站、井下中转站、流态化管道输送装置和清水输送装置;罐笼位于立井内,罐笼顶部绞绳通过天轮接入绞车房,地面煤浆储存站设置在地面上;井下中转站设置在立井底部,流态化管道输送装置设置在立井中并连通地面煤浆储存站连通和井下中转站;地面供水站设置在地面上,清水输送管道连通井下中转站和地面供水站;流态化开采装备位于煤层中,流态化开采装备包括掘进破碎舱、煤浆制备舱和煤浆储藏舱。井下流态化开采装备可实现深部煤炭的开采、筛选、原位转化为煤浆;运输部分为管道垂直提升装置,采用多段提升的方式将煤浆输送至地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35747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284097.5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液复合式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及张紧控制方法,包括电张紧装置、液压张紧装置、张紧小车和控制器,张紧装置和液压张紧装置与张紧小车连接,张紧装置、液压张紧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包括DSP控制板、辅助电源、整流模块、第一IPM驱动板、第二IPM驱动板和上位机,DSP控制板运行自抗干扰控制程序;IPM驱动板接收来自DSP控制板的信号并驱动被控对象;通过将皮带的张力和人为设定的张力值实时输入到DSP控制板中的自抗干扰控制器中,DSP控制板通过运算,将输出的相应信号通过IPM驱动板来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稳定运转及液压缸合理的输出压力;本发明可以实现皮带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张力自动调整,响应时间快;对干扰的抑制作用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250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68568.8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炭流态化开采原位爆燃‑蒸汽联合发电装置,包括采掘舱、爆燃发电舱和蒸汽发电舱,采掘舱后侧面边缘与爆燃发电舱前侧面边缘通过第一推进装置连接;爆燃发电舱后侧面边缘与蒸汽发电舱前侧面边缘通过第二推进装置连接。本发明在深部开采煤炭时,可以在井下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送至地面;瓦斯收集罐直接搜集煤层中的瓦斯,将危险气体瓦斯作为爆燃发电的原料之一,混合研磨的煤粉和空气爆燃发电;爆燃发电所产生的高温尾气在蒸汽发电舱收集,并再次利用进行二次蒸汽发电;煤炭原位转化为电能,减少煤炭运输成本,井下就地取材收集瓦斯等可燃气体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1043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66179.2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驾驶舱式井下无人驾驶电机车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无驾驶舱式电机车车头和基于普通电机车线控改造后的车身,车头部分主要设有障碍物智能感知装置、计算控制单元、保险杠、行车记录仪;车身设有PLC控制器、车轮、电磁制动装置、电机调速装置、车速感知装置、蓄电池供电系统。本发明涉及井下有轨运输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相比传统的地面监控室人工监控的方式,取消了驾驶舱,从结构上设计了全新的无人驾驶井下电机车,并且通过线控改造,能够自主完成障碍物感知,融合,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递到执行系统,控制电机车调速、制动,实现区别于地面监控式的无人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60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3451.2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莱洛三角形副刀盘的矩形盾构机,包括盾构壳体、支撑盘、主刀盘、四个副刀盘和驱动装置;盾构壳体内部中空,盾构壳体前端设置支撑盘,支撑盘的中心位置设有主刀盘,驱动装置设置在盾构壳体内部;四个副刀盘分别位于主刀盘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位置,主刀盘轴和副刀盘轴通过齿轮传动装置连接;副刀盘与转子截面均为莱洛三角形;本发明在主刀盘的周围设置四个副刀盘,副刀盘及转子均为莱洛三角形结构,截割出的矩形截割面不仅矩形形状较为理想,截割遗漏面积较小,在合理分配主刀盘和四个副刀盘的相对尺寸和空间位置的前提下,切割出的矩形截割面长宽比较大,能够进一步提升盾构机断面空间利用率,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8826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0173897.6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16D55/226 , F16D65/14 , H02K49/04 , F16D121/04 , F16D121/20 , F16D1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压力冗余加载的摩擦‑涡流协同制动器及制动方法,包括背板、铁芯、制动钳、制动盘、摩擦片、活塞;采用磁力与液压两种不同原理的动力源来加载制动压力,两者之间是冗余备份关系,可有效提高制动压力的加载可靠性;此外,磁力加载的响应速度明显高于液压、气动等机械加载模式,因此也可显著改善制动压力加载的滞后性,而用其作为机械加载失效后的备用加载模式也可满足快速启动要求;可实现摩擦制动、涡流制动和摩擦‑涡流协同制动三种制动方式,制动压力可以通过液压加载、磁力加载或磁力‑液压冗余加载,将不同的加载模式和制动方式组合起来,可以实现多模式制动,得到不同的制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6319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218438.5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运输车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动力切换方法,驱动桥、牵引车电动机、变速箱与耦合装置连接,牵引车驱动器与牵引车电动机连接,牵引车发动机与变速箱连接,驱动桥两端与驱动轮连接,牵引车驱动器、牵引车发动机与整车控制器ECU连接;挂车发动机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挂车控制器与电池组系统连接,挂车控制器与轮毂电机连接;电池组系统、发电机、挂车发动机、挂车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ECU连接。本发明在挂车上布置动力驱动装置,牵引车和挂车上布置的驱动装置都是混合动力的驱动装置,整车驱动系统具有多点布置、多源混合动力特点,可产生比单一牵引车驱动系统更大更可靠的动力,克服了重型运输车动力系统单一造成的动力不足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