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燃烧式瓦斯敏感元件的封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5394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27961.2

    申请日:2012-02-0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催化燃烧式瓦斯敏感元件的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包括瓦斯敏感元件(2),管壳(3),引线(4),引脚(5);在管壳(3)内,瓦斯敏感元件(2)的两端分别通过引线(4)与引脚(5)连接,在管壳(3)的顶部设有通气孔(6),在管壳(3)内设有透气隔热保温材料(1),透气隔热保温材料(1)包裹瓦斯敏感元件(2)、引线(4)以及引脚(5)在管壳(3)内的部分。所述的透气隔热保温材料(1)为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或疏水纳米骨架材料。该封装可有效降低传感器敏感元件的热损耗,并提高灵敏度。

    一种基于投影的规则网格地形可视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274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863903.6

    申请日:2017-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投影的规则网格地形可视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骤:(1)对地形网格进行方形环及扇区划分;(2)投影初始环各网格点至垂直投影面以计算出初始天际线,并设置第二环为当前环;(3)根据上一条天际线来判断当前环各网格点的可见性;(4)根据当前环各网格点的投影高程更新上一条天际线;(5)视更新后的天际线为当前环所对应的天际线,用于后续环网格点的可见性判断,重复步骤(2)至步骤(4)直至所有环均被处理为止。上述方法在任一环内各网格点的遮挡信息均体现在最新的天际线上,基于该天际线的可视性判断如实反映了目标点与视点间的视线遮挡情况,与现有近似计算方法或精确计算方法相比,结果更加可靠、时间效率更高。

    一种顾及法向量和多尺度稀疏特征的点云粗配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35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050394.6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顾及法向量和多尺度稀疏特征的点云粗配准方法:首先,在基础点云中迭代确定多组4点基,并计算4点基中各点邻域范围内的法向量及任意两点法向量夹角,通过设定向量夹角阈值,可有效删除几何结构性较弱的4点基,进而可减少全等4点基对的搜索次数,提高点云配准效率;其次,在待匹配点云中寻找全等4点基时加入了邻域内的多维点特征匹配,采用同名点基特征一致性准则对全等4点基进行优化调整;最后采用优化后的全等4点基对计算两站点云间的旋转和平移参数,完成点云粗配准,为点云精配准提供较好的初始位置。

    一种移动节点辅助下的目标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7720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526149.3

    申请日:2014-10-08

    Abstract: 一种移动节点辅助下的目标定位方法,利用配备定向天线和GPS的移动节点在网络中避障前进,对整个网络进行遍历,期间周期性的广播自己的坐标位置。未知节点收到这些坐标之后,将之视为虚拟信标,随后利用虚拟投影的方法将这些虚拟信标虚拟投影到首、尾虚拟信标所在的直线上,得到虚拟投影信标。随后,根据扩展定向天线定位法求解垂足并引垂线。当移动节点两次以上进入未知节点的通信范围之后,则随机抽取两次进入的结果,求两条垂线的交点,作为未知节点的坐标位置。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测距过程,也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大量信标的配合,适合于动态演变的事件驱动场景,为目标动态定位和事件连续观测提供支撑。

    近距离煤层开采上位煤层底板破坏深度氡气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192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613577.5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近距离煤层开采上位煤层底板破坏深度氡气探测方法,根据上位煤层与下位煤层间距,结合上位煤层工作面倾斜长度,确定出所需的矩形探测区域;在上位煤层开采过程中,提前在已确定的矩形探测区域内沿对角线布置测线,然后分别在每条测线上布置测点;在每个测点处垂直向上位煤层底板岩层中打钻孔,然后将测氡仪的抽气杆密封于钻孔内,并通过橡胶软管将抽气杆连接至测氡仪;打开测氡仪开始测量,每个测点测量3小时,并将测量结果传输至笔记本电脑中绘制氡气浓度变化曲线,结合具体地质条件,分析上位煤层底板岩体采动裂隙演化特征,即可反演得出上位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数据获取容易,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物联网架构下基于证人节点的矿井运动目标增强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4010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37300.1

    申请日:2015-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12 H04W4/02

    Abstract: 一种物联网架构下基于证人节点的矿井运动目标增强定位方法,属于矿井运动目标增强定位方法。运动目标在巷道中行进,现有井下定位系统对其进行定位,得到初始定位坐标点tp(i);然后,将初始定位坐标点tp(i)投影到巷道中线上,得到投影点tp'(i),利用物联网管控平台,搜索到投影点tp'(i)的距离在最大通信距离范围内的感知节点;最后,将感知节点作为证人节点,通过证人节点增强定位方法对得到的初始定位坐标点进行修正,增强运动目标的定位精度。该方法在物联网架构下实现定位系统与感知节点的有效结合,在不改变矿井下原有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系统的优化升级,提高运动目标定位精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一种移动节点辅助下的目标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772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26149.3

    申请日:2014-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46

    Abstract: 一种移动节点辅助下的目标定位方法,利用配备定向天线和GPS的移动节点在网络中避障前进,对整个网络进行遍历,期间周期性的广播自己的坐标位置。未知节点收到这些坐标之后,将之视为虚拟信标,随后利用虚拟投影的方法将这些虚拟信标虚拟投影到首、尾虚拟信标所在的直线上,得到虚拟投影信标。随后,根据扩展定向天线定位法求解垂足并引垂线。当移动节点两次以上进入未知节点的通信范围之后,则随机抽取两次进入的结果,求两条垂线的交点,作为未知节点的坐标位置。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测距过程,也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和大量信标的配合,适合于动态演变的事件驱动场景,为目标动态定位和事件连续观测提供支撑。

    一种氡气地表探测覆岩采动裂隙动态发育状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8646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27522.2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一种氡气地表探测覆岩采动裂隙动态发育状况方法,根据井下工作面位置地理坐标,结合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确定出工作面对应地表边界位置;在边界位置圈定的测区范围内,从工作面开切眼位置开始,沿垂直于工作面走向方向布置测线,然后在所有测线上布置测点;将测氡仪的探杯倒置埋设于测点处的地表土壤中,间隔四小时后取出探杯放进测氡仪中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将测量结果存储于测氡仪中;待所有测点测量完成后,将测氡仪中的测量数据通过数据线上传至笔记本电脑中,并绘制出测区的氡气浓度变化图。根据测区的氡气浓度变化异常特征,反演分析出覆岩采动裂隙的动态发育状况。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基于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的均衡节能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92174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402011.3

    申请日:2012-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的均衡节能路由方法,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本发明在辅助中继和智能天线的波束范围内构建虚拟簇,从簇内选择中继加权值最大的节点充当路由中继,并根据节点能耗情况和节点间距离,利用波束扩展法对虚拟簇进行动态更新,如果波束宽度超过阈值或者中继节点死亡,则依据加权距离矩阵重新发起路由请求,重新建立路由中继;方法:构建发送功率模型;构建能量消耗模型、虚拟簇的动态构建与更新。优点:利用智能天线和动态虚拟簇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引入动态虚拟簇机制,根据网络节点的存活情况动态选取中继节点,在节省能量的同时,实现了能耗在节点之间的均匀分布,延长了节点的中继寿命。

    一种基于天际线裁剪的规则网格可视域精确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41928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210421228.2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际线裁剪的规则网格可视域精确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对地物表面网格进行方环及扇区划分,为各扇区设立垂直投影面;S2、将最内方环的各网格点投影至垂直投影面以计算出第一方环的天际线,设置第二方环为当前方环,设置第一方环的天际线为当前方环的前序天际线;S3、结合当前方环的前序天际线计算当前方环各网格点可见性,裁剪并更新前序天际线;S4、设置下一方环为当前方环,视上述更新后的前序天际线为当前方环的前序天际线;S5、重复步骤S3至S4,直至所有方环均被处理为止。通过天际线的裁剪算法可将当前天际线快速更新至前序天际线,使方法的结果完全精确且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可用于对精度和时间要求均很高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