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测试装置及方法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9913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080884.9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伸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拉伸测试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拉伸测试装置的结构复杂、工作稳定性差、测试精度低的问题。该测试装置,包括加载盘、轴头和用于将试件固定于加载盘上端的夹持组件;加载盘包括第一加载片和第二加载片,第一加载片和第二加载片通过连接杆轴设置于轴头的两侧;轴头的两侧面均设有卡制部,第一加载片和第二加载片的内侧面均设有限制部;加载盘绕连接杆轴转动一定角度后,卡制部与限制部配合使加载盘固定在指定位置。本发明的拉伸测试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好且测试精度高,简化了试验操作,显著降低了试验经费和材料成本。

    一种涂层织物膜材顶破试验的夹具及顶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062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185783.X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层织物膜材顶破试验的夹具及顶破实验装置,属于膜结构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膜材试件在夹具中打滑、顶破装置成本较高且多不适用于涂层织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涂层织物膜材顶破试验的夹具,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及夹具支架;其中,第二固定件设置于夹具支架上并与夹具支架可移动连接,第一固定件设于第二固定件上方,膜材试件设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中间,第三固定件设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侧面;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设有凹凸槽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涂层织物膜材顶破试验的夹具及顶破装置可用于测试涂层织物的力学性能,为涂层织物膜结构的顶破破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用于涂层织物膜材黏弹性本构行为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9021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484652.0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涂层织物膜材黏弹性本构行为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建筑膜结构中的用于涂层织物膜材黏弹性本构行为的预测。针对涂层织物类膜材,采用单轴循环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拉伸试验,将膜材按某一恒定速率拉伸至最大应力,再以相同的速率卸载至0,如此循环直至达到稳定,得到膜材在单轴循环拉伸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此时涂层织物类膜材沿拉伸方向的应力、应变满足表达式,通过表达式进行应力应变关系预测,即可准确反映涂层织物膜材黏弹性本构行为。本发明合理选取了影响涂层织物膜材料黏弹性特性的重要参数,准确地反映膜材料的真实力学性能,有效弥补了目前大部分黏弹性本构关系模型存在的问题,为建筑膜结构的分析和计算提供参考。

    一种异形薄壁建筑结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66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82021.5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形薄壁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属于机械结构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分析异形薄壁建筑在静、动力荷载下动力响应,进而无法对薄弱部位进行稳固性提升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异形薄壁建筑结构的蒙皮进行扫描,获得蒙皮点云数据;对蒙皮点云数据进行逆做处理,获得对应的NURBS曲面模型;对NURBS曲面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如果有限元分析结果不收敛,对其畸变较大区域进行平滑过渡修正,获得优化后的NURBS曲面模型;建立异形薄壁建筑结构的内部框架模型;将获得的优化后的NURBS曲面模型和内部框架模型连接,对连接后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连接后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异形薄壁建筑结构薄弱部位,对薄弱部位进行结构加固。

    一种添加预应力的涂层织物膜材顶破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06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85801.4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预应力的涂层织物膜材顶破试验装置,属于膜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膜材试件在夹具中打滑、顶破装置成本较高且多不适用于涂层织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添加预应力的涂层织物膜材顶破试验装置,包括夹具、添加预应力单元、计算机系统、支架、控制系统、丝杠、传感器、调速系统、横梁、冲头及数据采集器;支架包括立柱和基座,基座设于地上,夹具设于基座上,立柱上设有横梁和伺服电机,立柱侧方设有丝杠和调速系统,横梁上方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控制系统相连;冲头固定于横梁上并与控制器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顶破试验装置用于膜工程应用中涂层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为膜结构的顶破破坏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用于描述涂层织物膜材各向异性蠕变行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8798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84634.2

    申请日:2017-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G01N2203/02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描述涂层织物膜材各向异性蠕变行为的方法,适用于描述涂层织物类膜材的各向异性蠕变行为。针对涂层织物类膜材的试样进行恒定速率的单轴拉伸,试样受到拉力的作用会产生变形,拉伸至一定应力之后保持应力不变,膜材将会发生蠕变,蠕变过程中涂层织物类膜材的应变和时间关系满足表达式,通过该满足的表达式即可准确反映涂层织物膜材的各向异性蠕变行为。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涂层织物膜材料的各向异性蠕变行为,合理选择了涂层织物膜材蠕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地反映涂层织物膜材的真实蠕变情况,有效弥补了对现行涂层织物膜材蠕变变化规律探究不足的问题,为涂层织物膜材的计算和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一种用于涂层织物膜材破坏强度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4274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96800.8

    申请日:2013-07-15

    Abstract: 一种用于涂层织物膜材破坏强度的判定方法,适用于建筑膜结构中的用于涂层织物膜材破坏强度的判定。针对涂层织物类膜材,采用偏轴拉伸试验方法进行拉伸试验,使材料会受到拉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当试验拉力逐渐加大,使涂层织物类膜材发生破坏,此时涂层织物类膜材的经向、纬向两个主轴方向的正应力、剪应力满足表达式,通过判断各应力分量是否满足该表达式即可判断材料是否达到破坏状态。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涂层织物膜材料在复杂受力状态下的破坏强度,合理选取了影响涂层织物膜材料破坏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既能反映出经、纬向正应力的相互作用,又能反映出拉力与剪力的耦合作用,有效弥补了目前大部分强度模型存在的问题。

    一种轻量级混凝土叠合板裂缝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0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20538.4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级混凝土叠合板裂缝检测方法,属于裂缝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裂缝检测技术检测效率低、在狭窄空间、光线不足或背景复杂的环境下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混凝土叠合板的表面图像;将图像通过训练好的裂缝检测模型进行裂缝检测,得到裂缝检测结果;裂缝检测模型包括裂缝特征提取模块、裂缝特征融合模块和裂缝检测模块;裂缝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图像的不同尺度特征;裂缝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将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融合获得融合增强特征图、多尺度融合特征图和上下文引导融合特征图;裂缝检测模块,基于裂缝特征融合模块输出特征图得到裂缝检测框和裂缝分割掩码;基于裂缝分割掩码,得到裂缝的宽度和长度。

    一种页岩纳米通道内页岩气输运行为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6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22733.9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记载了一种页岩纳米通道内页岩气输运行为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页岩的纳米通道模型,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上岩石壁面和下岩石壁面,壁面可设置为粗糙面;向纳米通道模型内冲入气体,维持稳定的气压值;设置纳米通道模型中的原子间参数,赋予气体分子气压梯度力,建立纳米通道模型内气体输运过程,获取气体输运过程中所述气体分子的位置信息和热力学信息;纳米通道模型内气体输运过程中,对气体分子的运动轨迹图像化处理,建立气体分子的速度‑密度分布图;弛豫处理气体分子,使其在纳米通道模型内达到平衡状态,获取气体在纳米通道模型中的粘度;得出纳米通道模型中气体的输运速度分布,完成气体在纳米通道模型内的输运行为预测。

    一种水凝胶黏附层的搭接结构强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28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76005.0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凝胶黏附层的搭接结构强度预测方法,通过计算水凝胶黏附层的参数、搭接结构建模、使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并分析的步骤进行搭接结构强度预测,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搭接结构,建立所需的模型,结合水凝胶力学性能测试数据,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强度预测相关参数,继而在有限元软件中实现强度预测,获得黏附层破坏过程,有效地解决含水凝胶黏附层的搭接结构强度预测的各种问题,不限制于受力情况和搭接结构,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