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M通过具有强岩爆风险绕行洞段的围岩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442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41258.1

    申请日:2016-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6 E21D9/10 E21D9/00 E21F17/00 F4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BM通过具有强岩爆风险绕行洞段的围岩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TBM通过该区域时,两洞之间的围岩无法形成高应力区域,消除岩爆风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围岩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预处理区域,TBM掘进方向上拟施工隧洞与相邻现有隧洞之间的净间距小于2倍TBM拟施工隧洞洞径的区域为预处理区域;2、控制性爆破;2.1、通过现有隧洞往预处理区域内、现有隧洞与拟施工隧洞之间的岩柱区域布置若干排爆破孔Ⅰ;2.2、通过现有隧洞往拟施工隧洞拱顶和拟施工隧洞远离现有隧洞侧的拱肩部位布置若干排爆破孔Ⅱ;2.3、先起爆爆破孔Ⅰ,后起爆爆破孔Ⅱ;3、注入高压水,选取部分爆破孔Ⅰ进行循环注水加压;4、TBM正常掘进。

    一种可视化测定地下工程应力迁变全过程的大型模型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4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434981.4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视化测定地下工程应力迁变全过程的大型模型实验方法。适用于岩土工程领域。技术方案包括获取地下工程相应位置的原岩试样,并测取原岩试样的力学特性;基于原岩试样的力学特性,配置能再现原岩试样力学特性的相似材料,并利用相似材料,浇筑模型试样;基于地下工程现场原位测试的初始地应力场,向模型试样施加三向荷载,并进行模型试样开挖;开挖过程中获取模型试样内部应力和应变信息,模型试样全局应变和应力信息,模型试样破裂和能量特征,以及模型试样开挖区域的破裂信息;基于开挖过程中模型试样内部应力和应变信息、全局应变和应力信息、破裂和能量特征、开挖区域的破裂信息,监测模型试样内受开挖影响区的应力迁移全过程。

    一种高速水流隧洞的补气系统及其通气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59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811265519.7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水流隧洞的补气系统及通气量控制方法。补气系统包括水体掺气减蚀补气设施及对于被高速水流拖曳带走空气的补气设施,水体掺气减蚀补气设施与对于被高速水流拖曳带走空气的补气设施互相隔离,分别通过各自专门的补气洞或补气井与外界大气连通;被高速水流拖曳带走空气的补气设施的洞顶补气通道的断面面积Ac=(18%~33%)·Qw/Vc,若洞顶补气通道的风速Vc大于阈值,易导致闸门和结构振动及有害啸叫,则调整洞顶补气通道的断面面积Ac使之风速小于阈值。本发明能保证高速水流隧洞的水体掺气减蚀效果和有效防止闸门和结构振动及有害啸叫。

    热固耦合条件下岩石裂纹扩展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48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10487208.9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固耦合条件下岩石裂纹扩展测试装置,括加载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渗压系统;加载系统从岩石试样的两端加载压力,加热系统从岩石试样的侧面加温,渗压系统从岩石试样的一端压气另一端收集,监测系统则通过温度监测装置、位移监测装置、声发射监测装置收集数据,能够同时考虑应力场、温度场的影响,并且能够同时监测应力、变形、温度和裂纹过程,其中裂纹演化过程采用了声发射和气体渗透性变化两种监测手段,准确度更高。本发明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突出优点。

    一种软弱错动带人工制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75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1124983.9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弱错动带人工制样装置及方法,所述软弱错动带人工制样装置包括压力装置和充填室,所述充填室内设有上盘节理岩体和下盘节理岩体以及充填在充填室的内部空间的充填材料,所述压力装置与充填室之间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从压力装置的一端到充填室的一端之间依次设有通气阀和压力表。本发明解决了现场由于开挖扰动难以获取初始岩样的难题,并且能够对不同厚度、不同强度、不同粗糙度的软弱夹层进行人工制作,实现了不同充填材料错动带的试验可重复操作性,节省了现场取样和制样费用,实现了对不同充填物质的自主模拟,最大程度真实反映了现场原位层间错动带的物质组成和力学性质,为工程安全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一种巨型高边坡快速开挖及支护的布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299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587681.1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型高边坡快速开挖及支护的布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边坡,和与外界相连通的地面交通道路,及位于坡脚处的建筑物;还包括:平台,由上至下分梯段布置于所述边坡上,并与靠近所述边坡的地面交通道路衔接设置;马道,设置于与所述建筑物顶部高程对应位置的边坡上;第一地下交通洞,开设于所述边坡的内部,并与远离所述地面交通道路的平台连接形成回路;第二地下交通洞,开设于所述边坡的内部,并与所述马道连接形成回路。本发明的布置结构设计合理,在平台与马道无法直接与地面交通道路衔接的位置,布置双交通洞出口连接,方便出渣及支护材料的运输,并形成交通回路,实现巨型高边坡的快速施工,同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