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7471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48813.3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江苏天圣达集团无锡新合纤有限公司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皮芯型聚乳酸烟用丝束和滤棒及其制备方法,丝束中的单根纤维是由内芯和外皮构成的皮芯型结构,皮层和芯层主体树脂均为聚乳酸,皮层树脂和芯层树脂的重量比为20∶80~40∶60,丝束皮层和芯层结晶度分别为3-25%和25-60%,皮层和芯层熔点分别为120-150oC和150-175oC。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结合了芯层和皮层两者的优势,芯层提供了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皮层提供了良好的可粘接性。可方便地使用常见增塑剂(如三醋酸甘油酯)进行滤棒成型加工。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皮芯型聚乳酸丝束其芯层、皮层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为环境友好型烟用丝束。
-
公开(公告)号:CN10260823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070391.5
申请日:2012-03-17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卷烟滤嘴中四种主要芳香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5%HCl溶液超声萃取滤嘴中的芳香胺类化合物,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纯化处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LC-MS/MS)实现卷烟滤嘴中四种芳香胺的测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与原有的GC-MS法相比,本发明中所采用LC-MS/MS法,灵敏度更高,精密度好,加标回收率高,可大大简化样品前处理步骤,样品前处理耗时小于2小时;而GC-MS法样品前处理繁琐费时,一次样品处理周期约需3天。因此,本发明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分析效率,非常适合复杂基质中超低含量目标物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202914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42253.3
申请日:2010-11-14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保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滤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保水物质和碱性成分同时引入到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中,得到一种选择性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HCN的保水材料。该材料中的保水物质使其保持一定含量的水分,同时碱性成分可与卷烟烟气中亲水性的HCN之间发生酸碱反应,进而增强材料对卷烟主流烟气中HCN的选择性减害性能。将该材料以10-40mg/支添加于卷烟滤棒,能够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30%以上,而焦油释放量基本不变或略有降低,同时对卷烟吸食品质无不良影响,从而达到选择性降害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619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89227.9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C12Q1/02
Abstract: 一种卷烟烟气体外细胞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实验试剂,2)细胞接种培养,3)卷烟烟气染毒,4)WST-1染色,5)结果与分析。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减少了多次洗涤细胞的试验步骤,操作更为简便;WST-1染色时无需进行更换培养液的步骤,可直接加入稀释培养液进行反应;WST-1产生的甲臜是水溶性的,省去了后续的溶解步骤,WST-1染色后2h内即可完成吸光值检测,相对于以往的测试方法缩短了测试周期,更加快速。本测定方法还具有操作更快速简便、灵敏性更高、结果更稳定的优点,同时此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细胞系的烟气细胞毒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2599653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6596.2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超高比表面积吸附材料在卷烟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超高比表面积吸附材料(HCA)是通过悬浮聚合得到的二乙烯基苯吸附树脂进行后交联反应制备而成,这种材料能够有效吸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苯酚。该材料原料组成为二乙烯基苯、苯乙烯,致孔剂、引发剂、水、无机盐及分散剂。将该材料以10-30mg/支添加于卷烟滤棒,能够选择性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25%以上,而焦油释放量基本不变或略有降低,同时对卷烟的吸食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从而达到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008125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42254.8
申请日:2010-11-14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A24D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络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载体如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和大孔吸附树脂等与不同的金属离子络合后得到络合材料,将其以二元复合滤棒的形式应用于卷烟,添加量为10-40mg/支,可选择性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HCN达25%以上,同时对卷烟的感官品质无负面影响。该材料中的多孔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保证了烟气通过材料时与材料功能基团的有效接触,同时表面的金属离子可与HCN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实现对卷烟烟气中HCN的选择性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89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555798.0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C08F292/00 , C08F220/36 , C08F222/14 , C08F220/20 , C08F2/38 , H01F1/42 , B01J20/26 , C02F1/28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包括磁性粒子内核和包覆在磁性粒子内核表面的杂环胺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外壳,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外壳表面化学键合有亲水性聚合链段,所述亲水性聚合链段中的亲水性基团为羧基和/或羟基。本发明的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复合材料,以磁性粒子为内核,内核上包覆有杂环胺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外壳,该外壳中的印迹位点为杂环胺的吸附提供了高选择性和高吸附容量,由于外壳表面接枝有亲水性聚合链段,可有效抵抗水性复杂介质中干扰物质的干扰,提高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在水性介质下的吸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76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52831.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IPC: G16C20/70 , G01N21/35 ,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1/01 , G16C20/20 , G06F18/27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光谱的变量选择方法、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本发明通过对极端权重进行惩罚,避免某个变量出现过高权重,使得有价值的低权重变量组合受到影响而被剔除出去,兼顾了变量组合效应,显著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变量选择方法对某些变量赋予过高权重,忽略了光谱数据中连续变量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导致模型预测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865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22253.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凝胶‑多孔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碳球、聚丙烯酸钠气凝胶和聚乙烯醇气凝胶,其中,相邻的多孔碳球之间通过所述聚丙烯酸钠气凝胶和聚乙烯醇气凝胶连接,并形成有孔隙,所述多孔碳球主要由急性子碳球、菟丝子碳球、炒芥子碳球和葶苈子碳球组成,所述聚丙烯酸钠气凝胶主要以对苯二元羧酸盐和聚丙烯酸钠为原料制得,所述聚乙烯醇气凝胶主要以金属盐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得。上述所述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00‑500 m2/g、孔容0.08‑0.185 cm3/g、平均孔径为7‑10.5 nm,对烟碱和3‑乙烯基吡啶等环境烟气成分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性能,可以作为烟碱和和3‑乙烯基吡啶的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588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1148.0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16C20/70 , G06F18/2132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化学成分和混合核函数的烤烟等级判别方法和装置,获取烟叶中的70种常量和半微量化学成分数据,以这些化学成分为基础,基于混合核函数Fisher判别或支持向量机,构建基于化学成分的烟叶等级判别模型,以识别烟叶等级,本方法考虑了非线性因素,并采用包含线性核、类多项式核、类高斯核组合的混合核函数,综合不同核函数特点,使对烟叶等级判别的准确性更高,且采用常量、半微量化学成分,不同等级的烟叶物质基础清晰,真正实现了烟叶等级的快速、客观、稳健和精准表征;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预测数值进行赋值对烤烟等级进行细分和数字化赋值,为后续卷烟叶组配方、打叶复烤模块配方的数字化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