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8853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710062972.3
申请日:2007-01-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23K1/18 , A01M99/00
Abstract: 一种松褐天牛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及其幼虫人工饲料,其方法:将待饲养的松褐天牛蛹放在室温下羽化成虫;再将羽化后的成虫分组放入备有松树枝的容器中进行交配产卵;产卵后的卵常规消毒;将孵出的幼虫接入装有松褐天牛幼虫人工饲料的松褐天牛幼虫饲养容器内,放入健康养虫间内饲养;在整个幼虫饲养过程中调配饲料多次,饲养直至幼虫化蛹。其幼虫人工饲料所含组分:麦麸;豆蛋白;韦氏盐;蔗糖;纤维素;37%甲醛;尼泊金;抗坏血酸;维生素B12;琼脂;酵母;氯化胆碱;水。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903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30977.6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苏云金杆菌病毒水分分散粒剂,由定量的苏云金杆菌病毒液与定量的非活性物质合成;其中,BT苏云金杆菌病毒液中病毒含量为1000IU/g-20000IU/g;非活性物质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润湿剂,0.5%-15%;分散剂,0.5%-15%;助崩解剂,0.1%-0.5%;载体,余量;另还可加有粘接剂,其加入量为占非活性物质总量的0.1%-0.5%;所述的粘接剂由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和黄原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比量计算并备出苏云金杆菌病毒液及各非活性物质,将苏云金杆菌病毒液用所述的载体吸附并干燥,混合后再粉碎,加水造粒,最终得到成品。其可利于苏云金杆菌病毒的随时应用,分散后悬浮,使用时没有粉尘的污染,对人体危害小;流动性好,不结块,不黏壁,贮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817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118629.0
申请日:2008-08-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12N5/06
Abstract: 一种用昆虫卵建立细胞系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产下90~100小时的昆虫受精卵片用次氯酸钠溶液或甲醛溶液浸泡后再消毒;2)处理后的卵粒倒入昆虫细胞培养液中,逐一挤压卵粒释放出胚胎;3)将胚胎剪碎成组织块放入培养箱中培养;4)加入细胞培养液继续培养;5)定时更换培养液,直至增殖的细胞充满整培养瓶;6)吸出半量的细胞培养液,其中含有新增殖出的单个细胞,放入新培养瓶中并加入等量的新细胞培养液,继续放回培养箱中培养;7)周期重复步骤5)及6),细胞开始传代,细胞系建立成功;整过程在无菌下进行。所述的昆虫卵可以是鳞翅目昆虫卵;本发明方法由传统耗时1.5-2年缩减到1-3个月,优势非常明显,且重复性很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735312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226064.8
申请日:2008-11-05
Applicant: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 ,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63 , C12N15/82 , C12N5/10 , C12N1/15 , C12N1/19 , C12N1/21 , C12N15/11 , A01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旱相关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转录因子是如下a)或b)的蛋白: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在序列表中序列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与抗旱相关的由a)衍生的转录因子。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是如下1)或2)或3)的基因: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片段杂交且编码与抗旱相关的转录因子的DNA分子;3)与1)或2)的基因具有90%以上的同源性,且编码与抗旱相关的转录因子的DNA分子。用所述基因培育的拟南芥抗旱性明显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321176C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410029730.0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12N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立昆虫细胞系的方法,包括:将昆虫浸没在乙醇溶液中,用无菌蒸馏水清洗昆虫,吸干虫体表面;解剖昆虫,取出需要建立细胞系的完整昆虫组织或器官;分别用生理盐水和细胞培养液清洗昆虫组织或器官,放入无光照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加入细胞培养液培养;并不断吸出和换入半量的细胞培养液,直至扩展并增殖的细胞充满培养瓶;把含有新增殖出的单个细胞,连同全部的细胞培养液吸出放入新培养瓶中,加入新的细胞培养液,而原含有组织块的培养瓶中再加入同吸出量同样多的新的细胞培养液,两个培养瓶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系建立初步成功。该方法将能在短期内快速、可重复地建立多种昆虫的细胞系,所需的昆虫细胞培养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1165465Y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720190790.X
申请日:2007-12-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伴热式膏状物料定量分装机,包括带有进、出料口的分装罐体及一组分装头;所述分装罐体的出料口通过管路经旋转换向阀的入、出口端通至分装头;该旋转换向阀的方向转换受控于一凸轮换向装置;一柱塞缸与旋转换向阀第三端口联通,该柱塞缸内的柱塞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至少在分装罐体、出料流经的旋转换向阀和柱塞缸处设有电伴热系统。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机械方法对容易堵塞或冷凝性质的物料进行分装,不仅适用于膏状物料,还可以适用于液体或含有3mm以下颗粒的流体。
-
公开(公告)号:CN203754699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20788050.1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伊氏杀线真菌固体发酵装置,包括一盘体,所述盘体的底盘上打有若干孔,用铜钉将至少一层可将所有孔罩住的金属网固定在底盘上;还配设有可铺在盘底上以覆盖住铝制网的保鲜膜和可包封住盘口的保鲜膜。其具有良好的透氧性和透湿度,利于发酵,且整个装置可彻底灭菌,以杜绝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994241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510127628.9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 北京中林恩多威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白蛾的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及其幼虫人工饲料,其方法步骤如下:1)将美国白蛾的卵常规消毒;2)待孵出幼虫后接入装有美国白蛾幼虫人工饲料的美国白蛾幼虫饲养容器内,放入健康养虫间内饲养;3)美国白蛾幼虫化蛹后放入容器中,室温下羽化成虫并解除滞育;4)将上述羽化后的成虫雌雄搭配成对,放入成虫产卵间进行交配产卵。其中室温下羽化成虫并解除滞育的室温为25度,健康养虫间应洁净度为千级,保持室温为22~25度。该美国白蛾的幼虫人工饲料所含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胚芽5-12;蔗糖2-5;蛋白3-7;韦氏盐0.3-1;山梨酸0.4-1.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1-0.5;抗坏血酸0.02-0.19;维生素B 0.03-0.15;琼脂1.1-1.8;胆固醇0.05-0.16;水75-85。
-
公开(公告)号:CN195466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10116783.0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 北京中林恩多威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尺蠖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1)在茶尺蠖幼虫化蛹2天时将其装入沙土中,室温下羽化成虫;(2)将上述羽化后的成虫雌雄搭配成对,放入备有营养液的容器中进行交配产卵;(3)将上述交配产卵后的卵常规消毒;(4)将孵出的幼虫接入装有茶尺蠖幼虫人工饲料的茶尺蠖幼虫饲养容器内,放入健康养虫间内饲养;(5)在整个幼虫饲养过程中调配饲料1~5次,饲养直至幼虫化蛹。一种用于茶尺蠖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的幼虫人工饲料,其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麦胚10.5-12.2;干酪素2-4;韦氏盐0.3-1.5;山梨酸0.2-0.4;尼泊金0.1-0.36;维生素C0.48-0.88;维生素B 0.17-0.78;琼脂1.2-1.8;肌醇0.05-0.08;水78-8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