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3770.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基于离散元的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分带判别方法,用于对急倾斜煤层开采时,对上覆不同程度的受扰动岩体进行分带,并准确圈定出各带的范围。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S1:确定离散元软件建立模型的范围;S2:确定受扰动岩体的区域范围;S3:划分水平层扰动区、倾斜层扰动区;S4:根据变异系数确定水平层扰动区中的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S5:根据变异系数确定倾斜层扰动区中的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S6:合并,得到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的区域范围。本发明对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进行分带判别,能够更好地解决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受扰动岩体两带发育高度及分布范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90940.9
申请日:2019-05-11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降监测装置,具体是一种采空区深部地层沉降监测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沉降监测装置不适于对采空区深部地层进行沉降监测的问题。一种采空区深部地层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开设于岩土体上的钻孔、外层套管、细沙基础层、下承托盘、内层套管、刚杆、上承托盘、水泥填充层、细沙填充层、水泥砂浆填充层、安装台、垫板、磁性表座、百分表;其中,外层套管穿设于钻孔内,且外层套管的轴线与钻孔的轴线重合;外层套管的外侧面与钻孔的孔壁接触;外层套管的下端面与钻孔的孔底接触;外层套管的上端面与钻孔的孔口齐平。本发明适用于采空区深部地层的沉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81479.X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溶蚀过程可视化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其中,包括步骤:碳酸盐岩样品表面磨平,设置测试区域;对测试区域进行三维成像,获取测试区域表面的微观形貌;对样品进行淋雨溶蚀实验;再次对测试区域进行三维成像,对样品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其淋雨溶蚀后起伏度的变化及溶蚀速率。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各种PH值溶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本发明不仅能通过微观形貌的变化来可视化、定性评价碳酸盐岩的溶蚀过程,还可以通过起伏度的变化来定量评价碳酸盐岩的溶蚀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09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32509.9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辨识方法,所述辨识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优势渗流通道渗流方式,建库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水幕系统层和主洞室层节理裂隙统计分析,水幕有效性试验三维随机裂隙模型的建立,大流量水幕孔、渗透汇聚性孔、高渗透性水幕孔的判别标准的建立,高渗透性孔的识别;主洞室裂隙通道的确定;以及根据高渗透性孔和主洞室裂隙通道推测确定建库区的优势渗流通道位置。采用本发明所述辨识方法,能够在洞室开挖前预测洞室标高处优势渗流通道的位置,据此可以对优势渗流区域进行预注浆等处理,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期与运营期涌水量,减小施工期与运营期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72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131741.8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包括地质环境勘查,清坡处理,矿坑回填,加筋土坡填筑,挡墙设置,雨水排泄,坡顶防水,植被恢复,蓄水留存,变形监测等步骤,有效地结合具体的环境状况以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对采矿形成的矿山地形进行人工整治,达到恢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良好效果;利用废弃矿渣及当地黄土填筑的人工土坡贴护陡壁,既消除了深坑陡壁地貌存在的崩塌、滑落等地质灾害隐患,解决了采矿废弃物占用土地的问题,又便于植被覆盖,地貌恢复,使得复绿的山体与周边自然山貌融为了一体,四季同步,植物自然生长,恢复了自然山貌,为国家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做出了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93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64582.0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油岩与水岩的化学反应及物理变化的方法分为三种尺度的试验,分别为通过岩粉、岩块和岩体三个尺度从细观到宏观的试验。还公开一种基于本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氩气瓶,一个压力表,两个高压缸筒,氩气瓶通过管道同时与两个高压缸筒接通,压力表与氩气瓶为不可拆卸连接,高压缸筒里用水、原油分别浸泡石膏岩样。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可用于揭示水、油与硬石膏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规律,用于评价硬石膏矿储油的适宜性;通过测试反应前后硬石膏的质量变化,分析其水、油溶蚀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721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31741.8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包括地质环境勘查,清坡处理,矿坑回填,加筋土坡填筑,挡墙设置,雨水排泄,坡顶防水,植被恢复,蓄水留存,变形监测等步骤,有效地结合具体的环境状况以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对采矿形成的矿山地形进行人工整治,达到恢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良好效果;利用废弃矿渣及当地黄土填筑的人工土坡贴护陡壁,既消除了深坑陡壁地貌存在的崩塌、滑落等地质灾害隐患,解决了采矿废弃物占用土地的问题,又便于植被覆盖,地貌恢复,使得复绿的山体与周边自然山貌融为了一体,四季同步,植物自然生长,恢复了自然山貌,为国家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做出了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8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6827.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3/08 , G01N3/22 , G01N3/06 , G01N15/08 , G01N23/046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轴力学‑渗流‑CT储层特性表征方法及系统,涉及储层表征领域,表征方法包括,进行真三轴力学试验并得到第一应力初始数据和第一应变初始数据;在真三轴力学试验基础上进行渗流实验通过实验获得的流速初始数据、压力差初始数据和第二应变初始数据;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样品岩石进行内部架构表征得到初始表征数据;建立岩体综合模型并验证岩体综合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本表征方法实现了对储层各项参数的精确计算,弥补了单个塑性模型的不足,可以快速直观多方位的展示表征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52447.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压监测的深部煤层气开采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固定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上方固定装配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游梁,所述游梁中部转动装配在装置底座上,其右侧固定装配有驴头,所述驴头上固定装配有抽绳,所述抽绳上固定装配有悬绳器,所述悬绳器下端设置有出水出气组件,所述出水出气组件固定放置在装置底座右侧的水平面上,其正下方固定设置有采煤井。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50376.6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王鑫平 , 顾洋 , 杨树民 , 韩震 , 郭建波 , 郭世荣 , 吕程林 , 吴东升 , 戚腾舞 , 周长更 , 冯战兵 , 黄胜宝 , 刘博 , 王大鹏 , 张帅帅 , 李璨 , 刘健辉 , 石海龙 , 徐嘉艺 , 安亚超 , 李袁龙 , 窦鸿杰 , 张彬 , 刘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矩形顶管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矩形顶管施工沉降控制方法,包括:分析判断矩形顶管施工的地质情况,根据分析判断结果设置矩形顶管施工参数;在矩形顶管施工线路上布设监测位置,通过监测位置监测判断矩形顶管施工时施工线路是否发生沉降;针对发生沉降的区域,通过矩形顶管上布设的注浆孔向着沉降区域注浆,实现注浆补偿抬升。本发明能够保证在浅埋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精确监测施工线路的各区域各点位的沉降情况,然后根据沉降区域迅速做出注浆抬升补偿,保证及时修复因为矩形顶管施工造成的地质结构变化,有效避免因沉降造成的相关损害,避免更严重的地质灾害,保证矩形顶管施工的顺利和安全进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