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0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86012.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能量自平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泄能功率模块散热结构,包括:异型泄能电阻、第一翅片散热器、第二翅片散热器、对流散热器和均温热管;第一翅片散热器分别设置于异型泄能电阻沿Z轴方向上的两侧;异型泄能电阻与两个第一翅片散热器抵接;第二翅片散热器分别设置于异型泄能电阻沿X轴方向上的两侧;异型泄能电阻上设置有凹槽;均温热管卡入凹槽内,且均温热管连接异型泄能电阻两侧的第二翅片散热器;对流散热器设置于异型泄能电阻沿Y轴方向的侧部。本方案提供的散热结构能够在异型泄能电阻启动泄能的过程中,持续为异型泄能电阻进行散热,以减少其对周边部件的热辐射和热传导,降低其对柔直换流阀运行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2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84812.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电容器、柔性直流功率模块以及过电压保护方法,包括电容器本体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电容器本体和过电压保护装置连接;过电压保护装置用于在电容器本体的电压值超过第一阈值时投入,并对电容器本体进行能量消耗,直至电容器本体的电压值低于第二阈值时切除;第一阈值大于电容器本体的电压标准值,第二阈值小于电容器本体的电压标准值。本发明通过在电容器中集成过电压保护装置,能够在特高压柔性直流因系统故障导致送、受端换流站之间产生巨大功率差时迅速响应,消耗多余功率,从而避免了因功率差引起的系统直流电压迅速上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4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31909.2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换流器谐波抑制方法和装置,通过分析交流侧特定次电流谐波分量与电压源型换流器交直流侧谐波的相互作用机理,定义了交流侧电流谐波与交流侧电压谐波、直流侧直流电压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主作用关系,建立交流侧系统电压存在畸变时的控制策略,令交流侧系统电压谐波分量产生的交流侧电流谐波分量与直流侧电压直流分量作用产生的交流侧电流谐波分量互相抵消,从而实现了特定次交流侧电流谐波分量的抑制。解决了现有的电压源型换流器谐波抑制方法无法计及换流器交直流侧不同频次的谐波分量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分析特定阶次谐波的变化对其他分量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2869.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23/488 , H01L23/498 , H01L23/31 , H01L21/50 , H01L21/60 , H01L2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充放电桩的SiC功率模块芯片互连结构、SiC功率模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该互连结构包括SiC功率芯片、互连层和覆铜陶瓷基板;互连层的材料为纳米银焊膏;SiC功率芯片以设定烧结温度,通过纳米银焊膏与覆铜陶瓷基板烧结互连;设定烧结温度为220°C。该互连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充放电桩SiC功率模块烧结互连过程中的应力和翘曲变形,可提高该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及使用寿命。应用上述互连结构的SiC功率模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上述制备方法利用纳米银焊膏的小尺寸效应以及优异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可靠性的充放电桩SiC功率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8149.9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31 , G06F30/34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多速率实时仿真装置及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建模方法,该装置包括大步长仿真系统、小步长仿真系统、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两个仿真系统可以通过两个接口进行联合运行。其中,输入接口可以对大步长仿真系统的输入数据进行整合,并将整合后的数据传输至小步长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而输出接口可以对小步长仿真系统的输出数据进行提取,并将提取到的数据传输至大步长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因此,装置可以通过2条不同仿真步长的数据交互链路来提高系统开发和测试效率。此外,本申请在两个接口进行不同的接口建模方法设计,可以实现在同一开发环境中检测装置中逻辑设计的正确性,以提前排除装置在开发过程中的设计错误,缩短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36104.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包含两个半桥电路,可仅通过改变模块端子件在外部电路的连接方式,实现多种功能,当第一半桥正电极层与第二半桥正电极层接入不同电路,同时第一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之间第二半桥交流侧电极层通过外部电感连接时,可实现四开关BUCK‑BOOST电路功能;当第一半桥正电极层与第二半桥正电极层接入相同信号,同时第一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之间第二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也连接至同一外部电路时,可实现两芯片并联的半桥电路功能,使得功率模块的功能更加丰富,应用场景更加广泛,解决了传统的功率模块只能实现单一电路功能,在电路功能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难以适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12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0601781.X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单元电压上限控制模块、单元电压下限控制模块、频率控制模块、有功电流指令切换模块、有功电流控制模块、电网同步模块、交流电压控制模块、无功电流控制模块、有功电流虚拟阻抗模块、无功电流虚拟阻抗模块和坐标变换模块。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有功电流误差调节换流器输出电压相位,在电流控制回路中加入阻尼阻抗环节,交直流侧暂态故障期间可切换定功率单元电容平均电压控制,在换流器离网和并网工况下均能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0571.X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散热器的设计方法,属于翅片式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翅片散热器的待设计参数;获取翅片散热器设计的约束条件;将待设计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翅片散热器的总热阻和重量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在约束条件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满足设定条件的最优个体,总热阻和重量均基于待设计参数进行确定;基于最优个体确定待设计参数的值。本发明提出的设计方法以降低热阻与减轻重量为优化目标,在增强散热系统散热性能的同时兼顾了小型化与轻量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72971.5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功率模块的静态测试装置,包括PCB板,PCB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接设备连接的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还设置有与功率模块连接的功率连接孔、信号连接孔和热敏电阻连接孔,功率端子包括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和输出电极端子,信号端子包括上管驱动信号端子、上管源极端子、下管驱动信号端子和下管源极端子,功率连接孔包括正极连接孔、负极连接孔和输出电极连接孔,信号连接孔包括上管驱动信号连接孔、上管源极连接孔、下管驱动信号连接孔和下管源极连接孔。解决了功率模块与外接设备连接不便,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40726.1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H7/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换流阀中电容器压力监测及保护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通过实时获取电容器中压力开关元件的动作信号数据,只有在压力开关元件执行动作情况下,控制功率模块的旁路开关闭合,从而将故障电容器所在的功率模块从回路中切除,起到对柔直换流阀的保护作用;在功率模块的旁路开关闭合后,若电容器的内部压力持续上升至所述压力释放元件的释放阈值后,电容器的压力释放元件工作将释放出电容器内部的压力,防止电容器发生更加恶劣的故障,通过同时加装压力开关元件和压力释放元件的保护措施彻底解决了现有柔性直流换流阀中的电容器因压力过大带来的安全运行问题,提高柔性直流换流阀运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