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碳管炉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2804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545948.4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Y02P10/283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碳管炉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每台卧式碳管炉(7)处设置有至少一台废气余热加热装置(8),废气余热加热装置(8)的加热端与卧式碳管炉(7)的废气端连接,设有循环水泵(2)的热回水保温管道(3)在通过用热区(4)后串联多台废气余热加热装置(8)的受热端,在第一台废气余热加热装置(8)的前面的热回水保温管道(3)上设有第一热量表(5),在最后一台废气余热加热装置(8)的后面的热回水保温管道(3)上设有第二热量表(9),热回水保温管道(3)的两端分别连接燃气热水锅炉(1)的进出水端。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生产车间由于废气燃烧所造成的热污染,同时将可燃气体CO的燃烧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一种微流体细胞药物浓度梯度生成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5431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41056.2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008 G01N25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体细胞药物浓度梯度生成器,包括四组进液孔,通过微通道相连通,以在微通道中构成不同体积比例的药物与培养基层流组合;一组具有微混合功能的微通道,保证不同体积比例的药物与培养基层流组合能够充分混合,最终形成不同浓度,与直接从进液孔引出的两个通道中的液体浓度,共同构成九个浓度梯度;一组腔室与上述微混合通道相连,用于细胞培养以及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九个腔室相互独立。本发明浓度梯度生成器在浓度梯度的生成过程中几乎不受进液速度的影响,可形成良好的线性浓度梯度,结构简单,为细胞药物的筛选、检测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一种适于阳极焙烧炉的顶部保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0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50560.1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2 F27D1/02 C25C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阳极焙烧炉的顶部保温装置,半包围式防辐射外壳的半开放式空腔填充有内部填充保温材料(2),且在内部填充保温材料(2)的开放面端构造出一个半开放的保温空腔(4),半包围式防辐射外壳上设有热电偶且热电偶的测量头处于保温空腔(4)内,在半包围式防辐射外壳的内表面安装有支脚。正常运行时本发明固定在阳极焙烧炉高温区顶部的外表面,热电偶将连续采集焙烧炉顶部的温度数据,工作人员能通过采集的数据与顶部观察孔检测炉体运行情况,且能简单、快速地将保温装置从顶部拆下,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本发明还具备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工作量小、运行成本低的优点,适于用作阳极焙烧炉高温区的外保温装置。

    一种适于回转窑高温带的外保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8310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4525.X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回转窑高温带的外保温装置,包括侧部保温壁、两端端部密封门、三角形防雨雪保温密封顶棚、固定支架、底部保温壁和支撑底座。固定支架构成一个长方体结构,两端安装有端部密封门,密封门上开有与回转窑外形相匹配的圆孔,两侧面是侧部保温壁,其中一侧部保温壁上安装有由耐高温玻璃组成的观察口,上部是三角形防雨雪保温密封顶棚,下部是底部保温壁,底部保温壁下面是支撑底座。本发明的特点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温效果好;防风、防雨、防雪、防霜功能突出;本发明固定在大窑基座上,大窑检修时可拆开,方便检修和维护;本发明还具备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工作量小、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可携带基因和药物的磁性靶向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97387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910311407.5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徐慧 张鹏华

    Abstract: 一种可携带基因和药物的磁性靶向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靶向性以及具有受控释放行为的非病毒磁性基因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载体,本发明的载体材料的特征在于它是具有磁性的束状二氧化硅介孔材料,长径比不低于3,装载能力大,对于装载的基因和药物具有保护作用,具有超顺磁性,材料不易发生团聚,同时可以在体外控制基因和药物的释放速度,表面易于修饰各种功能基团,从而材料本身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载体的制备方法。使用时候采取浸泡的方式让治疗用的短链DNA,siRNA或药物进入介孔内部或者和表面修饰的功能基团结合,然后通过外加磁场的引导到达靶向组织后,再通过交变磁场的作用使其将携带的短链DNA,siRNA或药物释放出来,从而达到磁性靶向受控治疗的目的。

    一种基于DNA模板制备金属纳米导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92437C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810031316.1

    申请日:2008-05-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NA模板制备金属纳米导线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基底置于有机硅烷醇中进行氨基化处理;2)将适量DNA通过化学键固定于基底上;3)用蠕动泵冲刷基底,将没有结合好的DNA冲走;4)加入氧化剂金属盐溶液中浸泡以吸附上金属阳离子;5)放入还原剂中浸泡获得以DNA为骨架的金属纳米导线。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以及DNA的含量,实现了纳米导线的均匀可控,使利用DNA分子作为纳米导线构筑纳米器件成为可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