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3803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79292.7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1/36
Abstract: 为了解决单周期控制加III型补偿的CUK控制电路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周期控制加III型补偿的CUK(丘克)型开关变换器的启动电路,包括镜像电流源、两个开关管、电容放电电路和输出电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作为启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III型补偿网络中的一个电阻电容网络连接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作为基准电压VREF1,能够实现单周期控制加III型补偿的CUK控制电路的正常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05118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89750.8
申请日:2012-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快速瞬态响应能力的数字开关变换器,包括Buck型开关变换器功率级主拓扑结构、A/D采样转换单元、预测控制单元、模糊PID控制单元、DPWM单元和驱动单元。A/D采样转换单元分别采样开关变换器的模拟输出电压值和模拟电感电流值,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预测控制单元根据A/D采样数字信号值结合Buck型开关变换器主拓扑结构预测下一开关周期输出电压值;模糊PID控制单元根据输出电压误差值和输出电压误差偏差值确定开关周期的占空比值,DPWM单元和驱动单元根据占空比值输出相应的PWM驱动开管变换器的功率管的开关状态来调节输出电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118033.5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43/16 , H04L41/142 , H04B17/40 , H04L25/2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异常节点检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节点,目标节点与K个中继节点通信连接,中继节点用于将源节点的源信号转发至目标节点;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于基准信号;将所述基准信号分别与K个中继信号进行比较,获得所述K个中继信号中每一中继信号对应的差异数据;对所述K个中继信号中每一中继信号对应的差异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差异参数;将所述差异参数和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获得用于指示所述K个中继节点中是否存在转发异常信号的异常中继节点的节点检测结果。由于上述方案无需构建模型训练样本以及积累较长时间的统计数据,因此能快速输出可靠性高的节点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92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072359.4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3/158
Abstract: 一种单电感多输出电源变换器次级开关管衬底的可控性连接方法,通过次级开关衬底的连接控制电路判断次级开关管的工作状态,决定各路次级开关管的衬底Bi(i=1,2,3,...,n)是连接到电感的输出端还是各条支路的输出Voi(i=1,2,3,...,n),以保证次级开关管的衬底始终连接到源、漏极中电位较低的一端。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对单电感多输出开关电源变换器次级开关管衬底可控性连接进行精确快速的控制,避免了体二极管效应对SIMO DC-DC变换器的影响,使得SIMO电路能够稳定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4254159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46765.8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跨季节蓄热技术的太阳能保温结构,包括第一保温层、相变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太阳能蓄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层、相变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依次设置于待保温的装置的外侧,所述相变保温层内设置有若干根管体,每根管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并布置有电热组丝(电加热单元);所述电热阻丝(电加热单元)与所述太阳能蓄电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维持待保温的装置内的保温温度,实现长时间的恒温或近似恒温保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3201140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035885.X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板支撑,包括:“H”型支架,由水平杆、立杆以及斜杆组成,水平杆通过焊接与立杆进行连接,形成平面的单元。根据不同的结构标高选择不同的“H”型支架进行组合,并在其他方向通过立杆的盘扣楔入水平杆,最终形成梁下的独立塔柱,钢筋混凝土梁的荷载通过“H”型支架中间的立杆向下传递,为了加强塔柱结构的稳定性,在梁下设置两道水平杆,支架的顶部可以采用可调托,支撑钢筋混凝土楼板传递的荷载,可调托既包括顶部的可调托支撑也包括底部的可调托,可调托由螺纹杆与调节螺母组成,在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螺纹杆一端套设在“H”型支架的顶部或底部,并由调节螺母固定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稳定、装拆快捷、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