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弃红砖制备的固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86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62693.1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废弃红砖制备的固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浸润改性再生红砖粗骨料138‑150份、天然粗骨料92‑100份、砂子118‑134份、再生红砖细砂24‑40份、水泥53.5‑60份、粉煤灰7.5‑10份、矿渣11.5‑15份、活性炭纤维0.75‑1.5份、水38‑42份和固碳增强剂4.6‑8.3份。本发明采用废弃红砖作为原料,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了成本;废弃红砖的多孔结构增加了接触面积,有利于吸附和嵌入更多二氧化碳分子,增强固碳效果;此外,所制备的混凝土还具备良好的抗冻性和耐化学侵蚀性能,可以有效抵御外部环境变化,增强耐久性。

    双螺旋形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冷却管

    公开(公告)号:CN110042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01918.2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螺旋形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冷却管,目的在于有效对冬季施工的大直径灌注桩进行温度控制和养护,在避免灌注桩内部温度过高温差过大导致温度裂缝的同时防止灌注桩表层混凝土发生早期冻害。本发明由呈圆柱螺旋线形式的外部螺旋管和内部螺旋管以及呈等速螺旋线形式的底部连接管组成,根据降温和养护的目的以及灌注桩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采取调整冷却水水温、改变注水方向等形式实现对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有效解决了灌注桩冬季施工面临的防冻和抗裂等矛盾,是一种适用于大直径灌注桩冬季施工的温控设施。

    弹性自斜坡式流冰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5819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710238524.8

    申请日:201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自斜坡式流冰防护装置,目的在于有效减小被防护结构的冰激振动,同时控制作用面的倾斜角度,实现冰排的弯曲破坏,达到不同水位下冰灾害的防护效果。本发明由面板、底板、横梁、上横杆、下横杆、上横杆弹簧、下横杆弹簧、连接螺母、空心螺栓、限位螺母、面板滑槽、铰接头、桁架组成,本发明以面板和横梁铰接形成可变角度的斜坡式防护结构,面板、弹簧、上/下横杆及空心螺栓共同形成能量耗散系统。实现既适应于防护水域水位的变化,又可以通过设计参数的选取达到控制面板倾斜角度的目的。本发明结合了弹性能量耗散装置和斜面式流冰防护结构的共同特点,是一种适合于大型围堰、施工作业平台、桥梁基础等结构的流冰防护装置。

    一种用于桥梁检测的防撞球形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222179860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663497.4

    申请日:2024-04-02

    Abstract: 一种用于桥梁检测的防撞球形无人机,它涉及一种防撞球形无人机。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天气、风速外在因素影响引起结构不稳定,从而发生碰撞,损坏机体或旋翼,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无人机主体、两个连接杆、平衡环、球形外框、摄像头和摄像头固定架;无人机主体设置在平衡环内,两个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无人机主体的两侧,连接杆的内端与无人机主体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外端与平衡环的内表面转动连接,平衡环设置在球形外框内,平衡环的外表面与球形外框转动连接,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固定架安装在无人机主体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检测技术领域。

    一种高效桥梁检测爬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21760459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20307515.5

    申请日:2024-02-20

    Abstract: 一种高效桥梁检测爬壁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爬壁机器人单次行走的检测范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吸附模块、移动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吸附模块安装在由爬壁机器人壳体、壳体底板和底部柔性密封裙组成的密封腔内,移动模块安装在爬壁机器人壳体内,吸附模块、移动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相机和两个延伸臂,两个延伸臂分别安装在爬壁机器人壳体的两侧,每个延伸臂的内端与爬壁机器人壳体的侧壁连接,每个延伸臂的外端底部设有一个相机。通过设置延伸臂,可伸进桥梁支座、垫石等狭小空间处进行检测,解决了以往桥梁检测存在“盲区”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检测领域。

    路基沉降多层监测结构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08701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20499006.3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路基沉降多层监测结构,涉及路基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路基、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和多个剖面沉降监测装置,路基包括多个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层,剖面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剖面沉降管、测量探头和牵引绳,各土层中设置有一个剖面沉降管,多个剖面沉降管在竖直方向上位置相对应,牵引绳用于带动测量探头在剖面沉降管中移动,测量探头与数据采集处理装置连接。工作时,通过拉动牵引绳使得测量探头由剖面沉降管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测量探头将测得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经过处理得出各个土层中每个节点处的沉降值,能够同时满足监测路基剖面沉降和分层沉降的需要,对路基施工没有影响,实用性较强。

    一种集成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的道路裂缝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811558U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20439614.9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一种集成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的道路裂缝检测装置,它涉及一种道路裂缝检测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红外成像设备和可见光摄像头体积庞大,不便于携带,且在数据处理和融合方面缺乏有效解决方案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红外摄像头、电控显示屏、可见光摄像头、手机接收部和支撑杆;红外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电控显示屏和手机接收部设置在支撑杆的下部,红外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还与手机接收部连接。本发明属于道路裂缝检测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工地的移动式便携环境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45189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20175972.3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地的移动式便携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移动平台连接组件、主控盒、百叶盒连接支柱组件以及百叶盒,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组件、主控盒、百叶盒连接支柱组件以及百叶盒自上向下依次均可拆卸设置,主控盒内设有控制主板,百叶盒内设有百叶盒主板,所述主控盒和所述百叶盒内均设有监测设备,所述移动平台连接组件连接在无人机上。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移动式环境监测装置在地面扬尘的快速追踪和监控方面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建筑工地,对工地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可用于工业区域,监测工业区域的空气质量和扬尘情况,确保生产活动的环保合规性。

    一种氧化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962558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2048617.3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装置,包括箱体、底座和支脚,支脚的顶端安装有底座,出料机构的顶端安装有除味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工作就可以带动连接杆进行旋转,连接杆旋转就可以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第二齿轮旋转就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齿轮旋转就可以带动其顶端的传动轴进行旋转,传动轴旋转就可以通过传动带带动另一侧的传动轴旋转,出料轴旋转就可以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螺纹杆旋转就可以带动刮板升降,刮板升降就可以将吸附在箱体内壁的沥青刮下,防止沥青吸附在箱体的内壁上,以此来达成沥青的制备装置便于对系统的内壁进行清洁的目的。

    一种桥梁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298656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21044417.4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加固技术领域的一种桥梁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装置,包括活动箱和连接管,活动箱上端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上端前部连接有进液管,活动箱前部上部连接有导管,活动箱下端四角处均设置有滚轮,连接管后端连接有上料板,连接管上安装有活动套,活动套上安装有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粉刷轮,粉刷轮与支架转动连接,连接管上设置有液泵,连接管前端中部连接有连接口;通过按下按钮,液泵启动,加固液通过导管压入到连接管内,再通过上料板喷洒到粉刷轮上,粉刷轮转动,将加固液涂抹在纤维布上,进行加固作业,实现自动上料功能,节约了作业的时间,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