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线/棒状形貌硅酸锰锂的水热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41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10113571.7

    申请日:201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有机物添加剂辅助水热合成一维纳米形貌硅酸锰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廉价的有机物添加剂聚乙烯醇(PVA)、抗坏血酸(VC)作形貌导向调控剂,采用简单易行的软模板法结合水热合成方法直接得到一维纳米形貌硅酸锰锂正极材料;同时原位引入碳源,通过进一步的煅烧工艺原位生成Li2MnSiO4/C复合正极材料,提高了电极电化学性能。相对于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更易得到纯相,电极的电池充放电性能也得到较大提高。该合成方法提供了制备硅酸锰锂一维纳米正极材料的方法,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湿法冶金金氰化浸出过程浸出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928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258246.9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串行混合模型的金氰化浸出过程浸出率实时预测方法,即实现浸出率的在线预测方法。预测方法的特点是:(1)本发明建立了完整的金氰化浸出过程动态机理模型—金、氰离子物料守恒方程,并以此机理模型作为串行混合预测模型的核心,这样能够保证模型趋势的准确性;(2)本发明基于Tikhonov正则化方法估计金氰化浸出过程动力学反应速度,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测量数据噪声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并采用BP神经网络数据模型以串行形式估计机理模型中的未知参数,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及推广能力。本发明的预测方法有以下优点:采用了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相结合的串行混合建模方法,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过程先验知识,提高了动态机理模型的预测精度以及泛化能力,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解释性强、泛化能力好等优点。

    一种面向工业深度学习模型的后门攻击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0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24845.8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机器学习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工业深度学习模型的后门攻击检测方法。构建故障模型,并对多个分类生成后门攻击触发器,训练受损模型,模拟工业场景中深度学习被攻击的情景。在训练得到受损模型后,通过遍历寻求模型的每一个分类标签中可能存在的最优触发器,通过逆向计算得到与样本匹配的可替代触发器,通过中值计算判断模型是否被攻击。本发明在满足后门检测精度的同时,拟合工业数据分布密集的特点。本方法与现有NC方法比较,得到的触发器更加精确。

    一种在原位环境模拟沥青路面低温收缩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082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674484.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原位环境模拟沥青路面低温收缩的装置,包括底层加热层、下层保温层和上层可拆卸层;底层加热层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底层加热层为一闭合空间;下层保温层为一四周封闭的空间,且下层保温层的底部与底层加热层的顶部连接,下层保温层用于填充路基土材料;上层可拆卸层为一四周封闭的空间,其安装在下层保温层的顶部,且其底部与下层保温层的顶部连通,上层可拆卸层用于充填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本发明的下层保温层的四周采取保温绝热措施,防止了热交换,而上层可拆卸层与外界能自由热交换,与实际路面情况相符,底层加热层带有加热装置,模拟实际沥青路面冬季的表面温度低、下部温度略高,产生上下温差收缩的效果。

    一种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422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74132.1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具有顶板、中间板和底板,顶板上安装有供水水箱,供水水箱的底部具有多个出水孔,上部连接管与出水孔连接和下部连接管连接;下部连接管与上渗水钢座连接,上渗水钢座与下渗水钢座之间夹有沥青混凝土试件,下渗水钢座座于中间板,并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正对座于底板上的量筒;上渗水钢座与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连接处、沥青混凝土试件和下渗水钢座与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连接处包裹有弹性膜状物,且采用弹性件缠绕的方式裹紧。采用更加简便的侧面密封方式,不用通过外界装置施加侧面围压,有效防止水分从试件侧壁通过,简单便捷、成本低廉、速度快捷,效果显著,且不需要特殊或专门装置。

    一种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4221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874132.1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具有顶板、中间板和底板,顶板上安装有供水水箱,供水水箱的底部具有多个出水孔,上部连接管与出水孔连接和下部连接管连接;下部连接管与上渗水钢座连接,上渗水钢座与下渗水钢座之间夹有沥青混凝土试件,下渗水钢座座于中间板,并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正对座于底板上的量筒;上渗水钢座与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连接处、沥青混凝土试件和下渗水钢座与沥青混凝土试件的连接处包裹有弹性膜状物,且采用弹性件缠绕的方式裹紧。采用更加简便的侧面密封方式,不用通过外界装置施加侧面围压,有效防止水分从试件侧壁通过,简单便捷、成本低廉、速度快捷,效果显著,且不需要特殊或专门装置。

    一种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091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36183.6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H01M4/1397 H01M4/5825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范围的一种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首先采用共沉淀法,以LiOH?H2O和H3PO4为原料,其反应沉淀煅烧后得Li3PO4。之后以多元醇辅助水热法,取MnSO4?H2O和上述Li3PO4,在PEG400-H2O混合溶液中反应,将产物离心、干燥、过筛,得到LiMnPO4。将上述LiMnPO4与抗坏血酸球磨混合、煅烧,最终得到LiMnPO4/C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LiMnPO4/C复合材料呈球形,粒径尺寸在0.3~2μm之间,相比于已有制备方法,该方法的产物粒径控制更好,继承了前驱体的形貌,过程易控、成本低、产率高,为制磷酸锰锂正极材料提供了新方法。

    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钾锰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3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18745.6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 H01M10/054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钾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锰源和钾源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后形成第一溶液;步骤S2: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并搅拌,得到第二溶液;加热所述第二溶液直到蒸干水分后得到沉淀物料;步骤S3:将所述沉淀物料压片后预煅烧,并在预煅烧后冷却,得到预煅烧后物料;步骤S4:研磨所述预煅烧后物料,得到研磨后物料;将所述研磨后物料压片后煅烧,并在煅烧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钾锰氧化物。本发明提供的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钾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