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5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67368.8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10/0525 , C01G53/00 , C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钛酸铵改性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分子式为xLi2MnO3·(1‑x)LiMO2,M为过渡金属Ni、Co和Mn中的一种或几种,0<x<1。制备方法如下:先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和氟钛酸铵通过固相法或液相法均匀混合,然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退火,得到氟钛酸铵改性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材料表面集双元素(钛和氟)掺杂、尖晶石相、氧空位于一体,改善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首圈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性能的改善归因于强大的集成表面,其中氧空位去除表面不稳定的氧并抑制了不可逆的氧释放,钛和氟的掺杂有助于稳定材料的表面结构。此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环保无毒无害,经济适应性强,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772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881271.5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C01G23/00 , H01M4/131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和锂电池,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将锌源和钛源分别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通过混合、加热、球磨和烧结的工艺可实现锌源和钛源的均匀混合,避免了长时间高能耗的高温烧结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体容易团聚,粒度较大且难以获得高纯超细粉体的难题,同时具备操作简便和重现性高的优势,且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稳定的循环寿命,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可以有效满足锂离子电池各种应用的实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5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0613768.4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H01M4/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储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酸洗铁红作为负极材料的用途。所述酸洗铁红用作负极材料,或者所述酸铁铁红经改性后用作负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以酸洗铁红为原料制备Fe2O3负极材料,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同时延伸酸洗铁红的应用链,提高酸洗铁红的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通过本发明所述改性的方法合成的改性的酸洗铁红用作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能够缓解目前的能源危机,为规模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17338.1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双核钼原子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双核钼原子簇化合物的制备过程包括:首先将钼酸铵与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之后加热并以一定速度滴加硫脲,反应一定时间,得到双核钼原子簇化合物。最后将产物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烧结,实现原位碳包覆。制备出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相比于硫化物,该双核钼原子簇化合物具有容量更高,循环性能更好且倍率性能更优异等特点。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性能可控,具有普适性和可放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02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0013355.X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改性三氟氧钛酸铵的制备及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NH4TiOF3负极材料的制备和改性NH4TiOF3负极材料的两个步骤。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的TiO2前驱体‑NH4TiOF3,呈均匀药片状形貌,二级粒子直径为10μm,厚度为1μm。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改性NH4TiOF3的锂离子电池,在1~3V电压区间进行充放电实验,最高容量可以达到182mAhg‑1,并展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Ag‑1时循环2000圈后,可以保持128.6mAhg‑1的可逆容量;在20Ag‑1的高电流密度下可保持89.6mAhg‑1的可逆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5772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81271.5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C01G23/00 , H01M4/131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负极材料、负极极片和锂电池,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将锌源和钛源分别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通过混合、加热、球磨和烧结的工艺可实现锌源和钛源的均匀混合,避免了长时间高能耗的高温烧结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体容易团聚,粒度较大且难以获得高纯超细粉体的难题,同时具备操作简便和重现性高的优势,且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稳定的循环寿命,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可以有效满足锂离子电池各种应用的实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07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02806.0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ZIF-67前驱体;(2)将所述ZIF-67前驱体煅烧,得到正极材料。本发明以ZIF-67为前驱体制备正极材料,工艺操作过程简便,可得到大小均一,形貌较好的纳米复合材料,得到的正极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时,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促进氧气的吸附,碳的包覆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而氮的掺杂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因此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369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98609.9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所述正极为柔性电极,所述正极包括石墨烯片以及附着在所述石墨烯片上的双金属硫化物。本发明中双金属硫化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金属硫化物,双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的导电率是单金属硫化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弥补了单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差,倍率特性差的缺点。此外,两组分均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以提供更大的比电容,本发明将高离子扩散的双金属硫化物与具有高导电性的柔性石墨烯片协同结合,制备出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高的电导率,表明其在高功率、高安全性和动力用领域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40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70681.3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锰、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软锰矿和酸的混合物料焙烧,得到焙烧熟料;(2)将所述焙烧熟料进行溶出过程,得到溶出物料;(3)与氧化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二氧化锰。本发明以软锰矿为原料,通过调控焙烧温度,控制硫酸锰溶液中铁离子浓度,从而制备不同形貌的纳米二氧化锰;本发明在制备二氧化锰过程中不使用还原剂、表面活性剂、模板和含铁化学试剂,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经济合理,不仅实现了锰矿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而且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为低品位软锰矿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技术和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3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19663.0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4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所述正极材料的分子结构式为Na2/3Ni1/3-xMxMn2/3O2,其中,0<x<1/3,M为Cu和/或Mg,所述正极材料为具有六角形和/或条形形貌的层状颗粒。本发明所提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有效抑制高电压下不利的P2-O2两相转变,同时在深度充电状态下可以缓解出现钠/空位有序对的现象,避免正极材料发生严重的电压和容量衰减;由本发明提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得到的钠离子电池容量高、循环寿命长且倍率性能优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