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装置及涂膜形成方法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94022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80062168.8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在向圆柱状基材的周面涂布高粘度的涂料且吹喷空气而将涂膜平坦化时缩短处理时间而提高生产率并且不容易产生涂布不均、涂布条纹、提高形成的涂膜的品质的涂布装置及涂膜形成方法。为了达成该目的,提供一种涂布装置,该涂布装置具有至少1个用于向圆柱状的基材的周面涂布涂料的涂布单元、至少1个用于使所述圆柱状的基材以圆柱的轴为中心轴进行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至少1个用于向所述圆柱状基材的周面的一部分喷射气流的气流喷射单元、以及至少1个使所述气流喷射单元能够以向涂布涂料的周面喷射气流的方式移动的移动单元,所述气流喷射单元具备多个,通过该多个气流喷射单元和移动单元及所述驱动单元,向涂布涂料的周面的全域喷射气流。

    槽型喷雾喷嘴、涂布装置及带有涂布膜的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6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80072524.4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槽型喷雾喷嘴具备:沿单向排列的多个涂布液排出口;和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是在上述涂布液排出口的附近在整个宽度方向上连续或间歇地开口、以隔着上述涂布液排出口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排出口,且以从该排出口喷出的空气与涂布液的排出方向倾斜地交叉的方式形成,所述槽型喷雾喷嘴具有液体保持面,所述液体保持面是从上述涂布液排出口的形成宽度方向的两端的边在涂布液的排出方向上延伸存在、隔着上述涂布液排出口对置的一对面,将上述液体保持面在涂布液的排出方向上的长度设为H1(μm),将从上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排出方向与涂布液的排出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设为θ(度),将上述涂布液排出口与上述空气排出口的间隔设为L2(μm),H1为30μm以上,并且满足特定的范围。

    预浸料坯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6676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80054494.2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能抑制绒毛产生且无绒毛堵塞地连续生产、进而能均匀地对增强纤维片材赋予涂液并使涂液高效含浸来实现生产速度的高速化的预浸料坯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主旨为对增强纤维片材赋予涂液的制造装置,其具有:具备储液部和狭窄部的涂布部,储液部储存涂液且具有截面积沿铅直方向向下连续地减小的部分,狭窄部具有与所述储液部的下端连通的狭缝状出口;行进机构,其使增强纤维片材沿铅直方向向下行进并将其投入到涂布部;牵引机构,其从涂布部向下牵引所述增强纤维片材;壁面构件,其在所述增强纤维片材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而形成狭窄部;和外力赋予机构,其向所述增强纤维片材的厚度方向对所述壁面构件赋予外力。

    树脂结构体及树脂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2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80012833.0

    申请日:2019-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优异的拒液性和其拒液性不因外界条件而降低的优异耐久性的树脂结构体。本发明的树脂结构体为包含基层和由多根纤维构成的纤维层的具有拒液性的结构体,上述纤维层由大致垂直部和大致平行部构成,大致垂直部存在于靠近上述基层的侧,且上述大致垂直部中的上述纤维以大致垂直于上述基层的表面的状态延伸存在,上述大致平行部存在于远离上述基层的侧,且上述大致平行部中的上述纤维以大致平行于上述基层的表面的状态延伸存在,构成上述纤维层的上述纤维中的全部均结合于上述基层的表面而从基层的表面延伸存在。

    分离膜元件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7000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5214.6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膜元件,是具有分离膜、和在分离膜的透过侧配置的透过侧流路件的分离膜元件,透过侧流路件为在至少一方的面具有凹凸的凹凸片状物,凹凸片状物由沿厚度方向的贯通孔所形成的开孔区域、和除该开孔区域以外的非开孔区域构成,凹凸片状物的凹部中的贯通孔的数量相对于存在于凹凸片状物的贯通孔的总数的比例为80%以上。

    微细形状转印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22396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6414.8

    申请日:2007-09-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材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在对片状基体材料和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模具进行加热,使二者接触并加压从而将微细凹凸形状赋形于片状基体材料表面时,可避免转印面将空气挤入模具与片状基体材料之间而导致转印不良的发生,从而能够制造出在表面成形有希望的微细凹凸形状的片材。本发明是一种对片状基体材料和具有微细凹凸形状的模具进行加热,使二者接触并加压从而将所述微细凹凸形状赋形于所述片状基体材料表面的微细形状转印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其中,使由一对加压板和模具之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构成的赋形面的平面性变化来进行赋形,所述一对加压板设置成对所述片状基体材料以及模具进行加压。

    具有微细表面结构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05875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80026158.0

    申请日:2011-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9/022 B29C37/0007 B29C37/0014 B29C2059/023

    Abstract: 包含以下工序的具有微细表面结构的膜的制造方法和装置:向表面形成有正交的两方向的槽的模具间歇性地膜的工序、使膜接触并按压到模具上,在膜表面上成型出与模具的表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工序和将贴附在模具的表面上的成型后的膜剥离开的脱模工序,其特征在于,模具的槽的彼此正交的两方向与膜的移送方向和宽度方向基本相同,脱模工序中的膜的剥离方向相对膜的移送方向成15度~75度的角度。在将模具的表面的微细结构转印到膜表面上进行成型、成型后脱模、移送之际,能够抑制脱模造成缺失和收率降低。

    微细结构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5912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5339.8

    申请日:2012-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将含热塑性树脂的膜按压到包括在表面上形成有微细结构的无端带的模具而在膜的表面上连续地高速地转印微细结构的微细结构转印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该微细结构转印膜制造方法,使用微细结构转印膜的制造装置,依次至少通过五个工序在特定条件下对在至少一个面上具有被转印层的膜进行加工,其中,该制造装置具有无端带状的转印模具,该转印模具悬架于加热辊和冷却辊、并在表面具有微细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