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480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80009599.1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D06M15/59 , B65H51/005 , D02J1/18
Abstract: 部分分纤纤维束、以及使用其的短切纤维束及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在沿着由多条单丝形成的增强纤维束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被分纤成多条束的分纤处理区间和未分纤处理区间而成的部分分纤纤维束中,至少包含聚酰胺系树脂的上浆剂附着于增强纤维表面,增强纤维束中包含的每单位宽度的纤维根数为600根/mm以上且小于1600根/mm,增强纤维束的悬垂值为120mm以上且240mm以下。另外,部分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其实施以下的工序[A]~工序[D]:[A]分纤工序,在使由多条单丝形成的纤维束沿长度方向行进的同时,将具备多个突出部的分纤机构插入纤维束而生成分纤处理部;[B]络合工序,在至少一个分纤处理部中的与突出部接触的接触部形成单丝交织的络合部;[C]部分分纤处理工序,将分纤机构从纤维束中拔出,经过包含络合部的络合蓄积部后,再次将分纤机构插入纤维束中,交替地形成被分割成多条束的分纤处理区间和未分纤处理区间;及[D]树脂含浸工序,对纤维束赋予水溶性聚酰胺。提供不仅防止不适当的再聚集等发生、而且切断处理等的工序稳定性优异、生产率提高的部分分纤纤维束。
-
公开(公告)号:CN112955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80071180.3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于包含增强纤维束A和基质树脂的纤维增强树脂的成型的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增强纤维束A包含单丝根数为100根以上的短切纤维束,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材料的特征在于,平均纤维束内空隙率Pfav(‑)与平均纤维束厚度tfav(mm)之积为0mm以上且0.01mm以下,复合空隙率Pc(‑)为0.02以上且0.4以下。能够提供纤维增强树脂材料,其为生产率、低LCA化优异的成型材料,并且,能够对使用所述成型材料的成型体赋予高力学特性,并且成型时的流动性也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023448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80009307.4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B29B11/16 , B29C70/08 , B29C70/10 , B29K101/12
Abstract: 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至少由构成要素(I)及(II)构成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所述构成要素(I)及(II)由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片状物形成,构成要素(I)是在树脂中包含增强纤维束(i)而成的,所述增强纤维束(i)的平均纤维数n1为5,000根以下,平均纤维长度Lf1为10mm以上且100mm以下,并且每单位宽度的纤维数为2,000根/mm以下,构成要素(II)是在树脂中包含增强纤维束(ii)而成的,所述增强纤维束(ii)的平均纤维数n2为500根以上,平均纤维长度Lf2为3mm以上且小于10mm,并且每单位宽度的纤维数为2,000根/mm以下,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中,构成要素(I)及(II)以构成要素(I)露出于表面的方式层叠。提供成型时的流动性和力学特性、尤其是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优异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73290.7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C08J5/04 , C08L63/00 , C08L23/06 , C08L77/00 , C08L23/12 , C08K7/06 , B32B27/06 , B32B27/12 , B32B5/02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27/36 , B32B27/20 , B32B27/04 , B32B27/22 , B32B33/00 , B29B11/16 , B29C70/48 , B29C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树脂供给材料是用于纤维增强树脂的成型的树脂供给材料,其包含增强纤维和树脂,由下述式(I)表示的前述增强纤维的纤维重量含有率Wfi为30%以下,和/或由下述式(II)表示的前述增强纤维的纤维体积含有率Vfi为20%以下。Wfi=Wf1/(Wf1+Wr1)×100(%)……(I)(Wf1:树脂供给材料内的纤维重量(g),Wr1:树脂供给材料内的树脂重量(g))Vfi=Vf1/Vp1×100(%)……(II)(Vf1:树脂供给材料内的纤维体积(mm3),Vp1:树脂供给材料的体积(mm3))。
-
公开(公告)号:CN107250223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80012103.7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供给材料是纤维增强树脂的压缩模塑成型或真空模塑成型中使用的树脂供给材料,含有增强纤维基材和热固性树脂,以下所示的温度T下所述增强纤维基材的拉伸断裂应变为1%以上,并且/或者以下所示的温度T下所述增强纤维基材的抗拉强度为0.5MPa以上,温度T:将热固性树脂从40℃以1.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时,热固性树脂的粘度变为最低时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348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80009599.1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D06M15/59 , B65H51/005 , D02J1/18
Abstract: 部分分纤纤维束、以及使用其的短切纤维束及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在沿着由多条单丝形成的增强纤维束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被分纤成多条束的分纤处理区间和未分纤处理区间而成的部分分纤纤维束中,至少包含聚酰胺系树脂的上浆剂附着于增强纤维表面,增强纤维束中包含的每单位宽度的纤维根数为600根/mm以上且小于1600根/mm,增强纤维束的悬垂值为120mm以上且240mm以下。另外,部分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其实施以下的工序[A]~工序[D]:[A]分纤工序,在使由多条单丝形成的纤维束沿长度方向行进的同时,将具备多个突出部的分纤机构插入纤维束而生成分纤处理部;[B]络合工序,在至少一个分纤处理部中的与突出部接触的接触部形成单丝交织的络合部;[C]部分分纤处理工序,将分纤机构从纤维束中拔出,经过包含络合部的络合蓄积部后,再次将分纤机构插入纤维束中,交替地形成被分割成多条束的分纤处理区间和未分纤处理区间;及[D]树脂含浸工序,对纤维束赋予水溶性聚酰胺。提供不仅防止不适当的再聚集等发生、而且切断处理等的工序稳定性优异、生产率提高的部分分纤纤维束。
-
公开(公告)号:CN110234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880009307.4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B29B11/16 , B29C70/08 , B29C70/10 , B29K101/12
Abstract: 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至少由构成要素(I)及(II)构成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所述构成要素(I)及(II)由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片状物形成,构成要素(I)是在树脂中包含增强纤维束(i)而成的,所述增强纤维束(i)的平均纤维数n1为5,000根以下,平均纤维长度Lf1为10mm以上且100mm以下,并且每单位宽度的纤维数为2,000根/mm以下,构成要素(II)是在树脂中包含增强纤维束(ii)而成的,所述增强纤维束(ii)的平均纤维数n2为500根以上,平均纤维长度Lf2为3mm以上且小于10mm,并且每单位宽度的纤维数为2,000根/mm以下,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中,构成要素(I)及(II)以构成要素(I)露出于表面的方式层叠。提供成型时的流动性和力学特性、尤其是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优异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40659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2070.6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树脂供给材料是用于纤维增强树脂的加压压制成型或真空压制成型的树脂供给材料,包含连续多孔体和热固性树脂,由下述式(I)表示的平均孔截面积比P为1.1以上。P=AII/AI……(I),AI:区域I中的平均孔截面积,AII:区域II中的平均孔截面积,区域I:连续多孔体的两表面的从表层起始的占全部体积的10%的区域,区域II:连续多孔体的全部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24988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2091.8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B32B27/04 , B29C43/18 , B29C43/34 , B32B5/24 , C08J5/04 , B29K101/10 , B29K105/08 , B29L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树脂供给材料是用于纤维增强树脂的成型的树脂供给材料,其包含增强纤维和树脂,由下述式(I)表示的前述增强纤维的纤维重量含有率Wfi为30%以下,和/或由下述式(II)表示的前述增强纤维的纤维体积含有率Vfi为20%以下。Wfi=Wf1/(Wf1+Wr1)×100(%)……(I)(Wf1:树脂供给材料内的纤维重量(g),Wr1:树脂供给材料内的树脂重量(g))Vfi=Vf1/Vp1×100(%)……(II)(Vf1:树脂供给材料内的纤维体积(mm3),Vp1:树脂供给材料的体积(mm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