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801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46309.6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烟气再循环富氧焚烧污泥及泥水协同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污泥通过污泥进料装置进入富氧焚烧炉,制氧装置产生的氧气经风机后进入富氧焚烧炉,污泥在富氧环境下焚烧;S2、通过烟气再循环的方式,焚烧产生的烟气除尘后,部分返回富氧流化床焚烧炉,用以流化入炉污泥,并补充炉内热量;S3、经除尘后的剩余烟气进行脱酸处理;S4、经脱酸处理的烟气通过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并储存;S5、经脱酸和二氧化碳捕集后的烟气通过纳米气泡的方式注入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S6、烟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本发明解决了污泥焚烧烟气量大、产生氮氧化物浓度较大、烟囱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032267.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气封式排水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箱体和太阳能风机;箱体的前侧板上沿设有挡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下沿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箱体的内部沿前后方向均布有三块隔板,三块隔板上下交替设置,前侧和后侧的隔板与箱体的底板连接,中间隔板与箱体的顶板连接,箱体的顶板上设有带盖板的检查孔,顶板的前部还设有自动启闭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太阳能风机通过管路与进气管连接。本发明采用在箱体内正压气封来断开前后管道的水力联系,释放箱体内的气体来重新联通前后管道,实现管道流量调节控制。既能用于排水管道实现管道防沉积,又能用于淹没式出流自排雨水系统末端实现管道防倒灌,并且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55610.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D11/025 , E03D11/10 , E03F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粪尿源分离集便器,所述的粪尿源分离集便器由坐便装置、便体传输装置、便体收集装置和冲水装置组成。在所述的坐便装置下安装便体传输装置和便体收集装置,在所述的坐便装置上安装冲水装置。通过本发明的粪尿源分离集便器可实现对粪尿进行分离,同时也实现了便体与冲洗水的分离,节约用水的同时降低了冲洗水对便体的稀释作用,进而减少污水处理量、降低污水污染物浓度、提高便体肥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52097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233037.X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滤布滤池,池体由原水区、过滤清水区、出水区、储泥槽及进水管、出水管、排泥管等组成,过滤主体设备滤芯由滤布、中心管、滤布支架、滤芯法兰、法兰垫片、法兰卡箍等组成,反冲洗设备主要由抽吸水泵、抽吸盘、吸泥干管、吸泥支管及行车框架等组成。原水区位于过滤清水区上方,二者之间由PVC板及不锈钢板相隔;滤芯上端仅有中心管进水口与原水区相通,滤芯法兰顶端与PVC板顶端水平;中心管具有导流及反冲洗时将滤芯底部沉积物抽出的双重作用;抽吸盘的吸口四周设防护边并安装弹性密封圈。本发明的新型滤布滤池较其他滤布滤池的最大优势是同时具备水下无动力设备、反冲洗不接触滤布、阀门数量少三大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38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1153.X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该装置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内部从污泥进料口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热解室、氧化室以及灰渣室。该装置的外壳呈直立桶状,外壳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污泥进料口设有进料阀;污泥进料口呈漏斗状,并与进料阀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干燥室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灰渣室侧壁设置有排渣口和气化介质导入管。氧化室和灰渣室之间设置有炉栅。本发明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用来处理污泥,具有气化效率高、源头避免污染物产生等特点,无需外加能源即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0863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36579.1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活性污泥浓度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固液分离效率低,污泥浓缩效果差,生化反应池内的微生物难以维持较高的浓度,导致处理能力低;而处理系统中重力沉淀池表面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系统:脱氮除磷反应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好氧区与缺氧区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通,与脱氮除磷反应单元串联的固液分离单元,它包括依次连通的溶气深池和气浮池,好氧区的输出端与溶气深池的输入端连通。工艺:一、厌氧释磷反应;二、反硝化反应;三、碳氧化、好氧吸磷和硝化反应;四、深池溶气;五、固液分离。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连续流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78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1811455610.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粪尿源分离集便器,所述的粪尿源分离集便器由坐便装置、便体传输装置、便体收集装置和冲水装置组成。在所述的坐便装置下安装便体传输装置和便体收集装置,在所述的坐便装置上安装冲水装置。通过本发明的粪尿源分离集便器可实现对粪尿进行分离,同时也实现了便体与冲洗水的分离,节约用水的同时降低了冲洗水对便体的稀释作用,进而减少污水处理量、降低污水污染物浓度、提高便体肥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29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0402786.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低碳氮比污水厂的深井自养强化脱氮系统,包括深井反应池、填料单元和气体装置,深井反应池内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安装有隔板,通过隔板将深井反应池划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出水腔内均设置有填料单元,且填料单元能够在各自所在的腔体内进行移动;气体装置设置于深井反应池外侧,气体装置通过出气管道连通至深井反应池,以将气体输送至深井反应池底部进行辅助搅拌,气体装置通过进气管道与深井反应池连通,以将深井反应池产生的气体收集至气体装置。本发明对于低碳氮比污水,无需外加碳源也能达到高效的脱氮效果,具有脱氮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施工快捷、运行简单、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02786.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低碳氮比污水厂的深井自养强化脱氮系统,包括深井反应池、填料单元和气体装置,深井反应池内垂直于水平面方向安装有隔板,通过隔板将深井反应池划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出水腔内均设置有填料单元,且填料单元能够在各自所在的腔体内进行移动;气体装置设置于深井反应池外侧,气体装置通过出气管道连通至深井反应池,以将气体输送至深井反应池底部进行辅助搅拌,气体装置通过进气管道与深井反应池连通,以将深井反应池产生的气体收集至气体装置。本发明对于低碳氮比污水,无需外加碳源也能达到高效的脱氮效果,具有脱氮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施工快捷、运行简单、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160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610877193.8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太阳能强化污泥深度生物干化系统,通过生物干化和太阳能干化二级耦合工艺对脱水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系统包含但不限于混料机、生物干化室、太阳能干化室、振动筛、鼓风机、曝气系统、气体收集系统、气体洗涤器、气体循环系统、热交换装置、引风机和地下式土壤生物滤床。太阳能干化室竖向设置于生物干化室的上方,屋面内侧铺设疏水复合膜,沿单侧或双侧屋面安装不锈钢链板。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好氧发酵产生的生物热能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耦合作用实现污泥的快速干化,具有干化效率高、运行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提升了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