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790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74098.9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005 , F24D3/08 , F24D3/10 , F24D3/18 , F24D19/00 , F24D19/0092 , F24D19/1078 , F24D2200/08 , F24D2200/123 , F24D22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户太阳能空气能采暖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暖部分和生活热水部分,所述采暖部分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蒸发器、压缩机、第一盘管换热器、室内换热盘管,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蒸发器并联连接,第一盘管换热器和室内换热盘管并联连接,所述生活热水部分包括淋浴末端、污水导流槽、杂质过滤器、污水储热罐、第二盘管换热器、第三盘管换热器。本发明室内换热盘管内为低温换热介质,温度为35~40℃,并将淋浴废水中的废热进行利用,使得空气源热泵的制热能效高达4.6,同时洗浴废水的排放温度低至5~7℃,最大限度的利用废水中的低品位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85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27548.0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输水装置,该输水装置包括输水隧道、通风竖井,以及设置于通风竖井中的排气装置、竖井止回阀,可排出输水隧道内的气体,使输水隧道内形成负压,从而能够减少水中气泡,有利于水流的稳定,并能够防止压缩气泡破裂时造成输水隧道内壁的损害,同时还能够抑制滋生厌氧细菌破坏输水隧道内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排气方法,该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所述的输水装置以及跌水装置,跌水装置可减少进入输水隧道内的气体量,输水装置可排出输水隧道内的气体,二者配合之下,排气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04929673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51339.0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地下环廊通道式防火分隔装置及方法,该复合型地下环廊包括一地下环廊和一联络道,地下环廊通过联络道与城市地下快速隧道连通,联络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侧壁排风通路和一侧壁送风通路,侧壁排风通路包括一排风井道,排风井道内设有一排风装置,侧壁送风通路包括一送风井道,送风井道内设有一送风装置,联络道将排风井道的下端和送风井道的下端连通,排风井道的上端和送风井道的上端均连通于地面。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城市地下快速隧道或者地下环廊在火灾工况下的烟气互串,而且不影响消防车辆通过联络道,显著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和可靠性,且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周期短、效益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5359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43847.9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0/00 , B01D53/04 , B01D2253/102 , B01D2257/40 , B01D2258/06 , E21F1/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城市双向交通隧道的旁通式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送风系统包括隧道送风机和土建送风道,土建送风道底部设置正压送风口;空气净化系统设置于隧道侧壁,包括设置于隧道侧壁的进风口、出风口和空气质量检测仪,进风口和出风口间设有过滤器、静电除尘器、轴流风机和NO2净化装置;隧道外新风在隧道送风机作用下通过土建送风道和正压送风口由隧道上部送入到隧道内,在隧道中上部形成洁净空气正压区,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空气净化系统处理成干净空气,再通过出风口重新送回到隧道内。本发明去除隧道空气颗粒物,提高隧道可见度,保证隧道内部和隧道出口周边人员身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0520125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10667400.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通风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地下停车层外围设置有环状排风管,所述环状排风管设置有对应于各地下泊车位的泊车位排风口,所述若干层地下停车层的环状排风管之间通过地下车库竖向排风管连通,并与设置在地面停车房的地面停车房排风管连通,地面停车房顶部设置与地面停车房排风管连接的顶部排风管,顶部排风管设置屋顶排风机。平时工况,通过排风口的抽吸作用可解决地下立体停车库内空气质量不满足卫生要求的问题;通风排热可提高车库内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事故工况,用于火灾时或者灾后排烟,可迅速排除烟气,减少损失,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周期短等优点,可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4208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310377581.6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自然通风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隧道间隔板上设置自然通风孔,所述自然通风孔内设置有定向调节百叶,在出口隧道高温气流侧的热气流经自然通风孔的前部进入口隧道,此时自然通风孔后部的局部静压相对低于入口隧道静压,使得入口隧道侧的气流在压差作用下,经自然通风孔的后部进入出口隧道,实现了两侧隧道气流的热交换,所述自然通风孔设置在沿隧道车行方向距射流风机0.25d~0.75d的区域内,d为射流风机间距。其优点是,有效降低隧道出口空气的温度,显著改善隧道出口周边的热环境,保证司乘人员与隧道检修人员的正常通行与工作。此外,本发明施工简单,可有效降低工程投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221180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51584.3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台防火分隔方法,通过及时开启靠近站台层的前端风幕机组;以及在火灾烟气浓度大于预设烟气浓度值或火灾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长时,开启靠近站厅层的后端风幕机组,帮助站台层的人员及时疏散至站厅层;当人员疏散完成后,依次关闭后端风幕机组、前端风幕机组。本发明能够简单有效地帮助逃生人员从站台层疏散至站厅层,利用后端风幕机组、前端风幕机组的工作原理,将楼扶梯间与站台层的火灾烟气进行有效隔离,同时后端风幕机组的送风速度低于前端风幕机组的送风速度,使得人员不受风幕机组的风向影响,提高了逃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209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92018.7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一种地下立体停车库的诱导通风系统,其包含:若干诱导风机,其分别设置在每个地下泊车位及底部通道的上方;每个所述的诱导风机上分别具有引风口,在每个引风口上分别设置探测器;排风机,其设置在所述地面停车房的顶部;该排风机的启闭与所述的诱导风机上的探测器连锁控制。电动风口,其设置在所述载车回转台顶部;所述排风机的启闭与该电动风口连锁控制;处理控制单元,其分别连接所述的各个诱导风机、排风机、电动风口以及探测器。其优点是:室外新风在排风机的抽吸作用下,进入地下停车库,可解决地下停车库内空气质量不满足卫生要求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车库内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施工方便周期短,可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04136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51337.1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地下环廊防火分隔装置及方法,该复合型地下环廊包括一地下环廊和一联络道,地下环廊通过联络道与城市地下快速隧道连通,联络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侧壁排风通路和一侧壁送风通路,侧壁排风通路包括一排风井道,排风井道内设有一排风装置,侧壁送风通路包括一送风井道,送风井道内设有一送风装置,联络道将排风井道的下端和送风井道的下端连通,排风井道的上端和送风井道的上端均连通于地面。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避免城市地下快速隧道或者地下环廊在火灾工况下的烟气互串,而且不影响消防车辆通过联络道,显著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和可靠性,且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周期短、效益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4739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35757.3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孝增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口与室外连通,部分声波通过声屏障顶部的自然通风进入隧道,隔声效果不佳,以及该自然通风口由于在顶部设置,新鲜空气与隧道废气只能通过同一自然通风口引入与排放,废气稀释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包括对接于隧道洞口的声屏障,声屏障的顶部设有顶部自然通风口,声屏障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侧下部自然通风口,顶部自然通风口与所述侧下部自然通风口均内置电动密闭阀门。利用声屏障顶部与两侧下部电动自然通风口之间形成的热压差与风压差,实现声屏障内气流的有效组织,循环了流动,达到有效隔声,有效降低隧道洞口温度、废气浓度,火灾情况下的烟气流有效扩散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