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72695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047044.X
申请日:2007-10-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好氧推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主池体内设有曝气管路,污泥回流泵和污泥排放泵设在主池体内部侧面,位于主池体外部的进水管设置有药剂投加点,主池体内部也设有药剂投加点。本发明的各部分通过管路紧密配合,结构更合理,布水更均匀,实现完整的泥水体内循环。曝气管路为池内污泥微生物提供充足溶解氧以强化生物作用。池体内外多种药剂多点投加进一步强化物理絮凝作用。提升搅拌机和污泥回流泵受变频电机控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节,更能确保出水水质。浓缩推泥机可实现污泥集中,污泥浓缩,适宜在给水厂加强常规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02041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356507.7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清叠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池,主要包括机械混合池、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下部叠合消毒接触池和清水池,外部另设独立的鼓风机房和后续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清水池合建,与后续生物滤池及辅助鼓风机房结合,将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沉淀过滤的全部功能,简化管路系统,便于管理;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用曝气器曝气充氧,不但提高了填料接触氧化的处理效果,且改善了后续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保证了总体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6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11544.6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泵房及后臭氧接触池组合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提升泵房的下层设有与进水管连接的提升泵房吸水井,提升泵房的上层设有出水汇流渠道,提升泵房上下层之间设置提升泵,出水汇流渠与后臭氧接触池连通,臭氧池与出水井连通,出水井与出水管连接。在后臭氧接触池上部合建臭氧发生器间,臭氧发生器间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设在接触池内的臭氧布气管连接。本发明将几个构筑物紧凑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省去了提升泵房出水管路系统,简化了臭氧输送系统和输电线路系统,节约工程占地和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同时增大了提升泵房吸水井的调蓄容积,减少水泵频繁开启次数,便于生产管理,确保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29030.1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出水室与出水总渠之间设有出水堰,进水堰的高度高于出水堰的高度,膜滤池设有液位仪,产水管设有受液位信号控制的调节阀门。本发明利用进、出水堰高差,实现虹吸自流,利用进水堰均衡各滤格分配的水量,利用液位仪控制调节阀门的开度实现恒液位等滤速过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设抽吸水泵,可充分利用系统的水头差虹吸自流,并且控制方式十分简单成熟,不光设备大大简化,管理方便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本发明可用于新建水厂,也可用于老水厂的改扩建中与原系统高程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018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137493.5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原水多级生物化协同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检测原水水质,按原水水质不同将原水分为重度污染原水、中度污染原水和轻度污染原水三类,并将重度污染原水送入重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将中度污染原水送入中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将轻度污染原水送入轻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该组合工艺取消前加氯,形成全流程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的协同作用,消毒作为出水安全性最终保障的处理流程,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简化辅助系统,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368648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200946.7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F16L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路基顶管固定部件设有千斤顶组,千斤顶组通过焊接钢管部件与水下喷射开挖部件连接,水下喷射开挖部件与水上定位部件采用连接钢缆连接,岸边取水部件通过管道与焊接管道部件连接。本发明将所有焊接的工作放在岸上完成,并利用压力水喷射和钢管本身的浮力完成沟槽开挖和定位的工作,且抗水流和风浪性强,受水位变化影响小,气候适应性强。通过水深标尺、射流供水泵和临时取水潜水泵可以控制焊接钢管部件内的水量,利用焊接钢管部件浮力较为准确地控制沟槽深度,还可在施工暂停时将焊接钢管部件和水下喷射开挖部件沉入沟槽,减少水流对管道影响。水上定位部件除用于确保射流供水泵供电与控制外,还可在管位偏移时起牵引纠偏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087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047823.X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生物好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混合搅拌区还设有与浓缩排泥区连接的污泥提升机,主池体内设有与浓缩排泥区连接的污泥排放泵,主池体内还设有曝气管路。本发明的各部分通过管路紧密配合,比其它常用沉淀池和澄清池结构更合理,布水更均匀,实现完整的泥水体内循环。曝气系统为池内污泥微生物提供充足溶解氧以强化生物作用。池体内外多种药剂多点投加,进一步强化物理絮凝作用。提升搅拌机和污泥提升机受变频电机控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节,更能确保出水水质。底部刮泥机不仅可实现污泥集中,还可实现污泥浓缩,适宜在给水厂加强常规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2011816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20065360.1
申请日:2011-03-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有机物和金属微污染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输出端与曝气池的输入端连接,曝气池的输出端与生物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生物滤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接,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与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输入端连接,上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输出端与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砂滤池的输出端与清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清水池的输出端通过送水泵房连接至配水管网。本实用新型将曝气池和生物滤池设于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后,提供生物处理所需溶解氧并减少污泥沉积对生物滤池运行的影响。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充分利用地形和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1109740Y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720076411.4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中式生物好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混合搅拌区还设有与浓缩排泥区连接的污泥提升机,主池体内设有与浓缩排泥区连接的污泥排放泵,主池体内还设有曝气管路。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通过管路紧密配合,比其它常用沉淀池和澄清池结构更合理,布水更均匀,实现完整的泥水体内循环。曝气系统为池内污泥微生物提供充足溶解氧以强化生物作用。池体内外多种药剂多点投加,进一步强化物理絮凝作用。提升搅拌机和污泥提升机受变频电机控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节,更能确保出水水质。底部刮泥机不仅可实现污泥集中,还可实现污泥浓缩,适宜在给水厂加强常规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2011795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20065350.8
申请日:2011-03-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输出端与气浮池的输入端连接,气浮池的输出端与过滤设备连接,过滤设备的输出端与超滤膜组的输入端连接,超滤膜组的输出端与清水池连接,清水池通过送水泵房连接配水管网。本实用新型针对原水水质低浊高藻的特性对常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和超滤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考虑厂区地热资源利用,形成强化常规处理体系。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运行流程,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在确保出水水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