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型CuNiO2薄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54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3213.2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型CuNiO2薄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铜源和镍源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乙醇胺,加热、过滤得到CuNiO2溶胶;(2)将步骤(1)所得CuNiO2溶胶涂覆在导电基底上,并加热退火制得CuNiO2空穴传输层;(3)在步骤(2)中所得CuNiO2空穴传输层的表面涂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并退火,然后涂覆电子传输层[6,6]-苯基-C61-丁酸异甲酯溶液并退火,镀银,即得到目的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次将新型P型半导体CuNiO2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本低廉,合成过程简单且可重复性高,制得的CuNiO2薄膜平整致密,具有良好的空穴提取率和稳定性,无机空穴传输层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成本并提高了使用寿命。

    尺寸可控的超细CuFeO2纳米片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4373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1403759.9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寸可控的超细CuFeO2纳米片及其制备和应用,纳米片具体制备过程为:(1)取硫酸亚铁铵或六水硫酸亚铁铵作为铁源,和二价铜源依次加入纯水中溶解,随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碱源形成混合溶液;(2)再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所得反应沉淀经洗涤分离后,即得到超细CuFeO2纳米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原料成本更低廉,反应时间短、温度低,获得的CuFeO2纳米颗粒尺寸更小,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等。

    基于石墨烯气凝胶的叠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028935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49162.3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石墨烯气凝胶的叠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具体为:(1)取氧化石墨烯水溶液还原后,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石墨烯气凝胶;(2)加入乙醇,研磨成糊状浆料,并涂覆到带有氧化物电子传输层和绝缘层的导电基底表面,加热处理;(3)滴涂含铅、碘和/或溴的混合钙钛矿前驱体溶液,退火,冷却至室温;(4)继续滴涂另一种含锡、碘和/或溴的混合钙钛矿前驱体溶液,退火,冷却,即完成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电池结构更为简单,两种钙钛矿可分别吸收不同强度的太阳光,增加对太阳能的利用,此外,石墨烯气凝胶的采用,可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空穴迁移率,进一步提升电池效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三维结构石墨烯作为背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96718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403991.2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三维结构石墨烯作为背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具体制备过程为:(1)取氧化石墨烯溶液还原并真空冷冻干燥后,制得三维结构石墨烯气凝胶;(2)将三维结构石墨烯气凝胶研磨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再加入乙基纤维素和松油醇混合均匀,制得三维结构石墨烯浆料;(3)在导电玻璃一侧表面上依次涂覆电子传输层和介孔氧化锆层,再往介孔氧化锆层上滴涂三维结构石墨烯浆料,高温煅烧,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石墨烯层的电池前体;(4)继续往电池前体的侧部表面涂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退火,即完成电池制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大大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简化工艺,三维结构石墨烯孔隙率可调、导电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等。

    一种微晶尺寸可控的二氧化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7704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95746.8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晶尺寸可控的二氧化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二氧化锡微球由结晶性良好的二氧化锡微晶自组装而成,二氧化锡微晶的晶粒尺寸在5-30nm范围内可调,二氧化锡微球的直径为200-400nm,比表面积>40m2/g;制备时,向正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浓盐酸、锡源,形成透明均相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取出沉淀,洗涤分离,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路线简便,无需表面活性剂,采用一步法即可制得尺寸分布均匀、由纳米微晶自组装而成的多级结构SnO2微球,并可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醇/水比例来调控SnO2微晶的尺寸,微球具备高比面积和亚微米级尺寸的特性,在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光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薄SnS2纳米片、SnS2薄膜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803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11019.9

    申请日:2021-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n型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超薄SnS2纳米片、SnS2薄膜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四氯化锡作为锡源,以L‑谷胱甘肽作为硫源,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前体溶液(第一混合溶液),再通过120‑200℃的低温水热反应可获得尺寸可控的超薄SnS2纳米片,颗粒尺寸最小约5nm;然后利用超薄SnS2纳米片制备得到SnS2薄膜,并将SnS2薄膜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无机电子传输层用于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降低材料制作成本,且具有反应时间短、制备工艺简单、导电性好等优点。

    一种超薄ZIF-67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36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11020.1

    申请日:2021-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薄二维修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ZIF‑67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价格较低的六水合硝酸钴或六水合氯化钴为钴源做框架结构的金属节点,以二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做框架的支架,用无水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室温条件下反应30分钟后陈化24小时,经离心清洗干燥处理后,得到超薄ZIF‑67纳米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ZIF‑67纳米片呈二维片层结构,其尺寸大小20‑200nm,厚度为5‑10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产品反应温度低,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廉和可规模化合成,产品本身尺寸更小且更易控制,比表面积更大以及活性位点更多等优点。

    一种结晶二氧化钛致密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91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1019.1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晶二氧化钛致密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硫酸钛溶液与氨水溶液混合,过滤后得到湿沉淀;再将湿沉淀与硝酸溶液混合并分散均匀,得到溶胶;之后将溶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胶体溶液;最后将胶体溶液涂覆于基底表面,即得到二氧化钛致密层;该二氧化钛致密层可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或光催化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成过程中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避免了表面活性剂对光催化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致密层比表面积大、电子‑空穴复合率低、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

    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高稳定无机空穴传输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0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03189.9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高稳定无机空穴传输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价铜源、三价铁源和三价铬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碱源,搅拌15~30min,然后将混合溶液移入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2)向步骤(1)所得产物中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pH至6.5~7.5,随后依次用去离子水和乙醇离心清洗产物,将清洗后的产物分散在醇类有机溶剂中,制得Fe‑CuCrO2胶体溶液;(3)将步骤(2)所得的胶体溶液转移到喷枪中,喷涂在预热的导电基底表面,控制喷涂时间获得不同层厚的薄膜,加热退火,得到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能耗低,可规模化生产,所得Fe‑CuCrO2薄膜稳定性高,能够提高空穴提取率,同时有效阻挡电子注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