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LED的植物生长光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2001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96516.7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LED的植物生长光源及其制备方法。本光源包括基板,在基板的一侧配置阳极、阴极以及它们之间的发光层,在阳极和发光层之间配置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在阴极和发光层之间配置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的材料能使光谱为400~480nm的蓝紫光区和600~680nm的红橙光区。本光源为分布式平面固体光源,重量轻、超薄、明亮、少阴影;能耗低,工作电压低,使用维护安全;能效高,寿命长;环保,无污染,不发热,仅有少量紫外和红外辐射。

    一种3D-EBSD连续截面数据的层间对中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09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30325.1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EBSD连续截面数据的层间对中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重建后的3D‑EBSD数据中获取两侧晶粒间具有∑3取向关系的晶界,即∑3晶界;步骤S2,对∑3晶界进行三维空间的平面拟合,获得最佳拟合平面;步骤S3,选取“潜在的共格∑3晶界”;步骤S4,线性平移3D‑EBSD显微组织中构成∑3晶界的所有三角元质心点,获得最佳平移距离,并计算“潜在的共格∑3晶界”的MAB值,其中MAB值为最佳拟合面与{111}/{111}晶面之间最小夹角的加权平均值;步骤S5,当MAB值最小时,“潜在的共格∑3晶界”的晶界面已经尽可能平行于两侧晶粒的{111}/{111}晶面,实现3D‑EBSD连续截面数据的层间对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多层连续2D‑EBSD截面的对中以及提高精确度等优点。

    一种通过梯度变形及热处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低ΣCSL晶界比例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3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48322.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形变及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梯度变形及热处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低ΣCSL晶界比例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整体进行30%‑70%冷加工变形,然后在800~1200℃热处理5~150min,水淬;S2:对经过S1步骤处理后的材料整体再次进行2~15%的均匀变形;S3:对经过S2步骤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一端再继续施加30~90%的局部变形,得到局部大形变区域;对经过S3步骤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整体进行退火处理,其退火温度高于大变形区域的开始再结晶温度,而低于小变形区域的再结晶温度,退火时间为10~300min,然后水淬,可使材料其余均匀变形部分的低ΣCSL晶界比例大幅提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进一步大幅提高低ΣCSL晶界比例。

    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低ΣCSL晶界比例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7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84307.0

    申请日:2023-12-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形变及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低ΣCSL晶界比例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冷加工变形,后对冷加工变形后的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对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加工变形,使其变形量为15%‑70%,热加工变形结束后立即停止加热、快速冷却;对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静态热处理,之后快速冷却,得到具有高比例的低ΣCSL晶界比例的奥氏体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变形更加均匀、可适用于中厚板材等优点。

    一种荧光淬灭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878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1118844.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淬灭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其包括底板,以及由左向右依次设置在该底板上的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样品垫与结合垫、结合垫与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与吸水纸的局部相互层叠;在所述结合垫上设置有金纳米颗粒,在金纳米颗粒上标记有待检测物的抗体;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固定有双激发双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标记的检测物的抗原及检测T线;上转换纳米颗粒可同时在两种的不同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出红光或绿光。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及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层析试纸条及其检测方法,能在近红外光激发下直接观测结果、对敏感组分进行精准的定量检测,消除了背景干扰,背景值低、信号稳定、灵敏度大大提高。

    双波长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联合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03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06301.2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长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其以掺杂有Yb/Er/Nd的NaYF4为基质的纳米颗粒为内核,以Yb、Nd掺杂的NaYF4基质为壳层,构成NaYF4:Yb/Tm/Er@NaYF4:Yb/Nd核壳结构的油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并且在该油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的外表面上,吸附有标记待检测物的抗原,形成标记有待检测物抗原的双波长发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该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在近红外光808nm波长激发下同时发出655nm波长红光和442nm波长蓝光。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前述纳米颗粒的联合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该纳米颗粒的独特光学特性和荧光淬灭机制,在一个激光器的激发下即可同时获得检测T线与质检C线的荧光信号,进行单线检测,提高了定性检测的灵敏性和定量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可调控Ho离子正交发光特性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9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04878.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调控Ho离子正交发光特性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Yb、Ho、Ce和Nd共掺杂形成的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其化学表达式为NaYF4:Yb/Ho/Ce@NaYF4:Yb@NaNdF4:Yb;该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由内向外包括:发光中心内核、包覆在该内核外表面的第一壳层结构、包覆在第一壳层结构外表面的第二壳层结构;该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在近红外光980nm激发下发出650波长主导的红光,在近红外光808nm激发下发出540波长主导的绿光。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纳米材料结构独特、性能稳定,能够实现采用单一的纳米材料进行动态多色调节,在多色指纹检测、防伪、荧光检测等方面很有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水平仪出射激光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626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88229.2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水平仪出射激光线检测方法,包括:1)实时采集多条水平或垂直激光线的多幅图像数据;2)传输图像数据到PC机;3)图像预处理;4)图像检测每幅图片中拍摄的激光线段位置,并且判断激光线宽度等信息;5)将激光线相关图片信息融合,判断激光直线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上下左右方向的出射偏移;6)将激光线多幅图片宽度信息融合,判断每条激光线是否小于等于规定的衍射角,保证宽度符合生产要求;7)将激光水平仪是否合格的信息显示到人机界面,给出判断结果和依据,并存储当前检测水平仪编号和其各方向激光线宽度、位置等信息入库。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激光线的位置精度识别以及对激光线宽度的精确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