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电磁/声融合超材料、组合物及航空器

    公开(公告)号:CN1164169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01920.6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超材料技术领域的板式电磁/声融合超材料、组合物及航空器,包括声学功能结构和电磁功能结构,电磁功能结构连接于声学功能结构上,声学功能结构对入射其上声波的调控,电磁功能结构对入射其上电磁波的调控。本发明所提出的板式电磁/声融合超材料基本单元主要在厘米尺度下完成设计和制备,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低,非常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提出的板式电磁/声融合超材料具有结构轻薄且兼具电磁波和声波多功能调控的特点。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附加重量、空间占用和应用成本优势,可以有效克服当前在航空器中叠加使用电磁屏蔽材料与吸隔声材料所带来的功能干扰和经济性降低等问题。

    抑振降噪单元结构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9436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013697.0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振降噪单元结构,包括支撑柱、围栏框以及配重体,支撑柱具有支撑端和安装端,安装端用于连接待抑振结构,围栏框安装在支撑端上;配重体包括多个,其中,配重体具有如下任一种安装形式:配重体安装在围栏框上;配重体通过弹性杆安装在围栏框上;配重体通过弹性杆安装在支撑柱上,本发明中的抑振降噪单元结构,几何形状和装配关系简单,制备简易,可适合于大曲面的待抑振结构表面的安装,方便施工,安全可靠。

    增强空间听觉感知的声音重放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444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6487.5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空间听觉感知的声音重放系统及方法,包括:信息输入和定义层: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距离追踪装置和处理器,完成对空间声场采样以及实时距离追踪后将声源信息、环境信息和听者信息输入空间声音调制层;空间声音调制层:包括空间声音调制器,空间声音调制器包含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块用以时空调制声波的幅值、相位和指向性;调制后的声波输入至听者声音感知层;听者声音感知层:由人耳听觉系统实现对声源方向定位、声源距离感知和声场景综合感知。本发明可以与现有的营造空间听觉感知的重放系统配合使用,能够显著减少物理声场的精确重放系统中扬声器的布置数量和空间占用。

    基于电阻抗控制的声压调控器件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260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07465.9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阻抗控制的声压调控器件,包括:至少两个调控单元(1),引线(2),控制电路(3)以及支架4;所述调控单元(1)与引线(2)相连;所述引线(2)与控制电路(3)相连;所述调控单元(1)包括:配重(11),压电构件(12),基板(13);所述配重(11)设置于压电构件(12)的中间;压电构件(12)的一侧与基板(13)贴合;压电构件(12)的表面几何中心与基板(13)的一侧表面几何中心重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受并联电路阻抗控制的声压调控材料。该声压调控器件为阵列形式,包含多个调控单元,不仅可单独控制各个单元对特定频率声波的通透比例,对声波进行加码,还可控制不同单元间的声压传递相位差,使得透过器件整体的声波向特定方向聚集传播。

    基于钢轨导波技术的列车接近报警器

    公开(公告)号:CN11378804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1075988.4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钢轨导波技术的列车接近报警器,包括导波发射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报警单元和手机app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与信号采集单元连接;导波发射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报警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手机app单元与其余单元均连接。本发明在无网络信号时可以进行实地报警,提供列车接近的具体信息,警示效果显著;在有网络信号时可以通过手机app接收报警信号,可以对设备部分算法参数进行更改;体积小,便于携带,满足临时在铁路区间施工作业的情况。

    宽频声学材料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49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16736.4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声学材料,包括支撑部、表面工作部以及电学部,所述表面工作部包括多个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安装在支撑部上,所述电学部包括阻抗调节电路,所述支撑部包括框架以及板面,多个所述板面安装在框架上,每个所述工作单元包括前表面工作部以及后表面工作部,所述前表面工作部、后表面工作部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两侧,所述前表面工作部中的第一功能部件、后表面工作部中的第二功能部件分别连接所述电学部,本发明通过电阻抗设计和机电耦合解决了现有的声学材料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灵活,能够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如能量收集、减声降噪、声波调控等,实用性强。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645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32723.9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包括:壳体;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能器与所述壳体连接;连接引线,所述连接引线的一端与所述换能器连接;所述壳体包括框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两侧的第一阻抗板及第二阻抗板;所述第一阻抗板及所述第二阻抗板与所述框架形成一空腔,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框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阻抗板处于共振,同时所述第二阻抗板处于反共振,从而提高装置空腔内的声压使得换能器的机电换能的效率提高。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低频机电换能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的优点。

    一种中低频隔声隔热复合壁板

    公开(公告)号:CN10373803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37510.6

    申请日:2014-01-26

    Abstract: 一种中低频隔声隔热复合壁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连接的壳体、隔热吸音层和组合板,组合板由两块第一耦合振动板及其间的第一吸声材料组成。针对传统轻薄隔声材料无法有效隔离中低频噪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耦合振动板使得通过其产生的近场波反复穿越吸声材料,从而消耗了大量的声能;通过设置耦合振动板与壳体间的距离可以提高隔声频谱曲线峰谷附近的性能。因而,本发明在整个中低频域内都有较好的隔声效果,而且在隔声量峰值频率附近相对只有壳体的情况可提高隔声量25dB左右。本发明质量面密度在5.5kg/m2左右,适合作为飞机、高速列车等的舱室壁板。

    基于线性谐振器和非线性激振器的压电能量收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1437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382930.3

    申请日:201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谐振器和非线性激振器的压电能量收集器,包括能量收集结构和能量收集电路,其中,能量收集结构包括压电悬臂梁、线性谐振器和非线性激振器。压电能量收集器在压电悬臂梁上附加一个线性谐振器,可以获得距离比较近的两个共振峰,通过设计线性谐振器与压电悬臂梁的质量比、频率比和位置比等参数可以进一步将能量收集器的反共振峰转移到两共振峰外,从而获得较宽的工作频带;非线性激振器的引入可以增加系统共振峰的数量,而且通过设计系统参数可以进一步拓宽系统的工作频带,或者可以提高两共振峰间峰谷处的性能。

    基于声学超材料的低频和宽频噪声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0215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32237.X

    申请日:2015-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低频噪声发电装置,包括呈中空的螺旋状的基体板、弹性软薄膜层、两块永磁体和两根导线;所述的弹性软薄膜层嵌入在所述的基体板中空处的中部,异极相对的两块永磁体分别位于该弹性软薄膜层的上下两侧,通过磁力和弹性软薄膜层紧密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基体板上下表面分别开有槽,供所述的导线放置,当声波入射时,能激起薄膜上的永磁体较大振幅的振动,从而改变通过基体板的电磁场分布,产生感应电动势。本发明可以有效吸收环境中的低频噪声,降噪的同时还能获取电能,实现了能量的有效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