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二酸生物改进合成方法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993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510456365.X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一种戊二酸生物改进合成方法,通过在重组宿主大肠杆菌中表达2‐羟基戊二酸脱氢酶,戊烯二酰辅酶A转移酶,2‐羟基戊二酰辅酶A脱水酶,反‐烯酰辅酶A还原酶以及硫酯酶实现。通过对表达上述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生产,成功在发酵液中检测到目标产物戊二酸以及副产物戊烯二酸,2‐羟基戊二酸的生成。本发明所构建的生物合成途径为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戊二酸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戊二酸生物改进合成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9934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10456365.X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一种戊二酸生物改进合成方法,通过在重组宿主大肠杆菌中表达2‐羟基戊二酸脱氢酶,戊烯二酰辅酶A转移酶,2‐羟基戊二酰辅酶A脱水酶,反‐烯酰辅酶A还原酶以及硫酯酶实现。通过对表达上述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生产,成功在发酵液中检测到目标产物戊二酸以及副产物戊烯二酸,2‐羟基戊二酸的生成。本发明所构建的生物合成途径为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戊二酸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半导体薄膜等离子体滤波器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47536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02145108.7

    申请日:2002-11-07

    Inventor: 沈文忠 钱志刚

    Abstract: 半导体薄膜等离子体滤波器的检测方法属于热光伏技术领域。检测方法具体为:(1)测量滤波器材料的带隙以下的红外反射光谱;(2)用理论反射率公式拟合实验结果,得到滤波器的实际参数;(3)通过这些参数和理论公式计算其透射率以及吸收率,以全面地检验滤波器的性能;(4)对滤波器材料的生长参数进行筛选优化。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由于薄膜材料是生长在衬底上或者是集成在热光伏器件中,薄膜层的反射率可以直接测量,而其透射率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因此本发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既可以得到可靠的薄膜参数,又可以得到不能直接测量的滤波器性质。通过对滤波器性能的全面检测,可以对滤波器材料的生长参数进行筛选优化。

    等离子体滤波器氮化铟半导体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168151C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02145107.9

    申请日:2002-11-07

    Inventor: 沈文忠 钱志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滤波器氮化铟半导体薄膜属于半导体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控溅射法生长的半导体氮化铟薄膜作为等离子体滤波器材料,薄膜中In元素和N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1∶1,具有较好的晶体质量,不需掺杂就能达到等离子体滤波器所需要的高电子浓度,通过控制生长条件,可以方便的调节薄膜的电子浓度和薄膜厚度,适应不同滤波器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滤波性能,并具有光损失小、透过范围大和利于系统集成的优点。

    无细胞系统内多无膜区室间物质可控递送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2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9365.7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一种无细胞系统内多无膜区室间物质可控递送的应用,通过利用蛋白质表达载体的蛋白表达和组氨酸标签(His Tag)蛋白的添加,在优化的无细胞系统内快速形成两种独立共存的蛋白富集相,即多无膜区室后,进行多无膜区室间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资的可控递送。本发明构建得到的多无膜区室可以将无细胞系统中特定的活性组分、生化反应可控地富集至区室中并与其他复杂代谢反应分隔,由于区室的高动态性还能够实现生物分子与外界环境、多区室间的可控交流,进而大幅提高代谢反应的精准性及可控性,为无细胞系统在复杂代谢通路探索、多酶催化、药物递送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用于水下软体机器人的蛋白黏附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872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55209.2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下软体机器人的蛋白黏附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通过将重组节肢弹性蛋白溶液经过二酪氨酸预交联后加入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再将混合溶液与硅钨酸溶液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水下黏附水凝胶。本发明利用重组节肢弹性蛋白的带正电氨基酸在水下进行黏附的同时,通过硅钨酸的聚阴离子特性使其能够与各种带正电荷的物质发生静电相互作用,使得蛋白与硅钨酸能够交联形成水凝胶,并加强了材料的黏附性能以及机械性能。并由于水凝胶内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存在,使得其能够响应磁力及红外光进行可控的移动与水下黏附,实现水下环境的物体抓取与递送、人造血管的修复等应用,在生物医学、海洋勘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