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4120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80044564.9

    申请日:2013-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7/223 G01K7/22 H01C1/142 H01C1/148 H01C7/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其具有热敏电阻材料层,所述热敏电阻材料层能够降低来自外部配线的热传导的影响,而且在弯曲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龟裂,能够不烧成而直接成膜于薄膜上。其具备:绝缘性薄膜(2);薄膜热敏电阻部(3),以TiAlN热敏电阻材料形成于绝缘性薄膜的表面;一对梳状电极(4),在薄膜热敏电阻部上具有多个梳部(4a),并且相互对置地以金属来图案形成;及一对图案电极(5),连接于一对梳状电极,并且图案形成于绝缘性薄膜的表面,图案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由导电性树脂形成。

    带温度传感器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5157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210037963.X

    申请日:2012-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温度传感器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能够准确地测量平面线圈的温度并且响应性优异,尽可能抑制外形的凹凸且也易于进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或线圈的容纳。本发明的带温度传感器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具备由旋涡状的卷线构成的传输线圈(2)和控制外加于该传输线圈(2)的交流电压的电路部(3),对传输线圈(2)外加交流电压并通过电磁感应向被供电设备或被充电设备传输电力,其中,具备具有设置于传输线圈(2)且电阻根据温度变化的热敏部(4)的膜状温度传感器(5),热敏部(4)缠绕设置于卷线(2a)的一部分上。

    片型浪涌吸收器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29220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610111093.0

    申请日:2000-11-30

    Abstract: 一种片型浪涌吸收器,包括:长方体形的绝缘基体;与绝缘基体一起构造填充放电气体的箱状密封室的底面开口的绝缘密封盖;设在密封室的两端部的端子电极;导通端子电极、在密封室内形成放电间隙地设置的一对放电电极;设在放电电极和端子电极的连接部、用于扩大连接面积的连接面。一种片型浪涌吸收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工序:在具有耐热性的绝缘基体平坦的基板表面上形成比该绝缘基体耐热性低的带状低耐热绝缘层;在该带状低耐热绝缘层上层叠同一带状的导电膜;在正交于长度方向的方向通过激光切割与所述低耐热绝缘层同时分断该导电膜而形成隔微小间隙的一对放电电极。

    片型浪涌吸收器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19230C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00120699.0

    申请日:2000-11-30

    Abstract: 一种片型浪涌吸收器,包括:长方体形的绝缘基体;与绝缘基体一起构造填充放电气体的箱状密封室的底面开口的绝缘密封盖;设在密封室的两端部的端子电极;导通端子电极、在密封室内形成放电间隙地设置的一对放电电极;设在放电电极和端子电极的连接部、用于扩大连接面积的连接面。一种片型浪涌吸收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工序:在具有耐热性的绝缘基体平坦的基板表面上形成比该绝缘基体耐热性低的带状低耐热绝缘层;在该带状低耐热绝缘层上层叠同一带状的导电膜;在正交于长度方向的方向通过激光切割与所述低耐热绝缘层同时分断该导电膜而形成隔微小间隙的一对放电电极。

    带温度传感器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503376U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20053727.2

    申请日:2012-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温度传感器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能够准确地测量平面线圈的温度并且响应性优异,尽可能抑制外形的凹凸且也易于进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或线圈的容纳。本实用新型的带温度传感器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其具备由旋涡状的卷线构成的传输线圈(2)和控制外加于该传输线圈(2)的交流电压的电路部(3),对传输线圈(2)外加交流电压并通过电磁感应向被供电设备或被充电设备传输电力,其中,具备具有设置于传输线圈(2)且电阻根据温度变化的热敏部(4)的膜状温度传感器(5),热敏部(4)缠绕设置于卷线(2a)的一部分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