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公开(公告)号:CN105940531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077.2

    申请日:2015-01-22

    Abstract: 提供至少含有硅,通过含有前述硅而达成高容量化的同时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含有硅,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硅的一次颗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非活性相覆盖而成的颗粒,所述非活性相由与前述硅相比硅的氧化数高的硅化合物、金属硅合金或金属构成。另外,含有硅的一次颗粒可以进行了二次颗粒化。另外,与前述硅相比硅的氧化数高的硅化合物优选为Li2Si2O5、Li2SiO3或Li4SiO4。进而优选前述金属硅合金为FeSi,金属为Ti。进而硅的微晶尺寸优选为以下。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129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126303.7

    申请日:200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使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使用的非水电解液得到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以及充电状态下的保存特性提高。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正极(1)、负极(2)、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3)、以及在非水系溶剂中溶解有溶质的非水电解液,其中在上述负极中使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并且使用氟代环状碳酸酯和羧酸酯作为上述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系溶剂,进而在该非水电解液中含有具有碳数为2以上的链状饱和烃基的腈化合物。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62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80084733.1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电池容量的降低且改善了快速充放电循环特性及高温保存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设置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二负极合剂层,第一负极合剂层及第二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第二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1)的比率(S2/S1)为1.1~2.0,第二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1)的比率(D2/D1)为0.9~1.1,间隔件具有与正极相接的第一表面和与负极相接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相对于碳酸亚乙酯的接触角小于第二表面相对于碳酸亚乙酯的接触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