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L型金属导电片连接的热电器件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1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55953.1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L型金属导电片连接的热电器件及其参数确定方法,该热电器件包括高度不等的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之间存在间距;相同尺度的上层陶瓷板、下层陶瓷板;位于上层的第一L型金属导电片,位于下层的第二L型金属导电片、第三金属导电片。本发明通过引入L型金属导电片的方式改变P型半导体以及N型半导体的相对高度,使流过两者中的电流大小保持一致,克服传统热电器件中因半导体参数不对等导致功率受限的问题,最终提高器件整体的热电转化率。

    一种Z型热电器件及其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6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55954.6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Z型热电器件及其参数优化方法,Z型热电器件包括上陶瓷板、下陶瓷板、热电半导体、第一铜电极、第二铜电极、第二铜电极、导体;所述上陶瓷板底面连接第一铜电极上端面,第一铜电极下端面一侧连接热电半导体上端面,第一铜电极下端面另一侧连接导体上端面;所述热电半导体下端面连接第二铜电极上端面,导体下端面连接第三铜电极上端面;所述第二铜电极下端面、第三铜电极下端面分别连接下陶瓷板顶面两侧。本发明对传统的对称PN热电半导体结构进行优化,通过用细铜导替换掉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中热电优值较小的那一方,从而有效降低P型热电半导体和N型热电半导体因热电优值不同而导致的功率损失,提高整体热电转换效率以及输出性能。

    一种集成热电器件和PCM的蜂窝型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15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5812.1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热电器件和PCM的蜂窝型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外壳,外壳内部安装有六边形蜂窝状的电池导热框架,电池导热框架中心设有穿管孔,液冷管道穿过穿管孔,液冷管道连接换热器进行换热。电池导热框架的外壁面均紧贴有热电器件,热电器件的热端紧贴安装有液冷板,液冷板连接换热器进行换热。电池导热框架等间距分布有多个凹槽,分别用于安装电池、PCM6、翅片,凹槽内部填充PCM,翅片紧贴在电池上,PCM6包裹住电池和翅片。本发明通过热电器件的主动制冷/制热功能和相变材料PCM的相变时温度不变特性,进行电池的热管理,使电池的维持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改善了电池单元的温度分布均匀,防止电池热失控,提高电池寿命和处在不同工况的稳定性。

    微通道集成均热板和热电器件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6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64953.5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微通道集成均热板和热电器件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外壳、液冷模块、均热板模块、热电器件模块、电池组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所述外壳为铝制的中空无盖长方体结构,外壳内部设有微通道,用于通冷却介质,微通道连接液冷模块;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电池组模块,均热板模块插入电池组模块的电池单体的空隙,均热板模块表面设有热电器件模块,热电器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液冷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池组模块、液冷模块、热电器件模块、电源模块。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集成均热板和热电器件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将被动电池热管理的热管与主动电池热管理的液冷、热电元件相耦合,既能满足电池组模块的散热要求,同时也能满足电池组的预热要求。

    热电制冷、相变材料和液冷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67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3363.9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热电制冷、相变材料和液冷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多个相同的热处理单元;每个热处理单元均包括相变材料模块、液冷一体式支撑模块、热电制冷模块、液冷模块、测温模块;液冷一体式支撑模块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内设有第一蛇形液冷板、传热翅片;相变材料模块填充在外框架内并形成与电池安置槽;热电制冷模块为两组,两组热电制冷模块分别置于外框架左右;液冷模块包括第二蛇形液冷板,第二蛇形液冷板安装于每个热处理单元左右最外侧;测温模块由多组温度监控单元组成并控温。本发明提供的热电制冷、相变材料和液冷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提高散热效率,保证电池组温度均匀。

    一种不含金属导电片的热电器件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9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57932.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不含金属导电片的热电器件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热电器件包括上层陶瓷板、下层陶瓷板、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多个P型半导体、多个N型半导体交替排布,整体构成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半导体组件位于上层陶瓷板、下层陶瓷板之间。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中,任意一个半导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单元、中部单元、下部单元三部分,三部分处在同一水平方向上,或者位于两个不同的水平方向上、且这两个方向相互正交,实现在相同水平方向和不同水平方向上的连接。

    一种沿热流方向面积不断增加的环形热电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6156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75813.6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沿热流方向面积不断增加的环形热电器件,包括:上端绝缘基板、下端绝缘基板、上端导电片、下端导电片、P型热电半导体、N型热电半导体;上端绝缘基板、下端绝缘基板均为空心圆筒结构,上端绝缘基板位于外侧、下端绝缘基板位于内侧。上端绝缘基板与下端绝缘基板之间分布有多个P型热电半导体、N型热电半导体;相邻的P型热电半导体、N型热电半导体,它们的上端部通过上端导电片连接,它们的下端部通过下端导电片连接;该环形热电器件沿热流方向等间距轴向分布成M列。本发明对环形热电器件结构上进行改进,沿着热流的方向,不断增加环形热电器件的宽度,实现环形热电器件整体的均一输出,有效提升了环形热电器件的输电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