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二腈加氢制备壬二胺的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35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112136.6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壬二腈加氢制备壬二胺的新方法,涉及催化加氢技术领域。所述制备壬二胺的新方法主要包括采用滴流床反应形式,同时引入苯类溶剂,与醇类溶剂混配成双溶剂体系。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解决了原有工艺存在的因物料反混,杂质在溶剂中溶解度差,吸附在催化剂孔道中,造成催化剂快速失活的问题。

    一种丙二酸的合成工艺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20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47949.5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二酸的合成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对树脂进行预处理,然后在树脂中加入发烟硫酸进行第一次磺化反应;依次加入硫酸和水进行第二次磺化反应,将经第二次磺化反应后的产物加入L酸中进行配位络合反应,清洗后得到固体超强酸;使用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催化水解丙二酸二甲酯原料,经分离、提纯,得到丙二酸产品。本发明采用具有强质子受体的超强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具有催化剂强度高、寿命长、成本低、无污染、无废盐等优点。

    高硫肥煤提质脱硫的方法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37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112120.5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硫肥煤提质脱硫的方法,涉及炼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高硫肥煤、有机硫脱除剂、二氧化钛和氟硼酸镍混合形成第一浆体;(b)将第一浆体进行加温反应,分离得到第一液体物料和第一固体物料;(c)将第一固体物料和洗油混合形成第二浆体;(d)将第二浆体进行加温加压反应,分离得到第二液体物料和第二固体物料;(e)将第二液体物料进行闪蒸,得到有机溶剂和第三固体物料;对第三固体物料干燥,得到脱硫煤。本发明可以不破坏高硫肥煤粘结性的前提下脱除50%的有机硫和100%的无机硫,本发明在提高劣质焦炭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珍贵的优质焦煤利用率,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一种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044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66644.1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包括:(1)将己内酰胺和氨气分别预热后,一起通入微通道反应器I中进行反应得到6‑氨基己酰胺;(2)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液相物料6‑氨基己酰胺;(3)将步骤(2)分离得到的6‑氨基己酰胺预热后通入微通道反应器II中,同时通入脱水剂进行脱水反应,得到6‑氨基己腈。本申请有效控制了氨解产物的聚合,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使用脱水剂进行脱水反应,有效避免了催化脱水工艺存在的催化剂结焦,催化剂寿命短等问题。

    一种11-氨基十一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304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710924314.4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1‑氨基十一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9‑羟基壬酸或9‑羟基壬酸酯溶于溶剂中,在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备9‑氧代壬酸或9‑氧代壬酸酯;2)将所述9‑氧代壬酸或9‑氧代壬酸酯与氰基乙酸酯溶于溶剂中,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3)将步骤2)中得到的产物继续进行水解反应,酸化后得到2‑氰基十一碳‑2‑烯二酸;4)将步骤3)中得到的产物进行选择性脱羧反应得到式V化合物10‑氰基‑10‑烯癸酸;5)向步骤4)中得到的10‑氰基‑10‑烯癸酸中加入催化剂,依次用氮气、氢气置换,进行加氢还原反应,粗品精制后得到11‑氨基十一酸。

    一种含有甘油单甲醚单元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3656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11225972.0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甘油单甲醚单元的不饱和聚酯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不饱和聚酯。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二元醇、酸单体以及反应促进剂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惰性氛围下升温至150~160℃;2)在反应过程中,当反应体系酸值达到130~170mgKOH/g,升温至170~200℃;3)继续反应,当反应体系酸值达到30~40mgKOH/g,停止反应,降温至80~100℃之后,基于100wt%的反应体系总重量,加入15~30wt%的稀释剂,然后出料;其中,二元醇包含甘油单甲醚,所述酸单体包含顺丁烯二酸酐和任选的二元酸或其它酸酐,所述反应促进剂选自柠檬酸、磷酸或磺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