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铁磁微丝纺织技术的电磁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2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86886.8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磁微丝纺织技术的电磁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铁磁微丝作为纬纱与石英纤维纺织成二维织物作为预制体,通过多层铺叠并使用RTM工艺灌注环氧树脂方式制作成型铁磁微丝超材料,所述铁磁微丝超材料通过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作;所述RTM工艺是指由低粘度树脂在闭合模具中流动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成型;所述树脂的粘度为100~400mpa·s;再进行电磁、力学及耐温测试,得到铁磁微丝超材料的最高耐温。验证X波段8‑11GHz频段带宽达到‑17dB低反射率的隐身效果,具有结构承载、耐温和隐身功能一体化的特点。

    太空吹塑装置
    23.
    发明公开
    太空吹塑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21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54987.9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空吹塑成型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液结构、建膜杆、气体通道、气囊、第一传动结构、第二传动结构;第二电机控制建膜杆转动,建膜杆扫过中空管,触碰到阀座,阀座被按压,液体从中空管的通孔中流出附着在建膜杆上并在中空管成膜,气囊中气体向气体通道外移动,中空管设置在气体通道出口处,气体通过时将液体膜吹出,在固定模具中完成塑形;当建膜杆离开阀座时,阀座脱离压力,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堵住通孔。

    一种卫星在轨系泊聚合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2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854977.5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在轨系泊聚合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变刚度结构、末端灵巧操控飞行器、磁力对接接头A和手眼相机;末端灵巧操控飞行器通过变刚度结构与追踪星连接;末端灵巧操控飞行器末端安装有磁力对接接头A和手眼相机。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卫星在轨系泊聚合方案,简化了对接流程,降低了对接机构的重量与成本,降低了对接过程姿态保持精度要求,可实现柔性平台对接。

    一种光学合成孔径粗精两级共相误差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0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21388.1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合成孔径粗精两级共相误差检测方法,针对光学合成孔径中每两个孔径分别执行如下处理:对两孔径通过的两束光依次经过两个反射镜、马赫增德型合光干涉系统后反射出三部分光束,依次记为第一光束、第二光束和第三光束;其中第三束光为相位差间隔为π/2的A、B、C、D四路信号;利用第一光束进行倾斜误差检测和校正;利用第二光束采用色散条纹法进行平移误差检测;进行平移误差的粗校正;将A、B、C、D四路信号各分为两个波段,并进行信号采集,通过条纹检测平移误差,进行平移误差的精校正;上述倾斜误差和平移误差的粗精检测校正不断交替进行,直至实现探测精度下的共相位要求。

    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的空间微型软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9872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82873.X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的空间微型软体机器人,属于空间微型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6个多段式驱动腿、高压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为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板状结构;高压转换模块和电源模块安装在控制模块的上表面;多段式驱动腿为矩形板状结构;6个多段式驱动腿沿控制模块周向均匀设置;每个多段式驱动腿与控制模块的一条侧边对接;6个多段式驱动腿呈发散设置;控制模块和6个多段式驱动腿的下表面粘附在外部航天器表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航天器表面吸附和移动的厘米级尺度机器人。

    一种基于DMD空间光调控相机的强激光干扰抑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6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2139.8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MD空间光调控相机的强激光干扰抑制控制方法,包括:初始化DMD掩膜;检测探测器输出的原始图像是否受到激光干扰;若检测到探测器输出的原始图像受到激光干扰,则设置DMD掩膜为全1,并调节DMD空间光调控相机整体曝光时间为最小;获取整体曝光时间为最小条件下的待处理图像,对待处理图像中的激光干扰进行检测,并确定激光干扰参数;根据确定的激光干扰参数,实时生成具有激光抑制功能的DMD掩膜;将具有激光抑制功能的DMD掩膜加载至DMD空间光调控相机的DMD器件,对成像视场内的光进行调控,生成激光干扰抑制图像。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对强激光的抑制能力,同时还能对周围感兴趣目标进行探测。

    一种面向可编程变形超结构的分形-堆叠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1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2785.8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可编程变形超结构的分形‑堆叠设计方法,属于结构与机构技术领域;设计变形超结构的组成,变形超结构包括n个片芯、电加热片、前端盖、后端盖、前紧固头、后紧固头、螺钉和螺母;n为正整数;设计片芯、前端盖、后端盖、前紧固头、后紧固头、螺钉和螺母的材料;根据片芯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确定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通过弹塑性本构近似等效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加载‑卸载段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制作片芯;设计电加热片;堆叠组装变形超结构;本发明能够通过相变应变的分布优化,实现片芯输出变形量可设计定制,通过堆叠组装,实现输出力可编程定制,通过温度控制设计,实现片芯热致相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