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03782143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106207.2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该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为箱型结构,箱型结构的顶部有一个直径为3cm的开孔,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三块区域,分别为中心流上升区和两个两侧流下降区。本实用新型能形成一个旋转的交替更迭的大涡流动,加强了气液搅拌和物质传递,能够明显改善藻液流场和促进闪光效应,有利于提高微藻光合作用和生物质产量。

    用高压氙灯实现点火的硼颗粒燃烧观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854077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458383.3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试验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用高压氙灯实现点火的硼颗粒燃烧观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硼颗粒燃烧的反应炉,反应炉内设托架;还包括带有椭球形全反射镜的高压氙灯,其光源位于椭球形的一个焦点,而样品的放置点则位于椭球形的另一个焦点;反应炉是全密闭的,在托架与高压氙灯之间炉体上设有石英玻璃窗口,炉体上还设有用于观测的石英玻璃窗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燃料在高压密闭环境中的点燃和观测,最高点火温度远超电热方式;解决高压石英玻璃阻挡红外波段的问题,提高了样品的加热速率和能源的利用率;点火方式与燃料的导电性无关;点火源与高压燃烧环境隔离,确保安全性;干扰小,响应灵敏,可用于瞬间完成燃烧的物质。

    一种用于燃油锅炉的活性分子臭氧脱硝烟道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1874121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847655.5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脱硝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燃油锅炉的活性分子臭氧脱硝烟道反应器,包括设于反应器本体外围的外壳,外壳具有与烟道相同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且两端设有用于与烟道相连的法兰面;在外壳中沿轴向依次设有包括油灰捕集器、喷淋降温器、臭氧分配喷射器和扰流混合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能够针对燃油锅炉烟气所含油灰进行捕集处理,避免进入烟气对臭氧分配喷射器和扰流混合器造成堵塞,影响活性分子臭氧的反应效率;同时,也能够避免油灰对后续吸收塔中的碱液品质造成负面影响。臭氧分配喷射器能单独控制各分配管道上喷口的喷射量。

    实现火焰分级利用的燃烧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596050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25012.6

    申请日:2016-04-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发电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实现火焰分级利用的燃烧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设于锅炉的燃烧室中的燃烧器;在燃烧室内围绕燃烧器设置至少一组光伏电池,光伏电池通过导线与设于燃烧室外的光伏电池配套部件连接;光伏电池的背部设冷却器,冷却器通过管路与介质循环系统相接。与目前燃烧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系统对火焰的分级利用体现了能量梯级利用理念,两者结合能显著提高现有系统发电效率。区别于目前锅炉发电技术中对燃烧释放能量一律以热形式吸收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对能够直接转变为电的光能进行光电转化作为能量转换第一步,热能回收作为能量转换第二步。通过对能量的合理利用避免了能量品质的浪费,提高了系统热效率。

    实现低灰燃烧的燃水煤浆液态排渣旋风炉

    公开(公告)号:CN202915349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24231.9

    申请日:2012-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NOx燃烧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实现低灰燃烧的燃水煤浆液态排渣旋风炉。该设备包括柱状的炉体,设在炉体顶端的水煤浆燃烧器具有中空的预燃区;在预燃区上方设有水煤浆入口和一次风入口,水煤浆燃烧器的壁上设二次风喷口;炉体内的炉膛从上至下分为主燃区、再燃区和燃尽区,在主燃区的中上部设上切向二次风喷口,主燃区的下部设下切向二次风喷口,再燃区设再燃燃料喷口,燃尽区设燃尽风喷口;炉膛底部侧面设烟气出口,炉膛底部设出渣口。该设备在燃烧过程中运行分级配风及再燃技术,能够降低60%的NOx排放;各配风喷口的设置,使水煤浆的燃烧能以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式进行,这在工业上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燃水煤浆立式旋风炉装置
    2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15347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24234.2

    申请日:2012-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燃水煤浆立式旋风炉装置。该装置包括作为燃尽室的锅炉本体、作为燃烧室的前置炉以及连接锅炉本体与前置炉的过渡烟道;前置炉具有柱状的炉体,其顶部设燃烧器,在燃烧器处设水煤浆喷枪和一次风喷口,在炉膛上部布置切向的二次风喷口,在炉膛下部布置切向的二次风喷口;在炉膛底部与锅炉本体底部之间设置水平的过渡烟道,过渡烟道的入口处错列布置有竖向的捕渣管束;在炉膛底部设出渣口。本实用新型选用水煤浆作为液态排渣立式旋风炉的燃料,可以大幅提高立式旋风炉的捕渣效率,减少烟气中飞灰含量,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适合于石化行业等需要高温清洁烟气的工业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低NOx的冷灰斗及炉底送风双椭圆布置的W型火焰锅炉

    公开(公告)号:CN201875694U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20613943.9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烧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低NOx的冷灰斗及炉底送风双椭圆布置的W型火焰锅炉。该锅炉炉膛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喷口,包括位于炉拱上的一次风喷口、炉壁上的二次风喷口、冷灰斗壁上的冷灰斗热风喷口和炉底上的炉底热风喷口;各喷口至少有两个,且以炉膛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一侧的喷口为一组,该组中各喷口的中心线均与位于同侧炉膛空间下部的一个假想椭圆相切。本实用新型中,各路进风的喷射路径与假想椭圆相切的设计,使得进风及煤粉气流形成完美的循环运动轨迹,提高了W火焰锅炉下炉膛和冷灰斗的充满度和利用率,增加了煤粉颗粒炉内运动行程,有利于煤粉燃尽。实现了更深度的分级燃烧,可以较好的控制NOx生成。

    一种利用近场热辐射技术的储能式太阳能热光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480371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79816.2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近场热辐射技术的储能式太阳能热光伏装置,包括吸收腔、吸收器、换热器、储热室、辐射器、光电池等组件,吸收腔能将太阳光反射至吸收器,吸收器吸收太阳辐射并加热自身;换热器能将吸收器的热量传至储热室,加热相变材料实现储能;辐射器固定在储热室上吸收来自储热室的热量并加热自身至较高温度,并向光伏电池组发出特点热辐射;辐射器与光伏电池之间用纳米真空间隙隔开;光电池背面有散热器,控制光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本装置利用近场技术、超材料技术改造太阳辐射,提高了光伏电池侧接受到的辐射量及可利用占比,提高了传统储能式太阳能热光伏装置的装置效率;利用储能技术,实现了不受天气因素干扰的稳定供能。

    一种不同禁带光伏电池级联的热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063078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500859.2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同禁带光伏电池级联的热光伏系统。包括进气口、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内设置有辐射器及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电池组件固定在燃烧腔内壁面上,在燃烧腔沿燃料及燃烧产物流动的方向上分段布置禁带宽度依次递减的光伏电池组组件及与相应光伏电池组件匹配的辐射器,所述辐射器设置在光伏电池组件远离燃烧腔壁面的一侧,且所述的辐射器和光伏电池组件之间由滤波装置或真空层隔开。由于本系统利用多种不同禁带电池分级利用燃烧器中不同波段的辐射能,能源利用高,提高了传统热光伏系统的系统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铝水反应的单透平热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348819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20008736.3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铝水反应的单透平热电联产系统。该系统中,循环泵、铝水反应器、氢气-蒸汽透平、热交换器依次连接;热交换器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接至燃料电池的入口,另一路接至所述循环泵的入口;燃料电池的排放口接至循环泵的入口。本实用新型同时利用了氢气和反应热,具有较高的系统效率。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可达到70%,其中发电效率可大于28%。在供电的同时提供热能,适合野外作业、偏远地区小型建筑等中小型分布式供能。本实用新型为闭式系统,用完的含铝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清洁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