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860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010369659.X
申请日:2020-05-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实验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激波管试验平台的纳米流体燃料实时超声雾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激波管,在其低压段的末端设置带有轴向贯穿通孔的盲板法兰;超声雾化头具有锥形的喷嘴部位和圆柱状的尾段,并以其喷嘴部位与贯穿通孔对接;在超声雾化头尾段的末端端面上设有高频线插头和进液口,前者通过线缆连接至驱动电源,后者位于雾化通道末端并通过输液管连接至给液泵。本发明能够节约雾化耗能,确保始终存在悬浮的纳米流体燃料雾化液滴;采用普通的给液泵即可完成燃料进样和速率控制,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可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要求的激波管点火实验,通用性强。能够适用于激波管点火燃烧实验中的大部分工况,可靠高效、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7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174310.9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膜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有序分层多级孔的核壳状Cu‑BTC@TpPa‑1聚乙二醇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Tp、Pa、均三甲苯、二恶烷和醋酸混合,经离心法得到共价有机骨架TpPa‑1;再将其与PVP混合搅拌、干燥处理,得到负载了PVP的TpPa‑1;然后与Cu(NO3)2·3H2O、均三甲苯反应,在TpPa‑1的表面原位生长形成铜基金属有机骨架Cu‑BTC,得到呈核壳结构的Cu‑BTC@TpPa‑1;最后与PEGDA和AIBN混合、压膜,经热交联塑化成型,得到Cu‑BTC@TpPa‑1聚乙二醇膜。本发明能够提升多孔材料在膜中的气体分离效果,有助于实现气体快速通过;能够有有效提升CO2在膜中的溶解性和扩散性,降低传质阻力;提升CO2渗透系数和CO2/N2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94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0909380.6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臭氧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热化学水分解制氢耦合臭氧脱硝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洗气回料罐,洗气回料罐通过管道分别连接Bunsen反应釜和氧气净化系统入口端,氧气净化系统连接压缩机;Bunsen反应釜连接液液分离罐,液液分离罐包括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分别连接H2SO4相装置和HIx相装置;压缩机出口端依次连接氧气储罐、臭氧发生器并最终至臭氧喷射混合系统;臭氧发生器和稀释风机连接臭氧喷射混合系统,臭氧喷射混合系统连接烟道反应器,锅炉系统、电厂烟道除尘器和引风机依次相连并连接至烟道反应器入口端,烟道反应器出口端依次连接电厂脱硫塔和电厂烟囱。本发明提高电厂的稳定性、安全性及经济性,降低了活性分子臭氧脱硝技术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107541.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中高浓度CO2的方法。包括:将导电碳纤维毡在高温下蚀刻去除杂质,浸泡在2‑甲基咪唑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中,生长Co‑MOF;然后在电化学体系中循环、老化,制得NiCoS‑LDH涂层;将微拟球藻的原始藻液接种至培养基中,浸入碳毡作为微藻电化学系统的阴阳两极;持续通入含有CO2的烟气进行藻液培养,利用培养前后的OD750差值得到积累的生物质干重从而计算出微拟球藻固定CO2速率。本发明通过电化学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微拟球藻在电厂烟气高浓度CO2下的生长固碳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7541.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微拟球藻固定烟气中高浓度CO2的方法。包括:将导电碳纤维毡在高温下蚀刻去除杂质,浸泡在2‑甲基咪唑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中,生长Co‑MOF;然后在电化学体系中循环、老化,制得NiCoS‑LDH涂层;将微拟球藻的原始藻液接种至培养基中,浸入碳毡作为微藻电化学系统的阴阳两极;持续通入含有CO2的烟气进行藻液培养,利用培养前后的OD750差值得到积累的生物质干重从而计算出微拟球藻固定CO2速率。本发明通过电化学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微拟球藻在电厂烟气高浓度CO2下的生长固碳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56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057730.5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燃烧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贫燃富燃交替式催化燃烧器及运行方法。该燃烧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催化燃烧区和气相燃烧区,前者设有燃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在催化燃烧区内填充催化剂,在气相燃烧区设点火器;催化燃烧区分为两部分,具有相同的通流面积和通流体积,且呈平行间隔、平行嵌套或对称设置的布局方式;两个催化燃烧区的燃气进口分别通过燃气管路连接至四通阀,四通阀的剩余接口分别连接至用于输送贫燃预混气和富燃预混气的燃气通道。本发明能缓解催化剂积碳,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量,提高了气相段的来流燃气温度,降低了下游点火难度,增强了燃烧稳定性。适用于供热、发电和尾气处理等和领域,适应面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6044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89426.7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臭氧氧化脱硝工艺中氧气再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将氧气质量浓度不低于95%的吸附分离后再循环混合气体引入氧气储罐中,再补充氧气源制备装置制备的氧气,使氧气储罐中的氧气质量浓度不低于90%,调整氧气储罐内的混合气体压力为0.1~0.11MPa;将氧气储罐内的混合气体引入臭氧发生器,生成臭氧;使臭氧发生器中的混合气体进入混合气体缓冲罐,再进入变压吸附塔,对氧气进行吸附分离;臭氧进入反应器,与烟气中氮氧化物反应,使变压吸附塔中被吸附的氧气通过增压泵再次进入氧气储罐等步骤,使锅炉烟气臭氧氧化脱硝工艺中的氧气实现再循环利用,节约能耗,从而达到降低整个工艺运行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99486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09380.6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臭氧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热化学水分解制氢耦合臭氧脱硝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洗气回料罐,洗气回料罐通过管道分别连接Bunsen反应釜和氧气净化系统入口端,氧气净化系统连接压缩机;Bunsen反应釜连接液液分离罐,液液分离罐包括上下两层,上下两层分别连接H2SO4相装置和HIx相装置;压缩机出口端依次连接氧气储罐、臭氧发生器并最终至臭氧喷射混合系统;臭氧发生器和稀释风机连接臭氧喷射混合系统,臭氧喷射混合系统连接烟道反应器,锅炉系统、电厂烟道除尘器和引风机依次相连并连接至烟道反应器入口端,烟道反应器出口端依次连接电厂脱硫塔和电厂烟囱。本发明提高电厂的稳定性、安全性及经济性,降低了活性分子臭氧脱硝技术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416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97895.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CO2的转化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氮杂环卡宾修饰镍铱双原子碳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将柠檬酸钠和柠檬酸钾热解制得多孔碳材料,与硝酸镍、硝酸铱、葡萄糖和去离子水混合超声处理后,与三聚氰胺在氮气环境下煅烧;将得到的镍铱双原子碳基材料与油酸、油胺、1,2-十六烷二醇加入1-十八烯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油胺修饰的镍铱双原子碳基材料;进一步与氮杂环卡宾分子反应,制得氮杂环卡宾修饰镍铱双原子碳基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多孔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吡啶氮及吡咯氮含量高、导电性强等显著优点;不仅能为CO2还原反应提供了更多电荷,而且自身疏水性抑制了析氢反应,具有较高甲醇选择性和碳原子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5487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789143.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集热型光热化学循环材料的太阳能分级分质利用系统。包括呈中空管状结构的透明石英材质的光热化学循环反应器,其入口端与CO2和H2O混合气的供气管相接,底部平面上设置具有集热效果的TiO2基薄膜层;不锈钢材质的导热腔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其顶部平面与光热化学循环反应器的底部平面紧密贴合以实现热量传导;光热化学循环反应器的入口端与导热腔体的出口端位于同一侧。本发明结合太阳能光利用和热利用手段,对太阳光区分波段利用,实现太阳能的分级分质利用,相较现有技术扩大了太阳光谱能量利用范围,提高整体能量利用效率,体现能量梯级利用理念,提高能量利用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