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碘化氢催化分解的负载金属沸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4359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53624.9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碘化氢催化分解制取氢气反应中的负载金属沸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用过量溶液浸渍法进行负载金属:将金属的可溶性盐或可溶性酸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沸石分子筛载体,在60~90℃下加热搅拌至蒸干;(2)将混合物在110℃下烘干12小时后,将混合物研磨成细粉,加热到250~350℃,预烧1~2h;然后升到450~550℃,焙烧2~5h,炉冷,制备得到负载金属沸石催化剂。本发明所提供的负载金属沸石催化剂,与氧化物催化剂或其他稀土类氧化物载体催化剂相比,具备沸石载体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催化活性较高、批量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成本花费低,以及金属负载均匀稳定性好等优点。

    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热光伏蒸汽产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808401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1649190.1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太阳能与天然气互补热光伏蒸汽产生系统,该系统包括热光伏供电系统、蓄热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和蒸汽产生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量并转化为导热工质的热能,导热工质经热光伏余热烟气加热之后循环流到蒸汽发生器加热给水产生蒸汽。热光伏以天然气为燃料,热光伏产生的电力用于维持整个系统运行能耗,热光伏排烟加热导热工质,实现能量有序利用。当太阳辐射量不足时,启用补充燃烧室向系统提供热量,同时加开辅助热光伏装置用于补充电力需求,系统可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蒸汽以满足供热需求。

    一种管池结合式闪光生物反应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504872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359971.2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管池结合式闪光生物反应器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培养微藻的跑道池反应器;在其上方平行布置若干根透光材质的水平横管,水平横管与跑道池反应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相邻水平横管的端部之间以弯管相连,组成贯通的水平横管反应器;水平横管反应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跑道池反应器和CO2溶解器,后者出口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离心泵和水平横管反应器的入口端;在CO2溶解器中设置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通过管路连接至CO2气源。本实用新型能改善跑道池藻液表面的光区与暗区分布,显著强化微藻细胞流动的闪光效应,提高跑道池内部微藻细胞运动的闪光频率,有利于促进微藻光合作用生长固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三层交错式变孔径剪切曝气器及微藻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50424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332747.4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CO2生物转化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三层交错式变孔径剪切曝气器及微藻养殖系统。该曝气器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管状主体;所述圆管状主体在径向方向上具有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轴向矩形编织网剪切曝气层、径向矩形编织网剪切曝气层和金属粉末烧结圆孔剪切曝气层。本实用新型通过矩形边棱在不同方向对气泡施加剪切力,可以快速将气泡分割成更小体积;圆孔进一步减小气泡生成直径,使得气泡生成尺寸及空间分布更加均匀。相比于纯粹使用三层圆孔的曝气器,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曝气速率并且减小了气泡生成直径,能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气泡生成时间,减少气泡与液体混合时间,提高气液传质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使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实现点火的硼基固体燃料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202900445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474954.2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进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实现点火的硼基固体燃料推进器。包括进气道、燃气发生器、补燃室和尾喷管,燃气发生器内装硼基固体燃料,在燃气发生器的末端设置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等离子体喷射口对准固体燃料;该推进器还包括用于调节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的电气控制调节系统和用于实现冷却的冷却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等离子发生过程稳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供高密度热量,相比于传统点火药应用于硼基固体燃料推进剂的点火可以不受运行时间的限制;相比于传统点火药温度大大提高,完全可实现硼基固体燃料的点燃;通过功率调节系统可以精确调节等离子体的点火功率,从而适应不同装药量的硼基固体燃料推进器。

    一种用于燃油锅炉的活性分子臭氧脱硝烟道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1874121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847655.5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脱硝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燃油锅炉的活性分子臭氧脱硝烟道反应器,包括设于反应器本体外围的外壳,外壳具有与烟道相同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且两端设有用于与烟道相连的法兰面;在外壳中沿轴向依次设有包括油灰捕集器、喷淋降温器、臭氧分配喷射器和扰流混合器。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能够针对燃油锅炉烟气所含油灰进行捕集处理,避免进入烟气对臭氧分配喷射器和扰流混合器造成堵塞,影响活性分子臭氧的反应效率;同时,也能够避免油灰对后续吸收塔中的碱液品质造成负面影响。臭氧分配喷射器能单独控制各分配管道上喷口的喷射量。

    实现火焰分级利用的燃烧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596050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25012.6

    申请日:2016-04-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发电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实现火焰分级利用的燃烧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设于锅炉的燃烧室中的燃烧器;在燃烧室内围绕燃烧器设置至少一组光伏电池,光伏电池通过导线与设于燃烧室外的光伏电池配套部件连接;光伏电池的背部设冷却器,冷却器通过管路与介质循环系统相接。与目前燃烧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系统对火焰的分级利用体现了能量梯级利用理念,两者结合能显著提高现有系统发电效率。区别于目前锅炉发电技术中对燃烧释放能量一律以热形式吸收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对能够直接转变为电的光能进行光电转化作为能量转换第一步,热能回收作为能量转换第二步。通过对能量的合理利用避免了能量品质的浪费,提高了系统热效率。

    实现低灰燃烧的燃水煤浆液态排渣旋风炉

    公开(公告)号:CN202915349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24231.9

    申请日:2012-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NOx燃烧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实现低灰燃烧的燃水煤浆液态排渣旋风炉。该设备包括柱状的炉体,设在炉体顶端的水煤浆燃烧器具有中空的预燃区;在预燃区上方设有水煤浆入口和一次风入口,水煤浆燃烧器的壁上设二次风喷口;炉体内的炉膛从上至下分为主燃区、再燃区和燃尽区,在主燃区的中上部设上切向二次风喷口,主燃区的下部设下切向二次风喷口,再燃区设再燃燃料喷口,燃尽区设燃尽风喷口;炉膛底部侧面设烟气出口,炉膛底部设出渣口。该设备在燃烧过程中运行分级配风及再燃技术,能够降低60%的NOx排放;各配风喷口的设置,使水煤浆的燃烧能以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式进行,这在工业上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燃水煤浆立式旋风炉装置
    2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15347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24234.2

    申请日:2012-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燃水煤浆立式旋风炉装置。该装置包括作为燃尽室的锅炉本体、作为燃烧室的前置炉以及连接锅炉本体与前置炉的过渡烟道;前置炉具有柱状的炉体,其顶部设燃烧器,在燃烧器处设水煤浆喷枪和一次风喷口,在炉膛上部布置切向的二次风喷口,在炉膛下部布置切向的二次风喷口;在炉膛底部与锅炉本体底部之间设置水平的过渡烟道,过渡烟道的入口处错列布置有竖向的捕渣管束;在炉膛底部设出渣口。本实用新型选用水煤浆作为液态排渣立式旋风炉的燃料,可以大幅提高立式旋风炉的捕渣效率,减少烟气中飞灰含量,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适合于石化行业等需要高温清洁烟气的工业场所,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低NOx的冷灰斗及炉底送风双椭圆布置的W型火焰锅炉

    公开(公告)号:CN201875694U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20613943.9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烧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低NOx的冷灰斗及炉底送风双椭圆布置的W型火焰锅炉。该锅炉炉膛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喷口,包括位于炉拱上的一次风喷口、炉壁上的二次风喷口、冷灰斗壁上的冷灰斗热风喷口和炉底上的炉底热风喷口;各喷口至少有两个,且以炉膛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一侧的喷口为一组,该组中各喷口的中心线均与位于同侧炉膛空间下部的一个假想椭圆相切。本实用新型中,各路进风的喷射路径与假想椭圆相切的设计,使得进风及煤粉气流形成完美的循环运动轨迹,提高了W火焰锅炉下炉膛和冷灰斗的充满度和利用率,增加了煤粉颗粒炉内运动行程,有利于煤粉燃尽。实现了更深度的分级燃烧,可以较好的控制NOx生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