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91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44260.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紫薇属萜烯合酶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在紫薇属植物中克隆分离获得了萜烯合酶基因并通过体外表达探究其催化功能,初步了解紫薇属植物花香物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紫薇属植物花香生物合成及调控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49676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1457730.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2/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根茎繁殖芍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截取芍药的根茎,将其切割成多个切段;2)将所述切段进行大田种植。本发明所提供的芍药根茎切割繁殖方法流程简单,操作容易,突破传统扩繁方法的成芽出苗率低、具有品种特异性等特点,所获得的根茎节段出芽、成苗率高,繁殖效率高,是在芍药繁殖领域内的首次尝试和实践,为芍药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69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407496.4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2 , A01H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菊花CmTFL1c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所述菊花CmTFL1c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菊花叶盘,将该基因转入菊花中,得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结果发现转CmTFL1c基因菊花株系侧枝数量增加,地表覆盖率增加,进而花量也增加,并且花期推迟15‑20天。可见本发明的菊花CmTFL1c基因具有推迟花期、促进菊花侧枝生长、增加花量的功能,将该基因应用于植物性状改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6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68510.1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1B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香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梅花香型香气的香料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玉蝶梅花香型香气的香料组合物,包括:基础香气成分为苯甲醛、苯甲醇、乙酸苄酯和丁子香酚;特征成分为苯甲酸苯甲酯。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宫粉梅花香型香气的香料组合物,包括:基础香气成分为苯甲醛、苯甲醇、乙酸苄酯、肉桂醇和乙酸肉桂酯;特征成分为丁子香酚。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朱砂梅花香型香气的香料组合物,包括:基础香气成分为苯甲醛、苯甲醇和丁子香酚;特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和甲基丁香酚。所述香料组合物的嗅觉辨识度大,且更贴近天然梅花特征香气,配方成分种类更少,大大降低香料制作成本,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7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04570.9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菊科芙蓉菊属二倍体耐盐种芙蓉菊为母本,菊科菊属四倍体耐盐种匍地菊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授粉及幼胚离体培养,得到F1代植株。对F1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流式细胞分析,最终获得芙蓉菊和匍地菊的属间真杂种后代,成功克服了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交障碍。提高了杂种成活率,缩短了菊花培育周期,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8379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29789.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落羽杉枝条水培快速生根方法,包括:将落羽杉枝条置于NAA水培液中培养至生根,然后将生根插穗移栽至基质中继续培养。利用本发明水培方法繁育的墨西哥落羽杉可以保持正常植物的生长特征,可适用于周年生产。不仅可以摆脱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还不受季节因素的限制,设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根周期快,插穗成活率达92%以上,培养条件稳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71590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0415993.7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梅花垂枝性状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具体包括分子标记Marker301243和/或Marker311414,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利用SLAF‑seq技术开发获得2个梅花垂枝性状SNP分子标记Marker301243和Marker311414,并提供了其序列扩增引物和等位特异性PCR引物。所述分子标记Marker301243和/或Marker311414及其引物在鉴定梅花品种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稳定性且重复性好。将其用于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可实现苗期提早选择,快速鉴定梅花垂枝性状,减少工作量,大大缩短梅花育种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12512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0317756.2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1/02 , A01K67/033 , A01G22/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报春的制种方法,通过优化的栽培方式和蜜蜂授粉两方面共同作用提高制种效率,其中,所述优化的栽培方式是指以小报春不同的花柱类型互为父母本;父本和母本间隔栽植;所述蜜蜂授粉是在小报春的花期,在栽培设施内放入蜂箱,进行蜜蜂授粉。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利用优化的栽培方式和蜜蜂授粉共同作用,实现了小报春的高效制种,为小报春新品种的大规模制种提供了技术路径。在本发明基础上,可加快小报春新品种的繁育和生产,使小报春的产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76552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0756558.6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月季黑斑病侵染过程的石蜡切片染色方法,在切片脱蜡至水后,先用1%结晶紫水溶液进行染色,再利用碘液进行媒染,最后用95%酒精进行脱色。选择上述两种染液和脱色方法,可将组织细胞染为蓝色,将菌丝染色为红色,为观察黑斑病病程发展过程的观察的提供了方法。而且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改进的染色方法,大大缩短了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月季黑斑病侵染叶片进程的染色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