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Co(OH)F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4447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306176.X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为杆状,杆长度为1-5μm,直径为100nm-1μm。所述的杆状Co(OH)F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乙酸钴、氟化钠和六次甲基四胺或葡萄糖为基础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杆状Co(OH)F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合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所得样品为微杆状,长度1~5μm,直径100nm~1μm;所制备材料容量较高,在锂离子电池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钒基化合物钒酸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0090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09410.9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H01M4/131 H01M4/139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钒基化合物,所述钒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3V3O8,为微米片和纳米颗粒形貌,具体步骤为:将纯度为99.9%以上的乙酸锌、五氧化二钒分别称取2mmol、1mmol,再称取六次甲基四胺5mmol;将原料放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30分钟,形成均匀溶液;将均匀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于160℃反应12~24h,将反应产物离心、烘干、收集得到的产物在氮气保护气氛下600℃烧结5~10h,即可得到钒基化合物钒酸锌Zn3V3O8。该方法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制备Zn3V3O8为微米片和纳米颗粒组成,微米片平均厚度约200nm,纳米颗粒平均尺寸约100nm。所制备Zn3V3O8可用做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碳复合Cu3P-Cu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8098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47726.X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6 H01M4/1397 H01M4/587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复合Cu3P-Cu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的负极材料为Cu3P/C原位生长在泡沫铜表面。制备方法为:将泡沫铜表面用稀盐酸清洗;再将中泡沫铜完全浸没于碳前驱体溶液中,得到吸附碳源前驱体的泡沫铜置于真空烘箱中,在50℃烘干,得到泡沫铜;将纯度大于98%的红磷平铺在陶瓷料舟中,平铺厚度为1.0~ 3.0mm,再将泡沫铜至于红磷上方,泡沫铜周围设置有泡沫铜细屑,在氮气保护下,以350℃烧结5h。合成方法简单新颖,易于操作,碳源为柠檬酸、葡萄糖、蔗糖等,导电基体为泡沫铜。Cu3P/C-Cu中,Cu3P/C原位生长在泡沫铜表面,与泡沫铜接触良好;所制备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在锂离子电池中有潜在应用。

    一种NiV3O8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444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05670.4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NiV3O8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醋酸镍、五氧化二钒和葡萄糖为基础原料进行混合,经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于120-180℃反应10-48h,将反应所得产物在空气条件下,在300-500℃烧结1-10h,制得纳米线状NiV3O8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纳米线长度为3-8μm,直径为30~100nm。本发明利用了葡萄糖的还原性将五氧化二钒还原并保持高活性,进而与镍离子结合得到中间相产物,然后利用高温烧结方法促进中间相产物继续反应。合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所得样品为纳米线,纳米线长度为3-8μm,直径为30~100nm。所制备材料容量较高,在锂离子电池中有潜在应用。

    一种钠和锰共掺杂改性硅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3836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09169.5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6 H01M4/58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钠和锰共掺杂改性硅酸铁锂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是由CH3COOLi·2H2O,FeC2O4·2H2O,Si(C2H5O)4,NaNO3,C4H6MnO4·4H2O,蔗糖为原料制得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将CH3COOLi·2H2O,FeC2O4·2H2O,Si(C2H5O)4,NaNO3,C4H6MnO4·4H2O,在酒精溶液中混合后转移到80℃的回流体系中回流24h,蒸发酒精后得到粉末;将该粉末加入蔗糖,以丙酮为介质球磨7h,烘干后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在管式炉中进行气氛烧结后与乙炔黑、聚偏氟乙烯在N-甲基吡咯烷酮介质中搅拌成浆料,涂布于铝箔上,经过干燥、冲膜和压膜制成钠和锰共掺杂改性硅酸铁锂正极材料。该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合成过程有害气体排放少;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VO4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5025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68332.3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VO4,将五氧化二钒、柠檬酸铁、六次甲基四胺与无水硫酸钠按摩尔比2:1:5:4投料后,加蒸馏水搅拌均匀,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20℃条件下,反应10~30h;将反应所得产物转移至预热至100~110℃烘箱中烘3-8h;将烘干产物在氮气保护下,温度在400-600℃下煅烧1~10h制得FeVO4负极材料。该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所得样品纯度高,结晶性能良好;所制备样品尺寸均匀;所制备材料循环性能优异。

    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751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192366.X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通过将普通的微米硅、镁颗粒化合反应生成硅化镁,然后在高温下将硅化镁进行热解,形成镁蒸汽和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硅粉。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实现无氟化,避免环境污染;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对硅颗粒得体积效应进行自吸收;材料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

    球形多孔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3245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92320.8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一种球形多孔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借助于原位碳热还原法和喷雾造粒技术将纳米硅合成出来的同时将其均匀分散在石墨颗粒表面,得到的复合材料颗粒为球形。球形材料具有流动性好、振实密度高等优点。这种通过粘结剂将硅颗粒粘结在异取向石墨表面的球形颗粒在石墨和硅的结合强度上较其他通过机械混合得到的复合材料要高。天然石墨具有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且导电性也比硅材料高,能在维持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同时保持电极导电网络的完整性,并充分发挥硅材料高储锂容量的优点,使电极能稳定地释放出可逆容量。该材料具有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和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球形锂离子电池硅/锡二元储锂母体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4088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48240.3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球形锂离子电池硅/锡二元储锂母体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电源领域。本发明是将含硅氧化物与金属锂和石墨在惰性气氛下混合后机械球磨,再加入含锡氧化物继续球磨后得到硅/锡二元储锂母体复合负极材料。与其它硅复合负极材料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材料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不需要任何热处理工序;材料制备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