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取向球形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0304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010170998.1

    申请日:2010-05-12

    Abstract: 一种异取向球形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天然鳞片石墨微粉与分散介质混合,添加反絮凝剂调节固含量,再将物料与粘结剂置于混浆机中搅拌,浆料在喷雾干燥机上进行雾化、干燥和造粒得到粉体物料,粉体物料通过转炉行氮气气氛热处理,得到的粉体冷却后即为异取向球形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由多个粘结在一起的取向不同的层状石墨鳞片构成。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石墨负极材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材料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取向不同的石墨墨片构成的微球可有效抑制因深度嵌锂引起的层片剥落;可同时实现墨片粘结和碳包覆;运用动态烧结可避免粉体结块,有利于得到粒度均匀的球形天然石墨微粉。

    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751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192366.X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通过将普通的微米硅、镁颗粒化合反应生成硅化镁,然后在高温下将硅化镁进行热解,形成镁蒸汽和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硅粉。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实现无氟化,避免环境污染;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对硅颗粒得体积效应进行自吸收;材料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

    球形多孔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3245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92320.8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一种球形多孔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借助于原位碳热还原法和喷雾造粒技术将纳米硅合成出来的同时将其均匀分散在石墨颗粒表面,得到的复合材料颗粒为球形。球形材料具有流动性好、振实密度高等优点。这种通过粘结剂将硅颗粒粘结在异取向石墨表面的球形颗粒在石墨和硅的结合强度上较其他通过机械混合得到的复合材料要高。天然石墨具有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且导电性也比硅材料高,能在维持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同时保持电极导电网络的完整性,并充分发挥硅材料高储锂容量的优点,使电极能稳定地释放出可逆容量。该材料具有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和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7519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92366.X

    申请日:2011-07-1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通过将普通的微米硅、镁颗粒化合反应生成硅化镁,然后在高温下将硅化镁进行热解,形成镁蒸汽和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硅粉。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粉负极材料无氟化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实现无氟化,避免环境污染;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对硅颗粒得体积效应进行自吸收;材料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

    一种异取向球形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030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70998.1

    申请日:2010-05-12

    Abstract: 一种异取向球形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天然鳞片石墨微粉与分散介质混合,添加反絮凝剂调节固含量,再将物料与粘结剂置于混浆机中搅拌,浆料在喷雾干燥机上进行雾化、干燥和造粒得到粉体物料,粉体物料通过转炉行氮气气氛热处理,得到的粉体冷却后即为异取向球形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由多个粘结在一起的取向不同的层状石墨鳞片构成。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石墨负极材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材料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取向不同的石墨墨片构成的微球可有效抑制因深度嵌锂引起的层片剥落;可同时实现墨片粘结和碳包覆;运用动态烧结可避免粉体结块,有利于得到粒度均匀的球形天然石墨微粉。

    固态电解质,及固态锂金属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94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18746.0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固态电解质,及固态锂金属电池,其制备方法为: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Li1.3Al0.3Ti1.7(PO4)(LATP)固态电解质;将InCl3和聚丙烯酸(PAA)溶于异丙醇,形成无色前驱体溶液;将上述溶液滴在LATP固态电解质表面并用旋涂机涂布;涂布烘干后的LATP放入管式炉中烧结,得到In2O3@LATP。通过氧化铟与锂金属的原位电化学反应,构建了由Li2O相和LixIn合金组成的界面层。其中Li2O相具备较低的锂离子迁移能垒和电子绝缘能力;LixIn合金可以提高锂侧的离子扩散系数,而且对锂金属和LATP都有着很高的亲和力。本发明制备的Li2O/LixIn界面层维持了锂金属与LATP紧密接触,避免了副反应发生,改善了界面离子传输动力学,实现了均匀无枝晶的锂沉积。

    一种具有高首效、长循环的黑磷基储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2916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155757.8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首效、长循环的黑磷基储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黑磷和Na3Zr2Si2PO1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球磨后加入碳纳米管,再次球磨后获得BP/Na3Zr2Si2PO12/CNTs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与乙炔黑导电剂混合后加入粘结剂溶液,混匀后涂覆在集流体上,干燥后即得黑磷复合负极片。本发明所制备的黑磷复合负极片可有效阻隔电解液的扩散渗透,同时还拥有优异的电子和离子导电网络以及丰富的表面化学键;而所用的新型粘结剂呈交联网络结构,并能以强耦合方式与BP原位生成P‑O‑C键,有效地改善电极体积效应、维系电极结构稳定;用于制备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储钠用的黑磷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307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55412.2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储钠用的黑磷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材料由黑磷、钠超离子导体Na3Zr2Si2PO12和碳纳米管制成,且其通过机械化学反应使黑磷与Na3Zr2Si2PO12形成致密复合体且该复合体穿插有碳纳米管,并形成有磷‑碳键、磷‑钠键、磷‑锆键和磷‑硅键。本发明制备的黑磷复合负极材料可有效阻隔电解液的扩散渗透,防止电解液与BP直接接触发生副反应,同时还拥有优异的电子和离子导电网络以及丰富的表面化学键。当该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了极高的首次库伦效率,较佳的倍率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批次产量大、产物性能稳定,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与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