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水结构和机载冷却单元
    2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03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187350.X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水结构和机载冷却单元。该接水结构包括进风通道(1)和设置在进风通道(1)内的接水挡板(2),进风通道(1)包括位于下侧的进风口(3)和位于上侧的出风口(4),接水挡板(2)位于进风口(3)和出风口(4)之间,接水挡板(2)包括导流板(5)和设置在导流板(5)底部的接水槽(6),导流板(5)的两侧与进风通道(1)的侧壁密封配合,接水槽(6)的顶部设置有接水开口(7),接水槽(6)除接水开口(7)外的其它部分均与进风通道(1)的侧壁密封配合。根据本申请的接水结构,能够适应冷却单元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接水,有效防止水滴滴落,提高接水效果。

    一种带四通阀的太阳能光伏喷射制冷及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93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697152.4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一种带四通阀的太阳能光伏喷射制冷及供暖系统,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工质泵、喷射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太阳能集热器、发生器;还包括供暖系统,所述供暖系统通过在发生器与喷射器的主路之间设置连通有四通阀,并使所述四通阀另外两通路分别连通喷射器的支路、蒸发器。本发明通过在系统中增加四通阀,可以实现制热、供暖模式的切换,将制冷系统和供暖系统合为一体,同时将太阳能集热器、发生器和光伏板并集成为一体,增加太阳能利用率,更加节能。

    空气循环机、飞机空调及飞机
    2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80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10833.2

    申请日:2023-12-13

    Inventor: 伍旋 赵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循环机、飞机空调及飞机,其中空气循环机,包括:膨胀部,膨胀部包括温控外壳以及处于温控外壳的容置腔内的涡轮,温控外壳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送风风道以及与送风风道连通的高温空气进口;送风风道内还设有搅拌混流组件,且搅拌混流组件处于高温空气进口远离膨胀部的一侧,搅拌混流组件包括搅拌叶轮,用于搅拌混合流经其的空气;温度检测部件,其温度检测头处于送风风道内,且处于搅拌叶轮远离膨胀部的一侧。本发明利用搅拌叶轮实现对送风风道内的高低温气流的充分混合,送风风道内流经的气流温度更加均匀,检测到的实时温度更加准确,进而能够保证送风风道送出的气流温度与温度控制目标值更加接近,从而提升了空调舒适性。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37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70865.1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和存储介质,制冷系统包括包含两台压缩机的压缩机组,压缩机组的出口处设置有回油装置,回油装置分离出的润滑油直接回输到每台压缩机中;该方法包括:在轻负载状态下,根据目标控制频率所处的区间范围,确定压缩机组中所有压缩机的控制方式;根据控制方式确定压缩机组中所有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根据控制方式和压缩机组中所有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控制所有压缩机按各自确定的运行频率运行。该方案,通过根据压缩机的目标控制频率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实现压缩机的均油,从而解决了制冷系统在轻负荷工况下出现压缩机富油和缺油的问题,提高了制冷系统在全负荷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

    空调器系统、交通工具及空调器系统控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72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303823.5

    申请日:2017-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交通工具及空调器系统控制的方法。空调器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系统,第一换热系统包括双级压缩机;第二换热系统,第二换热系统用于增加或降低电池的温度,第二换热系统与第一换热系统相邻地设置以进行热交换。该空调器系统中采用了双级压缩机,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系统的制热量和制冷量,使得空调器系统能够有足够的能量用于提高或降低电池的温度,以使电池始终处于一个良好温度环境下进行工作,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效率。

    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制冷系统
    2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9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73457.2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制冷系统,属于制冷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和第四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括三氟碘甲烷;第二组分包括二氟甲烷;第三组分包括2,3,3,3‑四氟丙烯;第四组分包括1,1‑二氟乙烷、氟乙烷、丙烷、丙烯、异丁烷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的GWP值低于150,符合环保要求;同时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安全等级不以低于A2L,并且通过将各组分以适当的配比混合制得的混合制冷剂的热力性能优秀。

    四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27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097550.0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冷剂包括1,1,2‑三氟乙烯、六氟丙烯、1,1,1,2‑四氟乙烷和氟乙烷。本发明通过将1,1,2‑三氟乙烯、六氟丙烯、1,1,1,2‑四氟乙烷和氟乙烷进行混合,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作用,该混合制冷剂GWP小于150,ODP为0,环保性能优越,而且在保证混合制冷剂环保性能好,热力性能与R290相当的同时,安全性较R290有很大提升,从而在整体上更好地满足环保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要求,可以较好地实现对R290的替代。

    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5685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211253.X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剂、该环保混合制冷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冷系统。环保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第一组分为一氟甲烷,第二组分为2,3,3,3‑四氟丙烯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摩尔百分比计,环保混合制冷剂包括12‑48%的第一组分和52%‑88%的第二组分。将环保混合制冷剂的各组分在常温液相状态下混合并搅拌,得到环保混合制冷剂。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环保混合制冷剂能够较好的对R134a制冷剂进行替代,一方面同时兼顾了制冷剂的环保和安全特性,在GWP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5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1092695.7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61)和室内换热器(63);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61)和室内换热器(63)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换热系统采用CO2作为制冷剂;在换热系统中,在室外换热器(61)的第一端口和室内换热器(63)的第一端口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膨胀机(43);在室外换热器(61)的第二端口与压缩机(1)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一四通阀(51),在室外换热器(61)的第一端口与膨胀机(43)之间,设置有第二四通阀(52)。该方案,通过在空调系统采用CO2作为制冷剂时,采用膨胀机节流,能够提高高温制冷时的能效比。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029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09741.X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所述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所述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能够在保证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GWP偏高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