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式空调器及其换热控制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743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483345.X

    申请日:2019-06-04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胡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及其换热控制方法、系统,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外换热器和外风机;所述壳体设有直线形的外风道,所述外换热器和所述外风机均设于所述外风道内;所述外风机可驱动气流从外风道的一端流向另一端。通过将外风道设置成直线形且将外风机和外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通过外风机能够驱动气流从风道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流流动过程中穿过外换热器并与之发生热交换,完成对外换热器内的换热剂的吸热或吸冷;由于外风道呈直线形,因此相较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布置在径向和轴向的方式,风阻大大降低,气流愈加顺畅,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极大地提高。

    一种窗机空调
    212.
    发明公开
    一种窗机空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260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41996.2

    申请日:2019-05-24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胡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机空调,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包括室外侧换热器及室内侧换热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及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壳体朝向室外侧的一个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靠近所述室外侧换热器;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相分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本发明中涉及的窗机空调的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同时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直接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第一出风口同时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这样使得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其他侧面可以裸露出来,进行进一步利用,使得壳体表面的利用效率更高。

    控制热泵的方法和装置
    2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6141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1069202.1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热泵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热泵的用户数据,在采集用户数据的采集时间达到预设时间的情况下,对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温控曲线,并根据温控曲线调节热泵的运行参数,其中,用户数据至少包括:用户对热泵进行设置的设置参数以及热泵运行时的运行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热泵的运行参数进行自动设置的技术问题。

    一种补气增焓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7391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67086.9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气增焓制冷系统和空调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闪发装置,闪发装置包括第一闪发腔和第二闪发腔,第一闪发腔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通至压缩机的第一补气口、第一闪发腔闪发后的液体或气液混合物经过第三节流装置后进入第二闪发腔中,第二闪发腔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连通管路连通至压缩机的第二补气口,且第一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通过本发明大幅地减小了管路的布置,减小了管路损失,减小节流损失,还能提高灵活性和针对不同工况时的适应性和通用性,机组制热制冷能力高、能效水平高。

    一种减震脚垫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安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5782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67470.3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脚垫组件及使用其的支撑安装机构。本申请提供的减震脚垫组件,包括脚垫本体和螺栓紧固件,所述螺栓紧固件包括相配合的螺母和螺栓;所述脚垫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盲孔,由于第一端开设的第一盲孔内嵌设有螺栓和螺母中的一个,因此在螺栓与螺母旋合后与第一盲孔的内壁之间没有缝隙,且不必设置螺栓限位机构,脚垫和螺母之间不会出现缝隙,更加有利于将震动传递给脚垫本体;同时第一盲孔的设计,当压缩机震动时,震动通过压缩机基角直接传到脚垫本体上,不会出现螺栓将震动传递至底座的情况,保证压缩机的震动完全由减震脚垫吸收。

    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2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84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12339.4

    申请日:2018-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泵体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调速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转轴,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调速器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调速器能够调节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速度。由于调速器能够变换多种调速比,从而实现对第二转轴转速的多级调节甚至无级调节,达到对变容比的多级调节或无级调节,大大提高了设有此泵体组件的压缩机能够调节的容积比的数量,使压缩机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多样的需求。能够对不同需求进行更为精准的功率提供,避免做功过多而造成浪费。

    一种热泵系统
    2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05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26752.7

    申请日:2018-09-26

    Inventor: 雷佩玉 赵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和四通换向阀,第一压缩机的进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和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均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连通,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热泵系统,通过第二压缩机实现对热泵系统的补气增焓,相较于传统的热泵系统,能够降低补气时的混合损失,还能减小补气的回流损失和流动阻力损失,提高补气增焓的效果,从而改善热泵系统制热时能效低的问题。

    一种压缩机及热泵系统
    2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05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083222.9

    申请日:2018-09-17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胡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热泵系统,设计热泵技术领域。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上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以及排气口,所述压缩机本体内设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缸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气缸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出气口均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并行连接,工作时,相较于传统的一级或二级压缩更加省功,达到提高能效的效果。

    空调系统
    2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0737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0891485.6

    申请日:2018-08-07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胡强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在该空调系统中,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与喷射器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三管线连接,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一排液口通过第四管线连接,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五管线连接,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喷射器的第二入口通过第六管线连接,室外换热器与喷射器的第二入口通过第七管线连接,喷射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通过第八管线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第二排液口与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九管线连接。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喷射器将冷媒的膨胀功利用起来,借助喷射器提升压缩机的吸气端压力,提高低温工况下空调系统的能效比。以满足空调系统高负荷、高压比的需求,解决高负荷工况下制冷量、制热量不足以及能效低的问题。

    空调系统
    2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0067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891471.4

    申请日:2018-08-07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胡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3 F25B2341/0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冷媒循环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以及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具有分离器进口、分离器气体出口及分离器液体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射器,具有喷射器主进口、喷射器侧进口及喷射器出口,当空调系统制冷时,室外换热器与喷射器主进口连通,室内换热器与喷射器侧进口连通,喷射器出口与分离器进口连通;当空调系统制热时,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连通,室外换热器与分离器进口连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负荷需求大、高低压比大,压缩机需要保持很高的频率运转,使用可靠性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