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和车辆
    2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374230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2117738.3

    申请日:2023-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和车辆,其中,空调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管路切换部件、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两者并联设置在节流装置与管路切换部件之间;所述阀门机构用于根据室内负荷的大小选择性地将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两者中一个的管路打开,或者将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两者的管路均打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两者可以根据室内负荷的大小既可单独运行,又可同时运行时,从而适应性更好,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空调系统、车辆
    2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29134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378592.X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车辆,其中的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加热器和风机依次设置在主风道内,主风道具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组,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风门,第一风门具有遮挡蒸发器的第一位置,在第一风门处于第一位置,且风机运行时,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的气流依次流经加热器、风机和出风口组。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空调系统制热时,控制第一风门切换至第一位置,其在打开第一进风口的同时还对蒸发器形成遮挡,开启加热器和风机运行,则由第一进风口进入的气流不会流经蒸发器,而是直接流向加热器,从而消除了因经过蒸发器而带来的风量衰减,能显著提升风量20%左右,从而提升制热量和制热效果,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热泵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4949908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23024532.9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包括:室外换热器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排室外换热器,各排室外换热器的第一连接端均与室内换热器连通;多个换热管路,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组件均与多个换热管路中的至少一个换热管路连通;其中,当热泵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多个换热管路均与室内换热器连通,多个换热管路与多排室外换热器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排室外换热器与对应的换热管路连通以形成多个第一换热回路;当热泵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室内换热器和多排室外换热器均与多个换热管路中的一个换热管路连通以形成一个第二换热回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系统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内外排之间分流不均的技术问题。

    集液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4148433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934743.X

    申请日:2020-12-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液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该集液管组件包括集液管体和分流隔板组件,集液管体上设置有扁管槽,分流隔板组件设置在集液管体内,分流隔板组件包括沿集液管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挡板和开孔隔板,开孔隔板上设置有射流孔,开孔隔板将集液管体的腔体分成入流腔和射流腔,入流腔位于挡板和开孔隔板之间,射流腔位于开孔隔板远离入流腔的一侧,开孔隔板的射流腔所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流隔板,分流隔板将射流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并与扁管槽连通的分流腔,每个分流腔通过至少一个射流孔与入流腔连通。根据本申请的集液管组件,能够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冷媒分配均匀性,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工作性能。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120448U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22265404.7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系统,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的多根扁管;扁管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第一集流管内设有多组隔片组件,每组隔片组件均包括位于下方的下隔片以及位于上方的上隔片,所述下隔片将第一集流管分隔成多个腔体,所述上隔片为带孔隔片;每组隔片组件的上隔片和下隔片在靠近扁管的一端均位于两个相邻的扁管之间;第一集流管上设有多个第一集流管进出口,每个第一集流管进出口分别与所述每组隔片组件的上隔片和下隔片形成的腔体连通。该换热器能够有效地改善冷媒分配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空气调节系统
    2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27135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872477.9

    申请日:2018-11-14

    Inventor: 于艳翠 胡强 赵桓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调节系统。该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空气调节子系统、压缩机吸气端增压组件,压缩机吸气端增压组件包括真空发生部件,空气调节子系统包括第一流向切换部件、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部件、闪发器,真空发生部件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第一入口与第一流向切换部件贯通连接,第二入口通过第五截止部件与闪发器贯通连接,且第二入口通过第六截止部件与闪发器贯通连接,第一出口通过第一截止部件与气液分离部件贯通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在系统高负荷需求下,采用真空发生部件利用冷媒膨胀功,提升低压级压缩部的吸气端压力,提高系统在负荷需求大、高低压比大时的能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系统
    2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79749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270842.9

    申请日:2018-08-07

    Inventor: 于艳翠 赵桓 胡强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在该空调系统中,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与喷射器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三管线连接,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一排液口通过第四管线连接,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五管线连接,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喷射器的第二入口通过第六管线连接,室外换热器与喷射器的第二入口通过第七管线连接,喷射器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口通过第八管线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第二排液口与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九管线连接。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喷射器将冷媒的膨胀功利用起来,借助喷射器提升压缩机的吸气端压力,提高低温工况下空调系统的能效比。以满足空调系统高负荷、高压比的需求,解决高负荷工况下制冷量、制热量不足以及能效低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019093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974173.8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其包括:壳体;出气管;和回油组件,所述回油组件包括回油阀,所述回油阀的入口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回油阀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使得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能够被抽到出气管中继而回到压缩机中,而通过控制回油组件中的回油阀的动作,便可以控制回油量,使回油量可调节,从而一方面使得系统可以有效回油,另一方面又可避免回油时吸进过多的液态冷媒而造成压缩机液击,因此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除湿空调系统
    2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60278U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20598145.0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空调系统,属于空调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不能在除湿时升温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除湿空调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环状的压缩机组件、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室内第一换热器、第二节流装置和室内第二换热器,在室外换热器第一端和室外换热器第二端之间连接有室外换热器旁通阀。本实用新型除湿空调系统解决了现有装置在除湿时伴随降温的问题,抵消除湿运行时伴随着的降温效果,甚至能够适当提升室内的环境温度,特别适用于低温高湿环境中的空气调节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