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82087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710047823.X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生物好氧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混合搅拌区还设有与浓缩排泥区连接的污泥提升机,主池体内设有与浓缩排泥区连接的污泥排放泵,主池体内还设有曝气管路。本发明的各部分通过管路紧密配合,比其它常用沉淀池和澄清池结构更合理,布水更均匀,实现完整的泥水体内循环。曝气系统为池内污泥微生物提供充足溶解氧以强化生物作用。池体内外多种药剂多点投加,进一步强化物理絮凝作用。提升搅拌机和污泥提升机受变频电机控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节,更能确保出水水质。底部刮泥机不仅可实现污泥集中,还可实现污泥浓缩,适宜在给水厂加强常规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086065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99888.5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地上部分为利用自然风能的供氧机,包括塔架及其上部的风力机叶片、空气压缩机和尾舵,水下部分为浮动式曝气装置,包括浮球和穿孔管,风能供氧机与曝气装置通过空气管道连接。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利用自然风能对水体进行充氧曝气,节省了电力资源、降低了噪声,具有节能降耗、降噪效果;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可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改变水体微生态环境,强化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水体风能复氧装置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空气压缩能对水体进行充氧曝气,减少了能量损失,能源利用效率高;组团式的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可构成一道亮丽风景线,可美化水体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211735464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1823358.9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DPE膜垂直阻隔墙底部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楔形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钢头下端尖锐,呈刀口状,以便打入隔水底板;所述楔形钢头上端两侧开有凹槽,中间为HDPE膜固定装置,用于安装HDPE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HDPE膜固定到楔形钢头,钢头上端两侧开有凹槽放置振击构件,便于HDPE膜柔性垂直阻隔墙施工,HDPE膜随楔形钢头垂直振击插入,钢头起到保护作用,防止HDPE膜在布设过程中的破损,连接装置插入隔水底板,密封程度高、防渗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11707706U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22447556.6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分级集成式异位热脱附装置,包括进料单元、一级热处理单元、二级热处理单元、腔室连接通道、出料单元、燃烧单元、脱附废气排出单元、辅助装置等。一级热处理单元和二级热处理单元中部为螺旋推进炉管,炉管外部为高温烟气通道,二级热处理单元炉管下部为燃烧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①热脱附系统分级设置,污染物去除率高,烟气中热量利用率高;②热处理腔室分层设置,垂向叠放于,占地面积小;③系统集成度高,运输、组装以及运行维护方便;④运行工艺参数可灵活调节,适用于不同浓度、不同组分的有机污染土壤处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080341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325008.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文丘里的土壤热脱附加热流体和收集气处理装置,包括加热器、循环泵、加热系统、循环管、压力监测控制阀、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其中,加热系统包括文丘里管和加热管,加热系统的连接关系被配置为:第n个加热管的输出端与第n+1个文丘里管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加热流体流经文丘里收集器产生负压,有效收集脱附气体,降低成本,该方法收集脱附气体,大幅度简化修复设备规模,体积小巧,使用经济;收集的有机废气经文丘里管收集后进入循环管,与有机热流体接触后发生物化作用而进入流体,实现部分消纳,富集气体的热流体于热脱附设备内不断循环,不产生废气外溢,不产生二次污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588813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166919.8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化生物除磷装置,该装置包含除磷膜组件、出水泵、曝气装置、空压机、真空表,以及气体流量计;除磷膜组件竖直设置在反应器中,除磷膜组件的侧表面设有除磷膜;除磷膜组件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出水泵连接,连接出水泵与除磷膜组件的管道上设有真空表;曝气装置设置在除磷膜组件的下方;空压机与曝气装置连接,该空压机与曝气装置相连的管道上设有气体流量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生物除磷装置,应用范围广,对于低碳源、高含磷量污水同样适用,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3178357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1107157.1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烟气再循环富氧焚烧污泥及泥水协同处理系统,包括富氧流化床焚烧炉,污泥在富氧条件下燃烧,焚烧产生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为一次风预热器提供热源,对制氧装置产生的高氧含量气体进行预热,热交换后的烟气从余热锅炉排气口排出;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经过静电除尘器除尘后,除尘后的部分烟气由烟气再循环风机打入富氧流化床焚烧炉内,用于流化污泥;剩余烟气送至烟气脱酸塔进行脱酸处理后,通过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捕集后的烟气量得到很大地减少,并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由引风机导入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与污水协同处理,同时在烟气脱酸塔洗涤后液体流入污水处理厂内处理。解决了污泥焚烧烟气量大、产生氮氧化物浓度较大、烟囱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088808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028068.9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软水制备单元、换热单元、取样单元、排污单元等辅助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填埋气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制备蒸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填埋气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为后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脱氨系统提供蒸汽热源,提高垃圾填埋气利用效率,节约能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20136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21270926.8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D3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调节池的动态过滤分离系统,雨水调节池前端为前侧壁,后端为后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过滤分离系统通过移动导轨安装在雨水调节池内,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和前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前池,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和后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后池;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包括过滤滤布组件,所述过滤滤布组件通过连接件与移动导轨形成滑动连接;所述过滤滤布组件和雨水调节池的后侧壁之间设置滤布位置调节伸缩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雨水调节池中增设动态过滤分离系统,以重力水压为推动力,利用膜过滤的高效截留作用,在储存雨水调节水量的同时快速、高效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降低雨水径流污染程度,达到水质水量双重控制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16327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292321.9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评估屋顶绿化的海绵城市实施效果的径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蓄水池,设置于蓄水池的传感器,设置于蓄水池内的虹吸管,设置于蓄水池进水口的自控阀门,以及液位计,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蓄水池水满时,控制自控阀门关闭,停止进水;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蓄水池排空时,控制自控阀门打开,恢复进水。所述装置为在对现状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实施改造的基础上,具有准确测量一次降雨过程中经雨水立管排放的屋面径流过程,从而能够量化屋顶绿化改造对降雨径流削减的实际效果,使得设计者和使用者能够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屋顶绿化对径流总量的削减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