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9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82240.3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IPC: H01M50/552 , B21F11/00 , H01M50/564 , H01M50/562 , H01M50/5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可焊接性的电池单元及电池单元处理设备,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单元及电池单元处理设备,所述电池单元被配置为使得电极组件容纳在电池壳体中并且由负极引线和正极引线构成的一对电极引线从电池壳体向外伸出,其中负极引线由镍材料制成并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模压部,并且正极引线由铝材料制成并且没有模压部。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0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816734.6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和攀
IPC: H01M50/553 , H01M50/562 , H01M50/15 , H01M50/176 , H01M50/59 , H01M50/184 , H01M50/188 , H01M10/04 , H01M50/204
Abstract: 一种顶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包括光铝片、下塑胶、极柱和上塑胶;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均包括铝材部,铝材部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直径大于第二主体的直径,第二主体插设于第一极柱安装孔和第二极柱安装孔,第二主体用于与储能装置的极耳相连,第一主体位于光铝片的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上塑胶套设于极柱的至少部分外周壁,并与第一极柱安装孔和第二极柱安装孔的侧壁抵接,上塑胶还与第一表面抵接。通过以上设置,方便将极柱插设于第一极柱安装孔和第二极柱安装孔内,有利于提高顶盖组件和储能装置的装配效率;上塑胶可以单独注塑成型再套设于极柱,有助于实现高效自动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223097.7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PC: H01M50/552 , H01M50/562 , H01M50/56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高端子部件的质量。端子部件(200)具备:第1金属(201)和与第1金属(201)重叠的第2金属(202)。在第1金属(201)与第2金属(202)的边界具有敛缝部(211)、接合部(212)以及空隙(213)。敛缝部(211)是第1金属(201)与第2金属(202)中的任一方被敛缝于另一方的部位。接合部(212)设置在与敛缝部(211)不同的部位,是第1金属(201)与第2金属(202)重叠并接合的部位。空隙(213)形成于接合部(212)的周围。根据该端子部件,在接合部(212)的周围具有空隙(213)。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64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606153.5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64 , H01M50/567 , H01M50/562 , H01M50/552 , H01M10/12 , H01M50/571 , H01M50/184 , H01M50/186 , B2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电池铅极柱端子,包括包括铜芯柱、铅柱本体,所述铜芯柱位于铅柱本体的中上部。所述铜芯柱由铜芯部、连接部构成,所述铜芯部位于连接部的上端;所述铅柱本体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铅柱体、第二铅柱体、第三铅柱体,所述第一铅柱体位于铅柱本体的上部,所述第一铅柱体包裹在铜芯柱的铜芯部的四周,所述第二铅柱体的顶端与第一铅柱体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二铅柱体包裹在铜芯柱的连接部的四周,所述第三铅柱体位于第二铅柱体的下方。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密封电池铅极柱端子的制作方法,通过多成分合金多段式浇铸、挤压,保障和提高了电池端子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036110.8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PC: H01M50/552 , H01M50/562 , H01M50/507 , H01M5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端子部件、二次电池以及电池组。端子部件具备第1金属和第1金属重叠的第2金属。在第1金属与第2金属的边界具有第1金属与第2金属通过金属接合而接合成的接合部。第2金属在与和第1金属重叠的面相反侧的面,在接合部的外侧具有槽。
-
公开(公告)号:CN113823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663483.3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62 , H01M50/503 , H01M50/528
Abstract: 提供一种组电池,具备多个具有从单元主体突出的板状的正极接头以及负极接头的电池单元,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由热膨胀系数互不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在层叠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状态下,电池单元的一方极侧的接头与相邻的电池单元的另一方极侧的接头接合,并电连接,在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中的至少由热膨胀系数相对大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接头中,以使正极接头与负极接头接合的接合部在板宽度方向上截断的方式形成有狭缝。由此抑制在通电时在接头彼此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78233.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21/00 , H01M50/562 ,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1/02 , C23C6/00 , C22F1/02 , C22F1/04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负极集柱用耐蠕变铜铝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对铝合金进行熔炼,铜板带经过表面处理和预加热处理后导入铸轧机;液体铝合金在铸嘴‑铸轧辊形成的三角区内连续铸到铜板带上,获得铜铝复合板带坯料,再经过冷轧、中间退火、精轧、成品退火后进行分切,分切后进行一次回归时效处理,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柱用材料。本发明采用液态铝和固态铜的复合连铸连轧工艺生产,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在铸轧过程中铜‑铝界面位置由于受到轧制作用力的缘故产生剧烈塑性变形,可同时细化铜、铝晶粒,产生大量位错、晶界和亚晶界等晶格点阵缺陷,提高了冶金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942803.8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nventor: 村田一郎
IPC: H01R13/02 , H01M50/55 , H01M50/553 , H01M50/552 , H01M50/559 , H01M50/562 , H01M50/566 , H01R13/4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端子及具备该端子的电池。此处公开的端子具备:第一导电构件(70);第二导电构件(80),所述第二导电构件(80)与第一导电构件(70)电连接;以及焊接接合部(64),所述焊接接合部(64)将第一导电构件(70)与第二导电构件(80)焊接接合。并且,所述第一导电构件(70)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80)由不同种类的金属构成,所述焊接接合部(64)形成为贯通该第一导电构件(70)而到达该第二导电构件(80)。在此,所述焊接接合部(64)的表面(64a)由胶带(90)及/或树脂构件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71997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3435.4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CPS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柯锐世德国有限两合公司
Inventor: 迈克尔·J·库普 , 唐纳德·J·考德威尔 , 杰森·D·富尔 , 杰弗里·L·特罗克塞尔
IPC: H01M50/562 , H01M10/12 , H01M50/564 , H01M10/0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端子,所述电池端子是包括在电池中的、延伸到电池盖体的表面之外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内部部分和外部表面,其中所述内部部分包括铅,并且外部表面包括无铅导电材料。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这种电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215260.X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天田集团 , 株式会社天田焊接技术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6 , H01M50/534 , H01M50/562
Abstract: 通过将第1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而形成层叠体。通过向层叠体照射激光而第1构件和第2构件被接合。第1构件包含Al。第2构件包含Cu。第2构件包含第1主面和第2主面。第2主面是第1主面的相反面。通过第1主面与第1构件接触而形成接触部。激光向第2主面照射。接触部的温度为Al与Cu的共晶点温度以上且低于Cu的熔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