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1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9230.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北京维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10/658 , H01M10/613 , H01M50/593 , H01M50/59 , H01M50/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热电分离中的防热失控的方法,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对电池模组、电气线路、控制元件进行了全方位的热电隔离保护,且针对不同的部件选用了各自适合的绝缘材料进行物理隔离,可以有效保护电池,预防电池热失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923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80068045.X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IPC: H01M50/533 , H01M50/59 , H01M50/586 , H01M50/178 , H01M50/105 , H01M50/211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袋型电池电芯的结构,其包括从纵向方向上的一端突出延伸的电极引线,其中,电池电芯包括边沿部,该边沿部随着电极引线的相应端部被拉伸而变形,并且可以使电极引线伸长;以及电池模块的结构,其包含通过堆叠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电池电芯的多个电池电芯而形成的电池电芯堆。
-
公开(公告)号:CN119920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646118.5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02 , H01M50/59 , H01M50/586 , H01M50/516 , H01M50/528 , H01M10/04
Abstract: 在示例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电极和一种制造二次电池电极的方法,所述二次电池电极包括:电极板主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活性物质层,涂敷在第一区域上;陶瓷层,涂敷在第二区域上;结合部,形成在第二区域中;以及接线片,焊接到结合部。在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电极中,由于电极板主体涂覆有活性物质层和陶瓷层,并且通过去除陶瓷层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结合部焊接到接线片,因此可以在电极板主体嵌入电池单体中的状态下防止火花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890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44237.X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浙江晶科储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72 , H01M50/145 , H01M50/188 , H01M50/59 , H01M50/543 , H01M50/5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储能领域,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包括:沿堆叠设置的下塑胶和基板;间隔设置的正、负极柱,正、负极柱分别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贯穿下塑胶和基板,正极柱包括与下塑胶远离基板的一侧抵接的底板,和贯穿下塑胶和基板的主体部;套设正极柱一端的正极上塑胶,套设负极柱一端的负极上塑胶,正、负极上塑胶由相同绝缘材料制备而成;正极密封圈,位于正极柱和下塑胶之间;下塑胶与底板抵接的部分区域中掺杂有导电材料;或,二次电池还包括:导电结构,嵌入下塑胶、正极上塑胶和正极密封圈中至少一者的端部,导电结构的不同区域分别与基板和正极柱欧姆接触,至少有利于实现正极柱和基板的欧姆接触并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23783.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5 , H01M50/188 , H01M50/5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及储能电池,盖板组件包括封盖、下绝缘件和第一耐温件,封盖设有排气结构;下绝缘件与封盖相对设置;第一耐温件安装于封盖和下绝缘件之间,以使封盖与下绝缘件在排气结构处存在间隔,第一耐温件与封盖或者下绝缘件固定连接。当盖板组件的下绝缘件在储能电池的芯包的高温影响下出现一定程度的熔融软化变形后,第一耐温件不会在高温的影响下出现较大的变形,从而使第一耐温件能够对下绝缘件或芯包进行支撑,使芯包不会朝向封盖移动并堵塞封盖的排气结构,以便于储能电池内的高压气体能够继续通过排气结构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2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46989.5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深圳明芯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F7/00 , H01M10/613 , H01M10/655 , H01M50/5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磁吸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散热绝缘磁吸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散热绝缘磁吸环由复合绝缘材料基底和磁体构成,制备方法为将磁体和复合绝缘材料基底组合得到。本发明采用非金属材料制备磁吸环,能够避免磁滞效应,从而降低热量产生,提高充电效率和安全性;另外,还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能够快速将充电设备或磁体产生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提高充电安全性,保证充电功率;本发明制备的散热绝缘磁吸环具有支撑性,可同时作为手机支架使用,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21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84156.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B60K1/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24 , H01M50/227 , H01M50/233 , H01M50/588 , H01M50/593 , H01M50/59 , H01M50/583 , H01M10/48 , H01M10/42 , H01M50/5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 , H01M50/258 , B60L50/60 , B60R16/02 , H02H7/18 , H02H3/087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包括:电池箱本体、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模组,电池箱本体内部一侧设置有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高压元器件固定支架连接于电池箱本体上,电池箱本体内部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过电池模组支架进行支撑,且高压元器件固定支架上安装有高压元器件,高压元器件分别通过铜排与电池模组连接,多个电池模组电连接电池管理系统。本发明中高压元器件和电池模组系统均与高压元器件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实现对电池组机构的保护,避免电池受损,分流器保证电池箱整体正常工作,通过铜排保证对高压器件的固定和散热,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5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10204.3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深圳市东升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用热熔胶贴合装置,包括导送组件,用于沿Y方向向装置机箱的内部投送待加工件;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有两组,并通过安装板随所述导送组件分别沿X和Y向导送;热熔胶枪,能被升降组件驱动沿Z向升降;防护组件,防护组件能够引导加热的金属软管推动钻头伸入热熔胶枪的喷管内部,对喷管内部残留的热熔胶进行往复搅动并持续加热,避免喷管内部残留在喷管内,也避免了胶体出现冷却固化的情况,无需进行喷管的拆卸清洗或更换,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12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507097.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103 , H01M50/59 , H01M50/586 , H01M50/5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极芯,在第一方向,极芯的同一端部具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上错位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正极极耳穿过第一通孔且适于与固定于盖板上的正极极柱电连接,负极极耳穿过第二通孔且适于与固定于盖板上的负极极柱电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单体,利用第一通孔对正极极耳进行收束,利用第二通孔对负极极耳进行收束,以使得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间隔,以限制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位置,降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相接触的可能性,降低电池单体发生短路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7938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08961.2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B05D1/02 , B05D3/06 , B05D3/12 , B08B5/04 , B08B7/00 , B23K26/352 , G01D21/02 , H01M50/14 , H01M50/124 , H01M50/59 , H01M50/58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表面绝缘层喷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前处理:采用平顶激光对电芯的表面进行毛化处理并同步进行除尘处理,然后对具有毛化表面的电芯进行等离子清洗处理;S2、确认喷印区域:采用视觉定位设备识别并定位电芯表面的喷印区域;S3、喷印:对喷印区域进行喷印固化,以在电芯的表面喷印绝缘层,得到喷印电芯;S4、检测:对喷印电芯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达标。本申请通过前处理工艺提高电芯表面毛化处理的粗糙度和效率,从而提高电芯表面的附着力,并保证彻底去除电芯表面的铝粉,进而避免喷印绝缘层后的电芯表面出现白点、麻点等外观缺陷,并提高绝缘层的绝缘耐压性能和剪切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