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6106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80000788.3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南京海融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海融制药有限公司
IPC: C07F9/117 , C07F9/6574 , C07C309/65 , C07C309/67 , C07C309/69 , C07D295/088 , C07C69/96 , C07C69/157 , C07C69/24 , C07C69/614 , C07C229/08 , C07C229/36 , C07C323/58 , A61K31/661 , A61K31/665 , A61K31/255 , A61K31/495 , A61K31/265 , A61K31/222 , A61K31/216 , A61K31/223 , A61P29/00 , A61P19/02 , A61P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255 , A61K31/661 , C07C69/96 , C07C229/08 , C07C309/65 , C07C323/58 , C07D295/088 , C07F9/117 , C07F9/6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基丙酸类化合物及其制药用途。本发明是以洛索洛芬在代谢过程中最具活性的醇代谢物为母核,制备了一系列磷酸酯、磺酸酯、碳酸酯、氨基酸酯等衍生物。所得衍生物能够增强抗炎镇痛的药效,减轻毒性反应,具有良好的代谢动力学性质。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提高了病人用药顺应性,是一种颇具潜力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4382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41343.3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赞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嘉兴赞宇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303/32 , C07C309/20 , C07C303/26 , C07C309/67 , B01J19/00 , B01J19/18 , B01J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状表面活性剂的制造工艺。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化生产粉状α-烯基磺酸钠的工艺及其制备装置;该生产工艺及其制备装置应具有工艺设备简单、节能环保、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得到的粉状α-烯基磺酸钠活性物含量高,磺内酯残留小。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化生产粉状α-烯基磺酸钠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α-烯烃经磺化、老化后的烯基磺酸酯、片碱以及中和后循环回用物料按一定流量进入中和器中和;2)中和后物料经中和输送泵输送,一部分物料作为循环回用物料,经加热器升温后回用进入中和器;另一部分通过背压阀后,由水解输送泵从底部输送进入一带有搅拌器的水解柱,同时从水解柱底部通入一路高压蒸汽。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212457.4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湖州师范学院
IPC: C07C309/67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线型二磺酸酯类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线型二磺酸酯类化合物中含两个磺酸根基团以及多个烯键或炔键,且磺酸根基团之间通过不饱和键连接,作为锂电池非水电解液添加剂应用时可在电极表面形成保护膜,且所成膜具有更高含量的含硫类化合物,不仅可抑制电极与电解液的接触反应,减少电解液分解和电极表面被腐蚀;并且也可提高电池的耐高电压循环能力,循环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623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7817.9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309/81 , C07C309/82 , C07C303/02 , A01N41/08 , A01P5/00 , C07D309/20 , C07D265/02 , C07D211/70 , C07D285/00 , C07D209/10 , C07C319/20 , C07C323/66 , C07C303/22 , C07C309/83 , C07C309/84 , C07C303/28 , C07C309/67 , C07C315/00 , C07C31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酮‑乙烯基磺酰氟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光照引发氟磺酰基自由基,与炔加成后形成自由基中间体后通过1,5‑H迁移以及分子内官能团迁移等生成产物6‑酮‑乙烯基磺酰氟类化合物的新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方便,无需碱及其他添加剂,无需金属及光催化剂,低能耗,原料廉价易得。β‑酮磺酰氟类化合物具有抗松材线虫病活性,相关研究对其生物活性、抗癌、抗菌、消炎活性提供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0095254.0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07C309/67 , C07C309/68 , C07C309/65 , C07C303/28 , C07D333/34 , C07D213/71 , A01N41/04 , A01N43/10 , A01N43/42 , A01P3/00 , A01P1/00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95254.0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07C309/67 , C07C309/68 , C07C309/65 , C07C303/28 , C07D333/34 , C07D213/71 , A01N41/04 , A01N43/10 , A01N43/42 , A01P3/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磺酰基桧木醇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抗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磺酰基桧木醇类衍生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I中,R为C1‑C6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所述芳基为苯基、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萘基;所述取代基取代的苯基为一或二或三或四或五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本发明的磺酰基桧木醇类衍生物以桧木醇为基本骨架,分子侧链含有磺酰基团,与桧木醇相比,本发明的磺酰基桧木醇类衍生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或植物病原卵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烟草疫霉病菌或辣椒疫霉病菌具有优异的抗菌作用。并且本发明的磺酰基桧木醇类衍生物的母体为桧木醇,属于植物源杀菌剂,原料为环境友好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0107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9819.5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309/67 , C07C311/11 , C07D217/06 , C07D217/02 , C07C323/48 , A61P35/00 , A61P35/02 , A61P9/00 , A61P25/28 , A61P29/00 , A61P19/08 , A61P3/10 , A61P13/12 , A61P11/00 , A61K31/472 , A61K31/255 , A61K3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基磺酰胺或乙烯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结构如式I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述。本发明的化合物能够于制备用于治疗由TEADs介导的疾病或病症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370777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351906.3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IPC: C07C303/28 , C07C309/66 , C07C309/73 , C07C309/76 , C07C309/67 , C07C309/65 , C07D295/26 , C07C271/20 , C07C269/06 , C07C211/27 , C07C20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合成(2R,5R)-1,6-二苯基己烷-2,5-二胺及其盐的中间体及所述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间体分别为具有式II结构通式的化合物:和式III结构式的化合物: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间体,无需复杂后处理,就能得到HPLC纯度达99%以上的(2R,5R)-1,6-二苯基己烷-2,5-二胺及其盐,且总摩尔收率能达到80%以上;并且,所述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易于操作,使用的原料价廉易得,且每步摩尔收率均能达到80%以上,纯度均可达90%以上,对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制备高纯度可比西他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7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593970.2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42 , C07C303/28 , C07C309/66 , C07C309/67 , C07C309/65 , C07D311/58 , C07D207/408 , C07C303/36 , C07C311/08 , C07F5/02
Abstract: 一种电池电解液及其中苯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正极稳定剂、负极成膜添加剂和苯磺酸酯类化合物,锂盐、有机溶剂、正极稳定剂、负极成膜添加剂和苯磺酸酯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20):(60‑80):(0.1‑5.0):(0.1‑8.0):(0.1‑10.0);苯磺酸酯类化合物为通式Ⅰ、通式Ⅱ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苯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三个步骤。本发明的苯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工艺简单、纯度高,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应用苯磺酸酯化合物的电解液,改善高压钴酸锂锂离子电池在高温和低温以及大倍率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有效拓展高电压钴酸锂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6924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80028695.8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S·格斯特奈克
IPC: C07F7/18 , C07D309/10 , C07C69/54 , C07C69/653 , C07C255/47 , C07C255/54 , C07C309/65 , C07C309/67 , C07C317/18 , C07C323/12 , C07C323/18 , C07C323/65 , C07C327/28 , B29D11/00 , C08F220/24 , C08F2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眼科器件,其包含含有光活性单元的聚合的化合物,所述聚合的化合物,和特别适用于组合物和眼科器件的特殊单体化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