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71102A
公开(公告)日:2002-09-25
申请号:CN01137113.7
申请日:2001-09-14
IPC: G21C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7/113 , G21Y2002/103 , G21Y2002/303 , G21Y2004/30 , G21Y2004/302 , Y02E30/31 , Y02E30/39
Abstract: 为了提供带有导引滚子组件的沸水型核反应堆控制棒,在通过导引滚子组件保持控制棒的滑动功能的同时,该控制棒改善导引滚子组件中的间隙处的腐蚀性环境,抑制应力腐蚀破裂的产生,手柄5、下部支承板2a和下降限速器2中的至少一个装备导引滚子组件,且使水在导引滚子组件中的销9与销孔12之间的间隙里流动的空间装备在间隙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256498A
公开(公告)日:2000-06-14
申请号:CN99122814.6
申请日:1999-11-30
Applicant: 法玛通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3/02 , G21Y2002/201 , G21Y2002/402 , G21Y2004/302 , Y02E30/40
Abstract: 核反应器罐(1)包括一圆拱形底(1b),在圆拱形底(1b)的上方有一块支撑反应器芯水平放置的板(5),该板与拱形底(1b)一起限定一罐底空间(10),在罐底空间(10)内,一个装置(12)用于稳定冷却芯(8)的水流。稳定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圆柱形壁(14),它悬挂在芯支撑板(5)的下方,与罐的轴(4)同轴,其高度为罐底空间(10)的轴向最大高度的15~40%。
-
公开(公告)号:CN1242099A
公开(公告)日:2000-01-19
申请号:CN97180981.X
申请日:1997-12-23
Applicant: 芬梅卡尼卡有限公司-阿齐达·安萨尔多
Inventor: 卢恰诺·齐诺蒂
IPC: G21C15/243 , G21C1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32 , G21C1/08 , G21Y2002/202 , G21Y2002/301 , G21Y2004/302 , G21Y2004/304 , Y02E30/40
Abstract: 其内有诸如高压水、液态金属或熔融金属盐等冷却剂(3)的反应堆(1)可自然循环,包括一内设堆芯(8)的容器(2),至少一个热交换器(30),以及用于液压式连通堆芯(8)和交换器(3)的装置。辅助循环装置可增加冷却剂的循环速度,从而由至少一个鼓风机(20 21)及其各自的散布系统(24,25,28)把容器(2)顶部气体(5)的气体流束射入位于堆芯(8)之上且终止于气体(5)层之下的管道(11)。管道(11)可以是形成堆芯(8)的容器(9)的延伸部的圆柱形管道,也可以由另一内圆柱形装置(13)内部限定,管道(11)底部与堆芯(8)有一预定距离设置,以使冷却剂(3)循环,管道(11)顶部延伸到冷却剂(3)的自由面(4)之下,可防止冷却剂在管道(11)内向下再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42279A
公开(公告)日:1997-02-05
申请号:CN95191896.6
申请日:1995-03-01
Applicant: 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曼·索莱琴 , 狄奥尼修斯·C·格罗尼维尔德 , 阿兰·D·莱恩 , 伊恩·E·奥尔达克
IPC: G21C3/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3/322 , G21Y2002/201 , G21Y2002/302 , G21Y2002/304 , G21Y2004/30 , G21Y2004/302 ,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燃料管道型核反应堆临界功率增强系统,该核反应堆包括多个设在燃料管道内的燃料棒束(20),所述棒束包括多个在燃料管道内水平取向的燃料元件(22),该系统包括位于某些燃料元件中每一个的长度上关键位置处至少一个附件(30),所述附件从燃料元件表面向外突出,在沿燃料棒束长度的位置上在流动的冷却剂中产生紊流,该位置最易产生临界热流。附件抑制了临界热流在燃料棒束中出现,增加了反应堆产生最大功率的安全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6A
公开(公告)日:1996-02-28
申请号:CN95107017.7
申请日:1995-06-16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nventor: A·亨斯贝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8 , G21Y2002/201 , G21Y2004/302 , Y02E30/35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衰变热排放系统,其用于从反应堆容器和液态金属冷却核反应堆的安全外壳之间的充满惰性气体的间隔空间中排放热量。采用了多条冷却管道与充有惰性气体的间隔空间相连通,从而给惰性气体提供了多条循环到热交换器的流径,而热交换器将惰性气体中的热量排放掉,于是导致了惰性气体的自然对流。惰性气体则直接从反应堆容器上通过自然对流热传送吸收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107C
公开(公告)日:1994-12-21
申请号:CN91104988.6
申请日:1991-07-24
Applicant: 法美原子工程建筑公司 , 核材料总公司
Inventor: 米歇尔·韦迪埃
IPC: G21C3/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3/322 , G21C3/3563 , G21Y2002/201 , G21Y2004/30 , G21Y2004/302 , Y02E30/32 , Y02E30/38
Abstract: 在压水反应堆中使用的一种致混格栅,该格栅至少由二组在交叉点固定的交叉板片所组成,板片限定的腔室容纳燃料芯棒和导向管,板片向下游伸展并被布置成使冷却液对主流方向作横向折转,每一板片装有向内鼓起的燃料芯棒配合凸起,从而限定出一个比芯棒尺寸稍大的通道,但要足够小以避免芯棒与翅片相碰撞。燃料芯棒配合凸起由板上被切割出来的杓形二部分组成,并在冷却液流动方向上互相偏置,此二杓在相反方向鼓起。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1A
公开(公告)日:1992-05-06
申请号:CN91109783.X
申请日:1991-09-20
Applicant: 法玛通公司
Inventor: 吉拉德·巴尔伯
IPC: G21C7/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7/08 , G21Y2002/101 , G21Y2004/30 , G21Y2004/302 , Y02E30/39
Abstract: 一种用来导向核反应堆控制棒束的装置,包括装在燃料组件中的导向管。它还包括,在上方内部构件中,一个有上盖板的管状壳体,盖板上有一具可穿过棒束驱动轴的孔、沿壳体分开放置的水平导向板,并且切口,以便让星形支架通过并导向棒束的元件和单个元件的切缝管子,以防止元件受到冷却剂的作用。在导向板之间各间隔顶部板紧接的下方,装有开口。壳体下部中的导管,除了支持棒束的星形支架通过缝隙外设有其它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85100042B
公开(公告)日:1985-09-10
申请号:CN85100042
申请日:1985-04-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21C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7/16 , F15B11/128 , F15B11/13 , F15B2013/0414 , G21Y2002/50 , G21Y2004/302 , Y02E30/39
Abstract: 反应堆控制棒用对孔式水力步进缸,是一种适用于水动力堆的新型传动装置。它以反应堆的冷却剂-水为工作介质,利用缸体阻力随缸体与活塞上的孔位错动而变化的特性,通过流量来控制活塞相对于缸体作步进式运动。它没有一般控制传动所面临的高压动密封问题,可以完全封入反应堆压力壳中,结构紧凑。性能超过西德阶级轴式水力步进缸。此发明将对于反应堆的小型化起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634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5836.8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阿克梅工程公司
Inventor: 彼得·妮基福罗维赫·马蒂娜芙 , 拉多米尔·沙米利耶维奇·阿斯克哈杜尔因 , 维塔利·阿列克塞耶维奇·古列夫斯基 ,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乌尔亚诺夫 , 尤里·阿列克桑德尔维奇·捷普利亚科夫 , 阿提姆·谢尔盖耶维奇·弗明
IPC: G21D1/00 , G21C15/2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247 , C22B9/05 , G21C15/28 , G21D1/00 , G21Y2004/302 , Y02E3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工程,并且可以被用于具有含铅液态金属冷却介质的动力设备中,特别是快中子反应堆中。本发明能够提高核动力设备的操作安全性。为此目的,提出了一种核动力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核动力设备包括:具有中心部分和外围部分的反应堆容器;具有堆芯的反应堆腔,所述反应堆腔位于容器的中心部分;液态金属冷却介质,位于容器的外围部分中的用于使所述液态金属冷却介质循环的至少一个循环泵和至少一个蒸汽发生器;具有保护气体的腔,所述腔位于冷却介质上方;以及至少一个保护气体装置,该至少一个保护气体装置位于容器的外围部分中,在循环泵的抽吸区域中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切口上方,该至少一个保护气体装置包含进气部分和工作部分,其中进气部分位于上述保护气体腔中并且在其上部具有开口,并且工作部分位于液态金属冷却介质的自由液位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81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67454.9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阿科姆工程合资(控股)公司
Inventor: 塞盖维克多若维奇·布拉夫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0 , G21C1/02 , G21C11/06 , G21C15/28 , G21Y2004/302 , Y02E30/34 , Y02E30/35
Abstract: 发明涉及核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取出的含液态重金属冷却剂的快中子反应堆中子反射层组件的设计。所述快中子反应堆包括用液态重金属冷却剂冷却的燃料元件组成的堆芯,设置在堆芯周围的中子反射层组件,所述中子反射层组件包括钢制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高出堆芯上边缘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部分冷却剂流从组件间的空间排到壳体内部的入孔,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的垂直管,排出的冷却剂流沿着所述垂直管通过堆芯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进入到壳体的底部,以及在高出入孔的壳体外侧安装有用来形成组件间空间内的冷却剂流的水力阻力的导流装置。技术成果为提高了快中子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快中子反应堆的效率,并减少了蒸汽发生器的热交换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