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92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55969.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上部含水砂层槽波地震精细探测方法,先通过在工作面两侧巷道内布设检波器及地震震源,通过两侧巷道相互激发地震波及接收穿透工作面的槽波,完成数据采集过程,接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槽波频散分析,并以固定频率区间对槽波频散分析后的数据提取槽波速度,从而能获得当前探测区域内各个位置的槽波速度变化情况,然后确定三种区域及划分标准,根据标准对当前探测区域进行划分,完成划分后,I型区域无需进行速度及能量的联合反演,仅需对II型和III型区域进行速度及能量的联合反演,从而有效提高本发明探测分析速度,最终根据反演结果并结合现场的地质资料,从而确定煤层顶板含水砂岩边界区域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5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46584.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巷道智能化瞬变电磁探测与实时预警方法,采用便捷式瞬变电磁探测设备在间歇期对当前的巷道迎头位置及两侧帮进行探测,并将探测数据传至地面的计算机;进而生成本次探测获得的视电阻率断面图;根据视电阻率值R的分布情况对视电阻率断面图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当掘进机再次进入间歇期,此时重复上述过程,得到本次探测的视电阻率断面图,将本次视电阻率断面图与上一次获得的视电阻率断面图进行合成分析,最终获得合成后的视电阻率断面图;如此重复多次,最后将每个间歇期获得的视电阻率断面图及其划分的每个区域的危险等级导入模型对应位置进行实时显示及更新;从而对巷道掘进过程中迎头前方异常地质构造进行实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38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630684.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刘盛东 , 刘惠洲 , 左原宾 , 宋卫文 , 杨阳 , 杨飞 , 辛国旭 , 曾林峰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陈圣 , 苏玉彬 , 徐晓阳 , 徐子强 , 朱浩天 , 王乃川 , 博龙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单极子钻孔瞬变电磁全方位智能识别方法,其轴向定位通过径向分量多测道图曲线的形态呈M形态或反M形态,轴向分量多测道图曲线的形态呈S形态或反S形态,进而得出异常体在钻孔过程中的轴向定位;接着使磁单极子钻孔瞬变电磁装置与异常体处于同一钻孔截面上并旋转,利用径向分量会有不同的正弦、余弦形态,并确定异常体中心位置为形态中正弦和余弦的中心位置,进而利用该形态计算得出异常体相对钻孔的角度信息,最终得到异常体全空间的方位信息,实现异常体位置的全方位精准识别及判断,为后续巷道安全掘进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5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70483.2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3/38 , G01V3/08 , G01N15/0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自然电位渗流场通道复用并行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采用电磁继电器组合设计形成通道复用的自然电位采集方法,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组合设计及特定的切换过程仅需较少的采样模块即可对较多测量电极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且降低成本,保证多通道数据采集的同时,减少了器件的数量,兼顾了较低的硬件成本。另外对采集获得的数据采用特定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优化,从而确保长时间低频数据采集的高质量和可靠性。故本发明成功解决了现有硬件成本高、系统复杂性大、数据采集效率低、长时间数据不稳定问题,显著提升了低频自然电位渗流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满足了多样化和复杂环境中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22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64383.8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对时的桩基垂直度偏移监测装置及方法,车载控制系统用于在地面采集钻机的工作数据,无线智能采集监测装置用于采集钻斗在钻孔内的实时方位数据;通过同步记录时间确定同一时间段内两者各自获取的数据;当钻斗取土短暂至地面时,无线智能采集监测装置采集的数据无线通信发送给车载控制系统;车载控制系统结合同一时间段内获取的钻机及钻斗数据,从而得出钻斗在该时间段内的钻进轨迹,并将该轨迹与预设轨迹比较,若超过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及时改变钻机及钻头的钻进参数;若未超过,则钻斗继续按照设定钻进参数继续工作。这种方式能保证成孔后满足桩基础安全支护要求,且尽可能减少钻孔重复施工,有效提高了钻孔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2088.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王滢 , 刘盛东 , 曾林峰 , 杨阳 , 杨飞 , 徐晓阳 , 苏玉彬 , 陈圣 , 徐子强 , 辛国旭 , 张衍 , 李韵晨 , 陈鸿云 , 谢刘俊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IPC: G01V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巷道无人履带车进行巷道探测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中心处理器和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在未使用时处于未展开状态,此时体积较小,便于放置及搬运;展开后其收发模式为双发射三接收,其仅需低占空比的阶跃电流即可实现对周围异常体的探测,既节省了电量又加长了探测时间;在进行探测激发时,单叶双曲面收发机构的两个发射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共同组成等值反磁通原理线圈结构,消除了磁通量,实现了对一次场干扰的消除,同时两个发射线圈分别与两个第一接收线圈共同组成对偶发射‑接收线圈结构,通过接收的二次场信号正负情况,即能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体及异常体的具体方位。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49476.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率变化梯度监测入侵地道的方法,先进行首次电法监测获取初始视电阻率数据,对初始视电阻率数据经过计算处理后获得基线电阻率网格数据矩阵,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电法监测,并计算处理后获取t时刻该剖面的电阻率网格数据矩阵,两个矩阵做梯度运算得到t时刻的剖面电阻率变化梯度图;并将t时刻矩阵作为新的基线电阻率数据矩阵;如此重复获得后续各个间隔时间段的剖面电阻率变化梯度图;最后设定阈值,对高异常区进行分析判断实现入侵地道和高阻干扰洞体的区分判定;因此本发明在监测过程中能有效区分入侵地道和高阻干扰洞体,从而大大降低误报或漏报的情况,有效保证了入侵地道的监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92464.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勃 , 辛国旭 , 李晓昭 , 杨欣欣 , 曾林峰 , 陈泓云 , 张衍 , 李韵晨 , 谢刘俊 , 舍子龙 , 申思洪任 , 苏玉彬 , 王滢 , 徐晓阳 , 徐子强 , 陈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封存勘探扩储协同一体化系统及方法,选择二氧化碳封存的目标储层: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震源,在近地表地层的钻孔内产生地震波进行地震勘探,初步确定目标储层位置,然后在致密盖层再进行地震勘探,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目标储层;向目标储层注入二氧化碳: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注入装置,二氧化碳以液化的状态注入目标储层内进行存储;对目标储层进行扩储:多功能二氧化碳注入装置作为致裂装置,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喷出对周围岩体进行冲击致裂,增加目标储层渗透性、扩大二氧化碳储量的目的;本发明仅需一个系统即能实现储层选址、CO2注入封存和储层扩储的功能,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降低封存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55658.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Inventor: 王勃 , 陈圣 , 杨彩 , 徐晓阳 , 曾林峰 , 辛国旭 , 申思洪任 , 舍子龙 , 谢刘俊 , 王滢 , 苏玉彬 , 徐子强 , 朱浩天 , 左原宾 , 王乃川 , 博龙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应变的电法顶板破坏监测反演成像方法,在探查孔内同时布设电极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使用电极传感器获取目标监测区域内的视电阻率数据,使用光纤传感器实时获取各个电极传感器与围岩的应变数据,并结合设定的阈值对各个电极传感器与岩体的耦合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获得各个电极传感器的数据权重因子,从而组合得到所有视电阻率的数据加权矩阵,通过自适应动态调整电法反演中的数据加权矩阵,以减少由于电极耦合不良导致的不可靠数据影响反演成像的结果,最终有效提高电法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可以有效弥补电法监测在复杂工况下的干扰影响,为回采工作面顶板破坏的精确监测和成像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5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70483.2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3/38 , G01V3/08 , G01N15/0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自然电位渗流场通道复用并行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采用电磁继电器组合设计形成通道复用的自然电位采集方法,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组合设计及特定的切换过程仅需较少的采样模块即可对较多测量电极的电压信号进行采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且降低成本,保证多通道数据采集的同时,减少了器件的数量,兼顾了较低的硬件成本。另外对采集获得的数据采用特定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优化,从而确保长时间低频数据采集的高质量和可靠性。故本发明成功解决了现有硬件成本高、系统复杂性大、数据采集效率低、长时间数据不稳定问题,显著提升了低频自然电位渗流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满足了多样化和复杂环境中的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