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6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95117.7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连续级配骨料比表面积的方法,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步骤为:S1.对骨料样品和标准球进行充分干燥;S2.按质量份数依次称取水泥、水、硼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浆体;S3.将两支金属网篮A和B浸没于水泥浆后再快速提起,称量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金属网篮提起瞬间以及提起60min后的裹浆率;S4.将标准球和骨料样品分别装入A和B中,称量并计算标准球和骨料样品的质量;S5.再次将A和B浸没于水泥浆后再快速提起,称量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标准球和骨料样品提起瞬间以及提起60min后的裹浆率;S6.根据公式计算骨料样品的比表面积。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时间周期短、步骤简单、技术要求低、结果稳定性高、易于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11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288568.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28/04 , E02B3/16 , E02D15/0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ECC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水利工程材料领域,该材料包括水泥25‑34wt%、粉煤灰23‑30wt%、硅灰15‑20wt%、细骨料26‑32wt%、复合纤维网片1.25‑1.7%、减水剂0.1‑0.24wt%、增稠剂0.03‑0.07wt%;复合纤维网片是将复合纤维浸渍在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中,混合均匀,取出复合纤维摊铺后切削或破碎成小片网状结构后制成;复合纤维为按照重量比(0.3‑0.6):1组成的PVA纤维和碳纤维,或PVA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制备的水工ECC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压、抗裂、抗弯折和抗冻性能,与四周老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28060.2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混凝土连续级配骨料性能指标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依次对骨料干燥处理、固化封闭、水中浸泡、质量称重和体积定量步骤,试验借助定量容器、蒸馏水、石蜡、无水乙醇等装置和材料进行,控制试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0‑22)℃,根据各步骤中整体质量的变化情况计算出骨料自然状态的含水率、干燥表观密度、饱和面干吸水率、饱和面干密度。本方法原理明确、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数据稳定性好、重演性高、离散程度低,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为操作误差大、主观经验影响严重的不足,可用于仪器设备的开发及计算软件相关算法的编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92376.8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噪橡胶坝,包括横跨设置在河道内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封闭所述河道的橡胶坝体,所述橡胶坝体将所述河道分隔成上游区和下游区,所述底板内沿着所述河道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底板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内顶壁设有可翻转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排水通道的内顶壁之间设有调节气囊。通过在底板内开设排水通道,让上游区的水通过排水通道排走,有效消减了上下游水位落差,使得流入下游区的水产生的水声大幅度消减;并且设置可翻转的调节板和调节气囊,实现了对水流量的有效控制,不仅有助于防止河道堵塞,还能通过调节气囊的充放气来调整排水通道的开启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流速度,进一步降低水流声的分贝。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54355.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裂缝宽度和极限延伸率控制的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涉及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裂缝宽度模型和极限延伸率模型;根据待定设计方案和裂缝宽度模型,确定拉伸载荷试验模拟时产生的每条裂纹的仿真裂缝宽度;根据待定设计方案和极限延伸率模型,确定仿真极限延伸率;基于仿真裂缝宽度和仿真极限延伸率调整待定设计方案,本申请通过构建裂缝宽度模型和极限延伸率模型,能够提高水工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99609.2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24/32 , C04B28/00 , C04B111/20 , C04B10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用耐蚀抗冲磨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涉及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混凝土用耐蚀抗冲磨剂,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60‑70份粉煤灰,10‑15份矿渣粉,8‑10份聚氧乙烯类减缩剂,5‑6份膨胀剂,0.3‑0.5份减水剂和2‑4份纳米二氧化硅。应用本发明的耐蚀抗冲磨剂制备得到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冲磨强度、抗冲击韧性比、抗裂性能都得到的提高,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至180d龄期时,可达‑72×10‑6,混凝土的干缩率显著降低,即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均得到了增强,降低了混凝土产生侵蚀破坏的可能性,从而延长水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456415.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耐酸水泥混凝土防护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在包括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混合助溶剂的有机溶液中加入偏高岭土、硅灰石粉、纳米SiO2等混合粉体,通过弱酸激发、混合均质分散即得到涂层材料。该涂层材料可直接涂抹于底漆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由于涂层材料主要成分为无机物,具有不易老化、耐久性好、界面粘接性能佳、耐酸性腐蚀和成本低的特点,且使用工艺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92831.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兴栋 , 李平刚 , 李杨 , 周世华 , 李志荣 , 高志扬 , 时之光 , 杨连云 , 张兴凯 , 曹立 , 夏求林 , 刘恒 , 石妍 , 李明霞 , 张建峰 , 蒋文广 , 王世美 , 张亮 , 孙光亮 , 肖恺
IPC: C04B28/04 , C04B20/02 , C04B111/20 , C04B14/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泥粉含量砂的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220‑320份,小石480‑550份,中石580‑650份,砂子680‑750份,水130‑160份,矿料80‑120份,减水剂3‑7份,引气剂2‑5份,阻泥剂2‑4份,纤维0.9‑1.2份,填料5‑8份,本申请破解了传统料源更换、混合掺砂的技术思路,提高了混凝土原材料利用的经济性,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12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51951.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nventor: 吕兴栋 , 徐航 , 李家正 , 周世华 , 董芸 , 石妍 , 李明霞 , 张建峰 , 李杨 , 杨梦卉 , 蒋文广 , 夏求林 , 王晓军 , 张亮 , 闫小虎 , 陈霞 , 周显 , 刘恒 , 阮波 , 高志扬 , 郭文康 , 李佰龙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段式柔性防堵振动混凝土溜槽及失效传感器数据填补方法,混凝土溜槽包括等间距设置的多个钢骨架,所述钢骨架与高强度橡胶布相连接形成溜槽本体,钢骨架两侧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支撑底座由远及近高度逐渐降低,使得整个溜槽本体呈阶梯状,所述支撑底座上安装有测距式重量传感器,在钢骨架上位于高强度橡胶布的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两相邻的钢骨架之间的高强度橡胶布的下方还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振动电机,本申请可以有效减少振动对溜槽结构的破坏并及时发现并填补因传感器失效导致的数据空缺,以抑制并尽早发现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溜槽堵塞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62667.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掺和料的低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低热硅酸盐水泥100~150份、人工砂750~800份、碎石1500~1600份、水150~170份、减水剂2~5份、引气剂0.3~0.8份、三聚磷酸钠0.5~1份、粘结剂10~15份;所述人工砂的细度模数为2.2~2.6,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的含量为20%~25%。本发明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特定石粉含量的人工砂、三聚磷酸钠和粘结剂,获得了一种无需掺和料、绝热温升低、干缩小、抗裂性能优异的混凝土,可解决掺和料资源匮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
-
-
-
-
-
-
-
-